路途比想象中更漫长和艰难。虽然有了官兵护卫,无人敢明目张胆打劫,但沿途景象触目惊心。荒芜的田野,废弃的村落,偶尔能见到倒毙路边的尸骨。流民三五成群,眼神麻木绝望,像幽灵般在荒野上游荡。我们的队伍像一块移动的“肥肉”,吸引着无数贪婪又畏惧的目光。张什长和他的兵丁紧握刀枪,警惕地扫视西周,气氛始终紧绷。
走了半日,官道分岔。张什长拿出简陋的舆图比划,眉头紧锁:“去西城驿馆,得走左边这条小道抄近路,但…这路荒废多年,怕是不好走,容易迷路。”
迷路?在这荒郊野外,一旦偏离方向,后果不堪设想!我看着张什长手中那粗糙得只有几条线和几个点的“舆图”,再想想现代精确的导航,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等等!” 我叫住队伍,目光扫过众人,“谁有缝衣针?小块的磁石?再找个盛水的碗来。”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石兰默默地从她破旧的小包袱里翻出一根细长的缝衣针。聂隐娘睁开眼,从她那个不起眼的行囊角落摸出一小块乌黑、不起眼的石头(前朝暗卫辨向所用磁石?),递给我。大山叔赶紧从装水的桶里舀了一碗水。
在众人好奇又疑惑的目光注视下,我接过针,在聂隐娘那块磁石上反复摩擦。然后,小心地将磁化后的针横穿在一小片树叶上,轻轻放在盛满水的碗里。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那枚小小的针,带着穿在上面的树叶,在水面上缓缓转动了几下,最终稳稳地停了下来!针尖,坚定不移地指向了一个方向!
“这…这是…” 张什长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指…指南针?” 周秀才失声惊呼,他显然在古籍中见过类似记载,却从未亲眼得见,“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乡君竟通晓此等失传的司南秘术?”
“这叫‘指南针’。” 我解释道,指着水碗,“针尖所指,大致便是南方。有了它,只要知道驿馆在我们出发点的西边,再结合太阳方位,就不容易迷路了。” 我将水碗交给一个细心的兵丁捧着,“小心点,别洒了,用它指路。”
队伍中爆发出小小的惊叹和议论,看向我的目光更加敬畏。聂隐娘看着那碗中漂浮的磁针,又深深看了我一眼,眼神中若有所思。张什长更是如获至宝,对前路多了几分把握。
周秀才连忙拿起笔在本子上记录,神女赐司南秘述称指南针。
有了指南针的指引,我们踏上了那条荒废的小道。路确实难走,杂草丛生,坑洼不平,速度慢了许多。更大的问题是——粮食!那几袋杂粮,在300多张嘴面前,消耗得飞快。饥饿的阴影再次笼罩下来,尤其队伍里还有伤员和半大的孩子。
看着路旁萧瑟的山林,我停下脚步,因为我看见了橡果,我对周秀才招招手:“周先生,借你的纸笔一用。”
周秀才连忙从背着的旧书箱里取出他珍视的笔墨和几张泛黄的纸(多半是他抄书或写文章用的)。我席地而坐,不顾地上的尘土,拿起笔,努力回忆着现代看过的野外生存知识,结合陈郎中的草药知识,在纸上飞快地勾勒、标注:
1. 木薯:画出其植株形态,尤其强调块根。在旁边用小字标注:剧毒!必须去皮,切片,用流动清水浸泡至少七日,彻底去毒后方可蒸煮食用! 并画了一个大大的骷髅头警示。
2. 橡果(橡子):画出橡树和带壳的橡子。标注:味涩,需去壳,果仁砸碎,用水反复浸泡、淘洗,去除单宁酸,再磨粉混合少量粮食食用。不可多食。
3. 蕨菜(嫩芽):画出卷曲的嫩芽形态。标注:采嫩芽,沸水焯烫去苦味微毒,凉拌或炒食。
4. 野山药:画出藤蔓和块茎形态。标注:挖取块茎,可蒸煮,淀粉丰富,顶饿。
5. 几种可食用的野菜:如荠菜、马齿苋等,画出特征叶子。
“陈老先生,您看看,这些图样和标注,可有不妥或遗漏的毒物?” 我将画好的图递给陈郎中。
陈郎中凑近,借着天光仔细辨认,浑浊的老眼渐渐放出光来:“妙!妙啊!乡君竟通晓如此多的山野活命之物!这木薯标注极是!其毒猛烈,处理不当立毙!橡子去涩之法也详尽!蕨菜需焯水…不错不错!乡君真乃神人也!” 他连连赞叹。
“张什长,满福大哥,满仓,大山叔!” 我招呼道,“麻烦你们带些手脚麻利的汉子,拿着这些图,由陈老先生带着,进山!按图索骥,寻找这些能吃的!记住,木薯剧毒,处理必须严格按图上来!宁可少采,不可出错!安全第一!”
“得令!” 满仓和大山叔立刻应声,虽然满福不能动,但他手下几个汉子立刻站出来。张什长也派了两个机灵的兵丁跟着保护。
“妇孺和老弱,跟着石兰和周先生,” 我继续安排,“在附近安全地带,收集枯枝干柴,越多越好!同时寻找一切能蓄水的容器,打满水!周先生,你负责记录采集的种类和数量。” 石兰默默地点点头,开始招呼妇孺。周秀才则郑重地拿出他的小本子和笔。
聂隐娘抱着刀,依旧靠坐在路旁一块大石上,看似闭目养神,但她的耳朵微微翕动,显然在警惕着周围山林的一切动静。有她在,仿佛给这支深入荒野的队伍注入了一根无形的定海神针。
队伍立刻行动起来。进山的汉子们拿着我的“寻宝图”,在陈郎中的指点下,小心翼翼地消失在林间。剩下的妇孺在石兰和周秀才的带领下,也在附近忙碌起来。
我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看着手中那颗己经冰冷干硬、却仿佛依旧带着石头体温的小小红薯,再看着眼前为了生存而奋力挣扎的众人,心中百感交集。救一人易,救一路人难。但看着那碗中指向南方的磁针,看着山林中隐约传来的发现食物的惊喜呼喊,看着石兰沉默却麻利地捆扎着柴禾…我知道,没有退路,只能向前。驿站,就在前方。家人,就在前方。而身后,是越来越多将性命托付于我的目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