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证据像一剂强心针,让专案组低迷的士气为之一振。目标似乎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一名体型壮硕、手法残忍且狡猾、可能手部有旧伤、活动于西郊区域的男性凶手。大规模的排查重心立刻倾斜,符合体貌特征、有车辆维修接触史或医学背景的人员名单被不断拉出,进行高强度筛查。
办公室里重新充满了忙碌和略带亢奋的气氛。电话声、键盘声、讨论声再次响起。
但苏研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谢绝了参与新一轮的排查工作,而是将第一案发现场——雨夜滨河路发现楚婷婷尸体的现场照片和报告,再次在桌上摊开。还有第二名受害者夏梦的公园现场照片,以及那所宠物诊所、废弃标本室的资料。
秦峰的话在她耳边回响:“既要抓住细微的线索,也要依靠扎实的基础工作……不能只活在自己的推理里……”
她认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DNA证据也极其宝贵。但那股首觉性的不安,关于那个可能存在的、更隐蔽的“第二人”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她心头,无法散去。
如果真的有另一个更狡猾的头脑在幕后,那么他一定会在这些看似由前台凶手独立完成的案件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更隐晦的印记。要找到他,或许需要回归起点,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一切。
她泡了一杯浓茶,关掉了办公室顶灯,只留下台灯昏黄的光线笼罩着桌面。她需要排除所有干扰,像第一次接触这个案子一样,用最原始、最专注的方式,去“阅读”这些罪恶的文本。
她先看雨夜现场的照片。雨水、泥泞、扭曲的尸体、狰狞的伤口……目光掠过那些己经分析了无数次的焦点,刻意停留在那些边缘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上:尸体周围的落叶被压倒的形态、泥地上模糊的拖拽痕迹的走向、河边芦苇被拨开的角度……
然后是尸检报告。她跳过死因和主要伤口描述,逐字逐句地阅读那些附属的、看似不重要的发现:皮肤上轻微的擦伤分布、指甲缝里残留物的详细成分列表(除了颜料,还有极微量的石英颗粒和某种聚合物)、甚至法医关于尸体僵硬程度的细微备注……
她看得极其缓慢,有时甚至会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构建当时的场景。
几个小时过去了,办公室外间的喧闹渐渐平息,夜更深了。
苏研的目光,最终久久停留在楚婷婷伤口的高清特写照片上。那处被法医描述为“粗暴,边缘有细微不规则撕裂状”的创口。
之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它的“粗暴”和与后续器官摘除“精准”的矛盾上。
但这一次,苏研注意到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
在创口边缘那些“不规则撕裂”中,有几处的走向和深度,呈现出一种奇怪的一致性。那不是完全杂乱无章的撕裂,而是在某种巨大的、粗暴的力量主导下,隐约透着一点极其隐晦的、重复性的角度和发力习惯。
这种发力习惯,非常非常细微,几乎被主要的破坏性力量所掩盖,但却真实存在。
像是一个习惯用右手、且手腕有着某种特定活动轨迹的人,在极度兴奋或愤怒状态下,爆发出的力量痕迹。
她立刻翻出夏梦伤口的照片进行比对。
夏梦的伤口“熟练”了很多,那种粗暴的撕裂感减少了,但仔细看,在刀口切入的起始点和转折处,似乎依然残留着一点类似的、不易察觉的发力习惯印记。
同一个人的手法!在进化,但核心的发力习惯难以完全改变!
这符合DNA证据指向同一人的结论。
但……为什么会有那种矛盾感?
她的目光又落回楚婷婷的伤口报告,看着关于“细微不规则撕裂”的描述,以及那份新增的、关于“高端精密手术器械碎屑”的补充报告。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如果……那处主要的、“粗暴”的创口,和后续“精准”的器官摘除,使用的根本不是同一种工具,甚至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呢?
比如,壮硕凶手先用某种大型砍刀类的工具暴力破开胸腔,制造主要创伤和掩饰……然后,另一个拥有专业技巧和工具的人,再上前进行精准的器官摘除?
所以才会留下不同层次的痕迹:粗暴的撕裂伤 + 精密器械的碎屑!
这个想法让她后背窜起一股寒意。
如果成立,那么DNA证据锁定的壮硕凶手,可能只是“开膛手”,而那个隐藏的“第二人”,才是真正的“解剖师”!
她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快,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突兀。
她需要立刻验证这个想法!
她快速翻出两名受害者伤处所有微量金属碎屑的详细成分分析报告,之前只关注了那特殊合金碎片,现在她需要看全部。
报告显示,除了那枚特殊合金碎片,还有大量常见的中低碳钢碎屑(符合普通刀具特征),以及少量……极细微的、成分特殊的陶瓷碎片?
陶瓷?
法医的备注里提到,这种陶瓷碎片硬度极高,通常用于某些高端厨房刀具或特定工业切割工具的刃口涂层,以增强耐磨性。
高端厨房刀具……特定工业切割……
苏研立刻打开内部数据库,开始搜索本市范围内,能够接触到这类特殊涂层刀具的场所——高级餐厅的后厨?特种材料加工厂?还是……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实验室或工作室?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动。
突然,一条不起眼的旧案关联信息跳了出来!
那是几年前一起未破的盗窃案:本市一家高端定制厨具工作室失窃,丢失了几把价值不菲的、采用特殊陶瓷涂层技术的专业级剔骨刀和分解刀!案件一首未破。
高端厨具……专业分解刀……特殊陶瓷涂层……
这一切,与伤口发现的陶瓷碎屑,以及凶手对人体结构的熟悉程度,产生了诡异的呼应!
那个隐藏的“解剖师”,难道是从这里获得的工具?
或者,他本身就与这个领域有关?
苏研感到自己正在接近某个核心。
她立刻记下这家厨具工作室的名字和地址,准备明天一早立刻去调查。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屏幕上显示的、那起盗窃案报案人的签名——一个娟秀的英文花体签名。
签名的旁边,打印着报案人的姓名:
俞晚舟。
Yu Wanchou。
Y.W.C.
苏研的心脏,猛地一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罪影寻踪:苏砚的荆棘王冠(http://www.220book.com/book/UM8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