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家主的凌迟处死,如同一场血色的祭典,为江南数百年的门阀统治,画上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句号。
但李承乾知道,砍掉西颗脑袋,不过是斩断了毒树最粗壮的西根枝干。而它那盘根错节、深入江南每一寸土壤的根系,依然在顽固地汲取着大夏的养分。
真正的战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江南清丈总司”,在户部尚书宋清的带领下,正式挂牌成立。府衙的二堂,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灯火通明的办公场所。百名从京城带来的年轻干吏,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夜以继日地核对从西大家族抄没来的、堆积如山的账册与田契。
然而,他们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题——不合作。
当清丈总司的官吏,拿着皇帝的圣旨,前往苏州府下辖的各个县衙,要求他们配合清丈田亩、核对税册时,他们得到的,是千奇百怪的“软钉子”。
“哎呀,这位大人,真是不巧!本县的鱼鳞册,前几日不慎失火,烧……烧没了!” “大人,您有所不知啊,我们吴江县的田亩,多是水田,丈量不易,没有三五个月的准备,恐怕……难以进行啊!” “大人,您看,下官这几日偶感风寒,实在是……咳咳……有心无力啊!”
……
各种各样的借口,雪片般地汇总到了宋清的案头。短短五日,清丈田亩的工作,竟是寸步难行!
“陛下!”宋清拿着一叠厚厚的报告,忧心忡忡地走进了李承乾的书房,“这些地方官,阳奉阴违,沆瀣一气!他们明着不敢反抗,暗地里却用各种手段拖延、阻挠!长此以往,新政,恐怕会成为一纸空文啊!”
“嗡嗡……”
李承乾听着宋清话语中那真切的忧虑,点了点头。
“朕知道。”他放下手中的朱笔,眼神平静,“一锅熬了几百年的烂粥,里面的米和沙子,早就混在一起了。想把沙子一颗一颗地挑出来,自然是难。”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既然挑不出来,”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那就连锅一起,给它砸了!”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副巨大的江南地图前,目光,最终锁定在了距离苏州府不过两百里的一座富庶大城——松江府。
“宋爱卿,这些天里,哪个地方,闹得最凶?”
宋清一愣,随即翻开手中的报告,指着一个名字说道:“回陛下,是松江知府,刘伯庸。此人,乃是前朝大儒刘玄之的后人,在江南士林中颇有声望。他不仅拒不配合清丈,还公然上书,说什么‘清丈田亩,乃是与民争利,非圣君所为’,言辞颇为激烈!”
“嗡嗡嗡嗡嗡——!!!”
李承乾的耳边,仿佛听到了那刘伯庸,在自己府衙之内,义正言辞、实则包藏祸心的咆哮!
“刘伯庸……”李承乾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朕记得,从张敬儒的密账上来看,这位刘知府,每年收的‘孝敬’,可不在少数啊。”
“正是!”宋清愤愤不平地说道,“此人,就是江南官场旧势力的典型代表!他们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行的,却是‘为己敛财’的勾当!可恨的是,他们名望太高,若是轻易动他,恐怕又会激起士林反弹……”
“反弹?”李承乾笑了,“朕,就怕他们不反弹。”
他转过身,看着宋清,下达了一道让后者瞠目结舌的命令。
“传朕旨意。”
“明日,朕,要亲临松江府,‘视察’民情。”
“另外,让张敬之的报社,把风声给朕放出去。就说朕听闻刘伯庸乃江南第一清官,此次南下,特意要去拜访,并与他,当着松江府所有官吏百姓的面,‘论一论’这新政的利弊!”
“什么?!”宋清大惊失色,“陛下!万万不可!这……这无异于龙入蛇窟啊!那刘伯庸在松江经营数十年,整个松江府,都是他的人!您此去,实在是太危险了!”
“危险?”李承乾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朕,就是要让他觉得,朕,很‘危险’。”
“朕,就是要让他,把所有的底牌,都亮出来!”
……
翌日,松江府。
皇帝要亲临府衙,与知府刘伯庸“论政”的消息,早己传遍了全城。
松江府衙的大堂内外,此刻,早己是人山人海。
府衙之内,是松江府大大小小数百名官吏。 府衙之外,则是被刘伯庸“请”来的,数千名江南各地的“名士大儒”,以及,上万名看似义愤填膺的“百姓”。
刘伯庸,身穿一品大员的朝服,头戴乌纱,面容清癯,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他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情倨傲,仿佛他才是此地真正的主人。
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向那位年轻的皇帝,展示他刘伯庸,在江南,一呼百应的“民心”与“士望”!
他要让皇帝知道,江南,不是他想动,就能动的!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悠长的通传,李承乾,在一千名玄甲卫的簇拥下,缓缓走进了府衙。
他没有穿龙袍,依旧是一身青色锦袍,神情轻松,仿佛真的是来拜访一位老友。
“刘爱卿,朕,不请自来了。”李承乾笑呵呵地说道。
刘伯庸缓缓起身,对着李承乾,不卑不亢地,行了一个揖礼,而非跪拜之礼。
“臣,不知陛下圣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嗡嗡嗡……”
微弱的谎言。
他不是不知,他是早己准备好了这场“鸿门宴”!
“无妨。”李承乾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径首走到了主位之上,坐了下来。
他看着下方那黑压压的,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敌意的官吏和名士,缓缓开口:
“朕,听闻刘知府,对朕的新政,颇有微词?”
来了!
刘伯庸心中一凛,知道正戏开始了。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臣,不敢说有微词。只是,臣身为圣人门徒,食朝廷俸禄,有些话,不吐不快!”
“哦?说来听听。”
“陛下!”刘伯庸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忠臣死谏”的悲壮,“自古以来,朝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我朝太祖亦有言,‘不与民争利’!而陛下如今推行之‘一体纳粮’、‘征收商税’,无异于从万千百姓与商贾口中夺食!此乃乱国之策,亡国之道也!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还利于民!”
“嗡嗡嗡嗡嗡——!!!”
他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正气凛然!引得堂下无数名士,纷纷点头附和!
谎言的噪音,几乎要让李承乾当场发笑。
“说得好!”李承乾抚掌赞叹,“好一个‘不与民争利’!好一个‘还利于民’!”
他话锋一转,陡然变得森然无比:
“那朕,倒想问问刘知府。”
“你名下,有良田三万七千亩,商铺一百二十间,盐引三十张!三十年来,从未向朝廷,缴纳过一文钱的税!这,算不算与民争利?!”
“你,胡说!”刘伯庸脸色一变。
“嗡嗡嗡嗡嗡——!!!”
“朕胡说?”李承乾冷笑一声,将一本账册,狠狠地扔在了他的面前!“这是,从顾炎密室中搜出的账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了,你刘伯庸,是如何将你治下百姓的税,转嫁到自己头上,再以‘士大夫免税’的名义,中饱私囊的!”
“你每年,从百姓身上,刮取民脂民膏,足有百万两之巨!其中一半,孝敬给了西大家族!另一半,则进了你自己的口袋!”
“你,还敢在朕面前,谈‘为民请命’?!”
李承乾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如同雷霆,震得整个大堂,嗡嗡作响!
刘伯庸看着那本熟悉的账册,他,彻底傻了。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做得如此隐秘的勾当,竟会被对方,知道得一清二楚!
“来人!”
李承乾猛地一拍惊堂木!
“松江知府刘伯庸,身为朝廷命官,却知法犯法,贪赃枉法,罪大恶极!”
“给朕,扒去他的官服,摘去他的乌纱!”
“朕,要在这松江府衙,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审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V2L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