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村委会大院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容器,水面倒映着洗过的蓝天。顾言挽着袖子,指挥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将收集到的雨水先用几层干净的纱布过滤,再倒入村里最大的那口铁锅里,点火煮沸。
“顾村长,这雨水能喝吗?老婆子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是喝井水的。”有老人不放心地问。
“王大娘,放心,煮开了就没事。”顾言一边添柴,一边解释,“这叫物理消毒,跟咱做菜前焯水一个道理,干净!”
水汽氤氲,米粥的香气都盖不住这股热闹劲儿。村民们自带碗筷,排起了长队。顾言索性搬了条长凳,坐在大锅旁,亲自掌勺。
“哎,我说张三哥,你家那只大公鸡,昨天是不是也帮忙接雨水了?我瞅见它在你家房顶上首扑腾。”
“可不是嘛!”张三接过一瓢水,乐呵呵地说,“那扁毛畜生,差点把我家油布啄漏了!还以为是给它洗澡呢!”
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还有李家婶子,您那招厉害,首接把洗脚盆都贡献出来了!”
“去你的!那是新的,没用过!”李婶子脸一红,啐了一口,但眉眼间都是笑意。
一时间,大院里笑声不断,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昨天接雨时的各种狼狈和趣事,先前因缺水而紧绷的气氛,不知不觉间消散了大半。顾言看着这场景,心里也松快不少。这“大锅饭”模式,不仅仅是分水,更像是一场临时的茶话会,平日里有些小摩擦的邻里,此刻也多了几分融洽。
一个小娃儿端着个豁口碗,不小心脚下一绊,半碗水洒了出来,顿时扁着嘴要哭。
“别哭别哭,”顾言连忙放下勺子,扶起孩子,“你看,碗这样拿,底托稳了,就不容易洒。”他把碗重新盛满,递给孩子,孩子破涕为笑,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端走了。
几个老人看着,暗暗点头,这顾小子,有耐心。
顾言灵机一动,舀了一瓢刚晾温的雨水,又从“深夜食堂”里摸出几片晒干的桃花瓣和一点蜂蜜,搅和搅和,自己先尝了一口。
“嗯?还真不错!”他眼睛一亮,这雨水本身似乎带着一丝山泉的清冽,加上桃花的微香和蜂蜜的甘甜,竟别有一番风味。
“大家尝尝这个!‘桃花雨露饮’!”他招呼着。
村民们将信将疑地尝了尝,随即个个面露惊喜。
“嘿!这雨水还能这么好喝?”
“比井水甜!”
一时间,对这“天降甘霖”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分水的时候,顾言注意到,有些人家里的储水家当实在少得可怜,分到的水也仅够勉强糊口。他默默记在心里,想着后续得有个更长远的办法,不能总靠老天爷赏脸。
他也发现,村民们在“雨水大作战”里,各显神通。赵大伯年轻时做过泥瓦匠,搭棚子接水最稳当;王二牛力气大,搬运水缸不在话下;还有几个手巧的婆娘,用竹篾编了简易的滤网。这种“就地取材”的智慧,让他这个“厨房小王子”也自叹不如。
忙碌过后,顾言回到村委会,就着油灯,摊开一张纸。他回忆着昨天各家各户接水的位置和大致水量,凭着记忆,在纸上勾勒出一张简陋的桃花村“水资源分布示意图”,哪些屋檐朝向好,哪些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都一一标注。
“嗯,村东头老槐树下那几户,接的水明显比别处多,而且水色也更清亮些……”他用笔在图上圈了个重点区域,那里离后山似乎更近一些。
他想起那块刻着符号的青黑色石头,又想起羊皮纸地图上被重重圈出的“源”字,一个念头隐隐浮现。莫非,那片区域底下,真有什么名堂?用水危机虽暂时缓解,但一个更大的谜团,似乎正等着他去揭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UKW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