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江南暖风醉人的时节。然而,一股阴冷的暗流却在寒山寺周遭涌动。交光真鉴大师讲经弘法的盛况犹在眼前,《楞严经》“五十阴魔”章的剖析如明镜高悬,令邪师外道无所遁形。正因如此,反击与诽谤也来得格外猛烈。
那日,交光正在禅房内批阅《楞严正脉疏》的刻版样稿。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泛黄的书页和他沉静专注的脸上,空气中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这难得的宁静,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压抑的愤怒打破。
侍者广明脸色铁青,手中攥着几份新近刊印的小册子和几张墨迹淋漓的揭帖,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师父!您看!这帮宵小愈发猖狂了!”
交光放下笔,目光平静地投向广明手中的“罪证”。只见那些小册子封面上赫然印着耸人听闻的标题:《驳“楞严伪经”邪说——揭穿交光真鉴欺世盗名真面目》、《“正脉”乎?“魔说”乎?——论交光十谬》。内容更是极尽污蔑之能事:指摘他注解《楞严经》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歪曲他破斥邪魔是“恐吓信众,聚敛供养”;甚至捕风捉影,污蔑他与己被官府取缔的“无为教”有染,说他早年曾“披头散发,装神弄鬼”,是“邪师改头换面”!
更恶毒的是那些西处张贴的揭帖,用粗俗不堪的漫画,将交光描绘成青面獠牙的妖魔,手中拿着“楞严魔经”,脚下踩着“先贤正法”。其中一幅,竟将交光与憨山德清(流放罪人)、智旭(刺血写经的“怪僧”)画在一起,题曰“末世三妖僧,合流乱正法”!
“岂有此理!简首血口喷人!” 广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其中对憨山、智旭的污蔑,“憨山大师蒙冤流放,忍辱负重复兴祖庭;智旭大师严持戒律,精进苦行!这些鼠辈怎敢如此污蔑!师父,我们不能再忍了!弟子这就去召集护法居士,揪出那‘无生老母’的余孽,扭送官府!再请名士著文,在《吴郡文编》上痛斥此等诽谤!”
其他几位在旁的弟子也群情激愤,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去撕毁那些揭帖,揪出幕后黑手。
交光却依旧安坐如初。他拿起一份小册子,随意翻看了几页,眼神无波无澜,仿佛在看一篇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拙劣戏文。那上面恶毒的文字、扭曲的画像,丝毫未能扰动他心湖的平静。他甚至指着其中一幅将他画成妖魔的漫画,对广明淡淡道:“此画者,笔力尚可,惜乎心术不正。若能以此心力描摹佛菩萨圣像,亦是功德。”
“师父!” 广明几乎要哭出来,“他们污蔑您也就罢了,还牵连憨山大师、智旭大师!这是要毁您清誉,断您法缘啊!”
交光轻轻放下册子,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因愤怒而涨红的脸。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洞穿虚妄的力量:
“广明,尔等可记得《楞严》‘五十阴魔’章末,世尊如何开示?”
众弟子一愣。广明下意识答道:“…‘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
“不错。” 交光颔首,“此等诽谤,是何种魔?”
“是…是烦恼魔?业障魔?” 另一弟子迟疑道。
“更是‘毁谤正法魔’!” 交光目光陡然深邃,“此魔非自外来,乃由内召!谤从何起?或因吾破其邪行,断其利养,彼怀恨在心;或因吾解经有异于古德,彼执著成见;更或因其自身烦恼炽盛,邪见深植,见正法光明,如蛾见火,必欲扑灭而后快!此皆众生共业所感,烦恼魔军显现于外境耳!”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一株在料峭春寒中悄然绽放的白玉兰,继续道:
“若吾等与之争,则嗔火中烧,口业造作,岂不正堕魔网?若吾等忧惧其谤,心随境转,惶惶不可终日,岂非自乱阵脚,令魔得其便?《金刚经》云:‘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谤之来,焉知非消吾等宿业之逆增上缘?”
他转过身,眼神澄澈如秋水:
“憨山师兄于瘴疠流放中,心光朗照;智旭师弟于刺血焚身时,道念弥坚。彼等所历磨难,百倍于此等口舌是非。吾等若因此等蚊蚋之嘤而动摇心志,岂不愧对同参?岂不辜负佛恩?”
他指向案头那部凝聚心血的《楞严正脉疏》手稿:
“正法之明灯,岂因风动而晦暗?真金之光芒,岂畏污泥之涂抹?吾等当行之事,唯‘默摈’而己!不辩不争,不嗔不怨。彼谤愈烈,吾等持戒愈精严,说法愈恳切,修持愈精进,著述愈谨严!如莲处浊水,亭亭净植;如日照中天,阴霾自散。此乃以正定力,破邪魔扰;以无言之教,显正法光!”
交光这番开示,如同清凉的甘霖,浇灭了弟子们心头的怒火。广明等人脸上的激愤渐渐褪去,代之以惭愧和坚定。是啊,与这些谤书争辩,除了徒增口业,让那些邪魔外道更加得意,还能得到什么?唯有以更如法的行持、更精深的著述、更广大的悲心来回应,才是真正的破魔之道!
“弟子愚钝!” 广明深深拜伏,“谨遵师父教诲!当勤修戒定慧,以报师恩,以护正法!”
“善。” 交光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去将那揭帖寻来,莫撕毁,带回寺中。”
广明不解:“师父,这污秽之物…”
“正好。” 交光平静地说,“置于禅堂角落,权作‘警策牌’。时时提醒吾等:修行路上,外魔易识,心魔难防;毁谤当前,正是勘验‘反闻闻自性’功夫深浅时。若能于此境中,闻谤声而不动心,如闻鸟啼虫鸣,方是真功夫。”
弟子们闻言,心服口服,依言而去。
禅房内恢复了宁静。交光重新坐回案前,拿起刻版样稿,继续审阅。窗外,微风拂过玉兰树梢,洁白的花瓣轻轻摇曳,幽香暗送。那些恶毒的诽谤文字,仿佛真的化作了墙角无声的“警策牌”,非但未能扰乱这方寸之地的清静,反而更映衬出交光大师那如深渊般不可测、如止水般不可扰的定境与慧光。他笔下的《楞严正脉疏》,字字句句,在谤焰的映衬下,愈发显得珍贵而永恒,如同穿越时空的洪钟,在末世的喧嚣中,恒常奏响着破迷开悟的正法之音。
(http://www.220book.com/book/UQP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