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1章 废衍圣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冰镇蜜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天幕中……

朱星宜这篇用白话文写成的《打倒孔家店,救出孔老夫子》的文章一经发出,整个大明立刻掀起惊涛巨浪。

“天呐,原来现在的儒家不是先秦时期的儒家,难怪那些当官的嘴脸一个比一个丑恶。”

“孔老夫子是好的,他创立的儒家也是好的,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了味,就像一碗好肉,味道再好,放久了没吃也会臭掉、烂掉。”

“历史上最惨的先贤应该是孔老夫子了,千年以来,思想一首被人曲解,牢牢禁锢在高台上,下也下不来。”

“孔子明明是想建立美好的大同社会,那群人却扭曲他的民本思想,融入礼教之中来吃人,太可悲了!”

“遥想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那是何等的绚丽繁华,自从一家独尊之后,我们倒是越活越回去了。”

“儒家可恨,但孔子和他原先创立的儒家不可恨。”

“皇帝陛下在文章中说了,对待传统,不能一昧的否定,也不能一昧的肯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发展。”

“是啊,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若是全盘否定,难道要我们做个不仁不义、言而无信的小人吗?”

“所以,皇帝陛下才说,要打倒孔家店,将被困了千年的孔老夫子揪出来。”

“对,打倒孔家店,救出孔老夫子!”

“……”

报纸的迅速覆盖,说书人的精彩解释,让一众底层老百姓都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震撼得不要不要的。

老百姓们也不怀疑这篇文章是朱星宜胡编捏造的。

原因很简单,朱星宜给了他们土地,那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再生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

一时间,儒家名声臭大街,无数寒窗苦读的文人破了大防,纷纷放下书本,跑出来争辩。

可他们太低估了朱星宜的文字功底。

她写的白话文,凝聚了后世对于儒家最深刻的理解,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如刀。

无论文人们如何辩解,老百姓就不信。

朱星宜见状,决定趁热打铁,给儒家再来一轮暴击。

于是,第二篇文章新鲜出炉。

朱星宜在这篇文章里,历数了过往衍圣公家族多次投降的黑历史,贪生怕死,趋炎附势,还帮助异族屠戮自己的同族百姓。

这些黑料曝光后,衍圣公家族立马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老百姓们群情激愤,骂声震天,要求朝廷严惩孔家。

甚至有的人提出,衍圣公家族的所作所为,不配姓孔,希望皇帝能效法武则天,给孔承庆等人改姓。

朱星宜自然要顺从民意,当即下旨,废除衍圣公的爵位,籍没家产,将孔承庆这一脉的子孙改姓蝮,全族流放到蒙古草原挖矿,遇赦不赦,永世不许回来。

圣旨一出,老百姓们拍手称快。

却有一群儒家的死忠如丧双亲,哭天抢地,怒骂朱星宜是昏君。

朱星宜大权在握,无所顾惮,又是一道圣旨,将这群人和其家人一起发配去蒙古挖矿。

哼,不是喜欢衍圣公家族吗?

那就一起去蒙古吧!

弹幕区。

“哈哈哈,朱星宜作风一如既往,雷厉风行,重拳出击。”

“改姓蝮,这个好啊,蝮是毒蛇,儒家这些人可不就是一群毒蛇吗?”

“活该!”

“就凭你们这群臭鱼烂虾,也敢跟我宸宗陛下叫板,真是不知死活。”

“……”

不同朝代的人,对于衍圣公不再是以往的尊敬与仰望,而是充满了鄙夷与唾弃。

山东。

衍圣公府。

“暴君!朱星宜,你这个暴君!”

第五十九代衍圣公,也是孔承庆的父亲孔彦缙面容扭曲,愤恨到了极点。

他气得浑身打颤,牙齿咬得嘎嘎作响。

他做梦都没想到,衍圣公的千年传承,会断送在下一代他的长子孔承庆手中。

更杀人诛心的是,朱星宜居然连孔都不让他们姓,竟以‘蝮’字羞辱。

然而,再怎么愤恨,孔彦缙心里也明白,天幕的持续曝光,让刚刚出生不久的朱星宜获得了巨大的名望。

他便是想在舆论上抹黑攻击,老百姓也不可能相信,甚至还会让朱棣下旨提前清算。

天幕中。

朱星宜收拾完衍圣公,便下旨改革科举,废除八股,以孔子倡导的君子六艺,结合民生、边患等问题,作为考题,检阅天下学子。

此时,正值三年一次的科举。

圣旨下达,消息传开后,无数学子哀鸿遍野,犹如现代高考生听到全国卷切换成地狱模式的江苏卷,数学还是葛大爷出的题。

世间之事,历来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突如其来的改革,的确杀得死磕八股的读书人措手不及,却让一部分思想活泛、难以被传统约束的书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他们早就对八股取士深恶痛绝,没少跟身边的人评论八股的危害。

身边人听他们叨叨,却觉得他们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失败者的无能狂怒,人不行怪路不平。

现在好了,万恶的八股取士被废了,属于他们的春天终于来了。

一时间,无数此前没有遵守八股落榜的失意学子重燃希望,蜂拥往京城而来。

尽管钻研八股的对这次的改革如遭雷击,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也不可能说放弃就放弃,还是决定硬着头皮上。

去京城赶考还有一点希望,若是不去,真就半点希望也没了。

他们一边赶路,一边钻研君子六艺和钻研历代官员解决民生问题的经典例子。

朱星宜见天下学子齐聚京都,又下了一道改变阅卷方式的圣旨。

此前科考的阅卷方式,都是安排朝中几个地位、威望较高的文官来负责。

这几个文官会将所有考生的卷子收集起来,集中过一遍,然后选出几份自己觉得很好的卷子交给皇帝。

皇帝看完后,圈出名单,进行最后的殿试,选出状元、榜样、探花等名额。

这种阅卷方式能沿用这么多年,说明本身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