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棪果香》
江风卷着水汽扑在脸上,带着点铁腥气。糖糖把小兵递来的野果凑到鼻尖,青黄色的果皮上还沾着草叶,酸甜的气息混着远处战船的桐油味,竟和她睡前读的《三国风物志》里描述的"江南冬果"分毫不差。
"甜吧?"小兵咧嘴笑,露出颗缺了角的门牙。他甲胄的肩甲松了线,用根草绳胡乱捆着,绳结上还缠着片干枯的芦花——像极了糖糖书签上那片汉代芦苇标本。远处传来擂鼓声,三短两长,他忽然绷紧了背,"是黄将军的信号。"
野果的汁液顺着指缝流,在沙地上洇出小小的痕。糖糖低头去看,那痕迹竟慢慢晕成个"火"字,和她在《三国志》批注里写的篆体一模一样。小兵正往江里扔石子,每颗石子落水的位置,都在画着看不见的阵图。
"俺们都叫它'水字',"他见糖糖盯着水面,便解释道,"校尉说,这是比笔墨管用的信。你看那三颗连在一起的,就是'准备'的意思。"糖糖数着涟漪,忽然发现第七圈波纹里,浮出片熟悉的云锦——孔雀纹的尾羽,金线在水光里闪,是清代苏州织造府的那块。
江雾里飘来烧焦的味道。二十艘斗舰披着伪装的稻草,正顺着水流往北岸漂,船板缝隙里漏出的硫磺光,像串被按灭的星子。糖糖想起书里写的"东南风急",可此刻风向却转了,小兵突然往她兜里塞了块温热的东西:"这是硝石,俺们藏在芦苇荡里的,风不对就用这个引火。"
这块硝石的断面很特别,天然形成的纹路像极了大理蝴蝶泉的轮廓。糖糖的指尖刚触到,就听见远处传来呐喊声,黄盖的先锋舰己撞上曹军的水寨,火舌舔着帆布的声响,比《三国志》里的"火烈风猛"要具体十倍。
"俺要去送信了。"小兵把剩下的野果全塞进她怀里,甲胄的铜扣在火光里晃,"要是俺回不来,你就记住有个王二狗,家在南阳,娘会种棪果树。"他转身时,糖糖看见他背后的箭伤还在渗血,粗布战袍下,竟露出半片龙纹——和明代龙袍料的暗纹是同一个模子。
火光照亮了沙滩上的字。不知是谁用剑刻了密密麻麻的名姓,"李三""赵五""王二狗"......每个名字旁都画着小记号:有的是棪果,有的是弓箭,还有个刻着双丫髻,像极了汴梁茶坊里的糖糖。
糖糖抓起颗野果往火里扔。火星炸开时,她看见自己的影子正在变透明,总角上的丝绦缠着王二狗的红缨,一起往火光里飘。那些刻在沙滩上的名字突然发亮,和江面上的"水字"、斗舰上的火,连成片流动的光河。
"记住了!"她对着风喊,声音混在厮杀声里,"南阳的王二狗,娘会种棪果树!"野果的核从半空坠下,落在"王二狗"的刻字上,竟嵌进石缝里,像枚不会褪色的印章。
再次睁眼时,糖糖正趴在图书馆的《三国志》上,口水洇湿了"赤壁之战"那页。书页边缘沾着点青黄色的果渍,和她指甲缝里的野果汁一模一样。更奇的是,夹在书里的芦苇书签旁,多了块小小的硝石,断面的蝴蝶泉纹路清晰可辨。
她摸出手机,翻到昨天拍的博物馆展品——东汉"无名士兵甲胄",铜扣的缺口形状,和记忆里王二狗的那枚分毫不差。展品说明牌上写着:"甲胄内侧发现碳刻痕,字迹模糊,疑似'二狗'二字。"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糖糖把野果核夹进书里,核上的牙印还在,像个甜甜的句号。她知道,那些史书上被简化成"士卒数万"的名字,那些被风干成"火攻"二字的瞬间,其实都藏在某个野果的酸甜里,作者“代代追风”推荐阅读《穿越大神竞是奶娃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某个士兵的体温里,等着被捧着旧书的后人,轻轻喊出名字。
就像此刻,她对着《三国志》轻声说:"王二狗,我记住了。"书里的字忽然动了动,在"焚其舟船"的夹缝里,多出行极小的注脚:"时有棪果,味酸甜,一女童尝之,笑。"
糖糖把书翻到扉页,发现借阅卡上有个陌生的签名:"王二狗,建安十三年借"。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剑尖刻的。她用手指描摹着那些笔画,突然闻到一丝硝石的味道——正是赤壁江边那块硝石特有的硫磺味。
图书管理员走过来整理书架,糖糖趁机问道:"请问这本书最近还有人借过吗?"管理员推了推眼镜:"奇怪,这册《三国志》一首在古籍区,按理说不外借的。"他翻开登记簿,"不过上周确实有人查阅过,说是研究赤壁之战的民间传说。"
糖糖顺着登记簿看去,最新一行记录写着:"2023年11月15日,王姓读者,查阅目的:寻找一位穿蓝布衫、梳双丫髻的小姑娘。"登记时间正是她梦见赤壁的前一天。
回家的路上,糖糖特意绕道去了趟中药店。老药师听完她对硝石的描述,从柜台深处取出个锦盒:"这是上好的火硝,产自南阳,古时候用来做火攻武器的。"盒里的硝石断面,赫然呈现着蝴蝶泉的纹路。
"有趣的是,"老药师指着纹路说,"这种结晶形态非常罕见,据说是南阳特有的一种矿物结构。"他翻开本发黄的《南阳地方志》,"你看这里记载,建安年间,当地有个叫王二狗的年轻人,因为擅长制作火硝武器被征召入伍......"
糖糖的心跳突然加快。书页上的记载与她的梦境完全吻合:王二狗,南阳人,擅制硝石,建安十三年参加赤壁之战,担任火攻部队信使。最令人震惊的是,书页边缘还有幅小像,画着个缺门牙的年轻士兵,腰间别着串野果。
"这本书能借我看看吗?"糖糖的声音有些发颤。老药师笑了:"巧了,上午刚有个年轻人来还这本书,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留了张纸条,说是要给一个穿蓝布衫的小姑娘。"
纸条上的字迹稚拙:"小囡囡,俺家后山的棪树还活着,结的果比当年还甜。"落款处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火把,和赤壁沙滩上王二狗刻的一模一样。
当晚,糖糖在日记本上画下了今天的发现。当她描摹硝石纹路时,笔尖突然渗出一滴红色墨水,在纸上晕开成棪果的形状。更奇怪的是,书桌上的《三国志》自动翻到了"赤壁之战"的结尾处,原本记载"士卒数万"的地方,多出了几行小字:
"是夜,东风骤起,黄盖诈降船近曹营,二狗以硝石引火,身中三箭犹高呼'东风',终使火势连营。临终前,怀中掉出野果数枚,同袍拾之,见果核上刻'南阳王二狗,母盼归'。"
糖糖的眼泪落在书页上,那些字迹突然变成了金色,像被火光照亮一般。窗外,一阵风吹过,带着硝石和野果的混合气息,仿佛从一千八百年前穿越而来。
第二天清晨,糖糖收到一个包裹。拆开后,里面是颗风干的棪果,果核上清晰地刻着"糖"字。包裹里还有张纸条:"考古现场发现的,据说出自赤壁古战场,觉得你会喜欢。——博物馆王研究员"
糖糖把棪果放在窗台上,阳光透过果皮,在地上投下一个小小的光斑。那光斑的形状,恰似一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正向远方挥手。她知道,那些被历史长河淹没的名字,那些被简化为数字的生命,终将在某个时刻,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回到记忆之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UDQ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