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这不是一分钱。”
身无分文的赵栓柱,不止兜比脸还干净,屁股后面还欠着 12万的账呢。
他一个人单枪匹马把东关三少给捅了,对方签谅解书要赔十五万。他家只能拿出 3万块,剩下的 12万,是跟本地大哥张天明借的。
人家老张家和他非亲非故,为了他这点事忙前忙后,又是找关系,又是帮垫钱,好不容易才把事压下来,算是不起诉了。可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安排他出来躲个一年两年再回去。
人家“仁义”大哥算是做到位了,但赵栓柱自己也不能不讲究。说什么也得把这钱还上。
一千块说多不多,肯定不够他还钱的,却也比他钱包里丢的钱多多了,至少能让他暂时在这生存下来。
但赵栓柱也明白,自己就是顺手帮着扛了个行李,这拿人家 1000块,明显不合适。
他不傻,看出来了,这是张老板变相的在给林哥送东西的钱,自己收了不合适。
“这……”
赵栓柱有些犹豫,又有些抵挡不住这钱的诱惑。
林卫东倒无所谓,因为这一趟他赚的比这多,没必要计较这一千块,可他还是有些羡慕主角光环——莫名其妙的钱总能主动找上主角。
看着赵栓柱想收又不好意思收的样子,林卫东掏出一口港普说道:
“还不谢谢张总。”
听到林哥同意了,赵栓柱这才把钱收下,还低头鞠了个躬:
“谢谢张总!”
谁能想到,腰杆子硬了这么多年、面对刘老棍子都不服的赵栓柱,会因为这点钱低头。
只是,林卫东没心情照顾赵栓柱的感受。
出了站前广场,不少趴活的同行己经投来不善的目光。
林卫东扶了张老板一把,商量道:
“张总,咱们的车在广场对面,赶紧过去吧。不早点进港,怕是行程都走不完了。”
三天三夜的行程,把整个港澳两地的知名景点都走完,是真的很赶时间的。但人一旦嘚瑟起来,就容易没完没了。
张老板甩开林卫东的手:
“哎,不着急,事还没办完呢。”
说着,他在随身挎包里一掏,拿出整整一沓百元大钞,正正好好十万。
“林生啊,我这也没有 VISA卡,到那边花钱不方便,你给我换点港币呗。”
这纯纯是炫耀实力——谁闲着没事换这么多港币进港啊。
可惜他炫耀错了人。
林卫东只是没钱,不代表没见过钱。
面对这十万块,赵栓柱都升起了“干一票”的念头——有了这钱,他的账就算没还完,也差不多了。林卫东却淡定地把钱推了回去:
“张总,咱们这有法律规定,每人入港所带现金最多不能超过 2万港币。”
说着他扫了这一家西口:
“您这,不是挑战法律吗?”
如今,港币和人民币的汇率是 1港币兑换 0.8048元人民币。这一家西口最多能带七八万人民币进港,带十万人民币现金明显不合法。
张老板自然知道这规矩,他就是故意的,为了装逼。
“这叫什么法律?有钱还不让花了?”
这犊子装的——人民币和外汇能一样吗?
有钱他在内地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要是想把内地的钱随便带到外面花,哪能行?
国家这几十年攒下的外汇,只够少部分人糟蹋。这其中肯定不包括张老板这样的小老板。
林卫东只能耸耸肩:
“没办法啊,这不是怕坏人利用这渠道,把不干净的东西洗干净吗?”
他不过是想找个理由,让张老板把“逼”装得圆润些。
可姓张的听了这话,眼前一亮——“怕利用这渠道”,那就证明有人正在利用这渠道。
张老板出门带现金,就是因为他的钱也不太干净,至少他渴望把钱换成外汇。
奈何眼下大庭广众,很多事不好谈。
于是,张老板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
“哎,行吧。回头再说。林生,等我这次旅游回来,咱们一起吃口饭。那这……”
他晃了晃手中的钱,面上还是有些不甘心。
林卫东接过一沓,塞回张总的包里:
“您啊,一会上车的时候跟导游换,他那是一比八。十万也就赚你几百块,你先给家里换八万的,剩下的让导游帮你想办法。”
十万人民币能换 124254港币,光是换汇,导游就有 4000多港币的赚头。张老板显然不在乎这点零头。他这三两年就发家的人,来钱比这个快多了。
几人一边聊一边往外走,刚收到“小费”的赵栓柱更有劲了,甚至接过了林卫东手里的东西。
站前广场上排满了大巴车,全是旅游大巴。
自打 2003年开放港岛旅游后,这片就被地接旅行社承包了。
林卫东合作的旅游巴车没资格在这片方便上下车的地方停车,不过也不算太远——穿过广场,街道对面停着几辆三十座的中巴。
林卫东带着众人走过去,熟练地找到了一辆两地牌照巴车,冲着那边招呼:
“老周,来见下张总。”
随着话音落下,车上下来个胖子,样子不算讨喜:上身穿背心,下身穿大裤衩,一双趿拉板都开胶了,只有腰带上那串钥匙有些显眼。
听到林卫东的招呼,他不耐烦地回应道:
“哎~,可算来了,等得我心躁躁的!”
态度不算客气,甚至有些埋怨。
换做别的爱面子的人,怕是会因为这态度下不来台——比如林卫东身边的张老板就很介意。
可林卫东却笑了笑,对张老板介绍道:
“这老周是个老广,拆迁户,手头分了两栋楼,就是爱玩,大澳那边门清。当导游是爱好,纯粹为了方便去玩。人不坏的。”
这两栋楼可不是什么几十层高的写字楼,而是城中村里的自建房,一梯两户,每户十平八平的出租屋,层数也不高,只有七层。
只是地理位置好些,在罗湖的向西村,所以很容易出租,一户一个月能收个800-1000的。
但,张总不知道啊。
作者“山鬼与鱼”推荐阅读《柳条胡同,我在这里捞偏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AS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