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年的田埂浸在新麦的清香里,泥土被晒得发烫,脚踩上去能陷下半指深。
少女柳氏(后来的外高祖母)的布鞋沾着草汁,手里攥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刀背在石头上磨得发亮,刃口却故意留着点钝——她说“砍字不用太利,慢慢刻才深”。
剧本提示从苏清鸢掌心的“不灭火”里渗出来,混着田鼠窜过草丛的窸窣:【第二十八层嵌层任务:辨认少女柳氏在田埂石块上刻的“温饱字”,解读她藏在劳作里的“生存底气”,时限4小时——提示:每个字的刀痕深浅,都对应着当年的收成】。
苏星眠蹲在块被晒得滚烫的青石前,指尖抚过上面的刀痕。最浅的是“饥”字,笔画像被风刮过的草,轻飘飘的;最深的是“丰”字,竖画几乎要把石头劈成两半,刃口崩出的碎屑里,还卡着点陈年的麦壳。“共情外挂”突然让石头发烫,眼前漫开雾般的画面:少女柳氏在饥荒年用柴刀刻“饥”,手都在抖,刻到最后一笔,刀掉在地上,她对着字磕了三个头;丰收年刻“丰”时,她特意选在雨后,让泥土填进刀痕,说“这样字就扎根了”。
青石旁的草窠里,藏着个陶土小罐,里面装着七粒不同年份的麦粒,最大的那粒上用指甲掐着个“饱”字,掐痕深得能看见麦仁——是她攒了七年的“希望”,说“等凑够十粒,就埋进地里,看能不能长出会结字的麦”。
苏清鸢沿着田埂往前走,在块卧牛状的石头上发现刀痕。“识字符”在石上流转,显露出被风雨磨淡的层次:“耕”字的左边多了个点,像滴汗;“种”字的禾苗旁刻了个小小的人,是弯腰插秧的样子;最妙的是“收”字,右边的反文旁被刻成了麦穗的形状,穗子上还点着七粒小坑,像结满了粮。
“她把田里的活计,都刻进了字的骨头里。”苏清鸢摸着那个汗滴状的点,像触到少女额角的汗珠。石头背面的青苔里,藏着片晒干的稻叶,叶上用米汤写着“力”字,字迹被虫蛀了个洞,正好在“力”字的撇画中间,像根断了的扁担,却偏要往上行。
苏野在田埂尽头的老槐树下,找到块被刀劈过的树桩。年轮里的刀痕组成个“拼”字,横画用的是树干的纹理,竖画则硬生生劈开了三道年轮,露出的木质里,还留着点暗红——是少女柳氏被刀划破手时滴下的血。“动作外挂”让树桩微微震动,映出模糊的影子:地主家丁来抢粮,她举着柴刀护在麦垛前,刀背对着人,刀刃对着树桩,说“要抢先劈了这个字”;她把刻满字的石头垒在田边,说“这些字能镇住田鼠,也能镇住恶人”。
日头爬到头顶时,送饭的老妪提着陶罐走来,罐沿晃出米汤的香气。“丫头,歇会儿,尝尝新磨的米。”
少女柳氏放下柴刀,接过陶罐却先倒了点米汤在“丰”字的刀痕里,说“让字也尝尝甜”。阳光穿过她挽起的袖口,在石头上投下细碎的影,像撒了把会发芽的种子。
玉佩的光芒突然从刀痕里涌出来,将整片田野染成金浪:【第二十八层嵌层任务完成。奖励:“扎根种”(可让任意嵌层的“信念”落地生根),第二十九层嵌层坐标:1580年,柳氏先祖的茅屋】。
时空锚点展开时,她们看见1580年的暴雨里,柳氏先祖正用树枝在泥墙上写“挡”字。洪水漫过门槛,她就站在水里写,字被冲掉再写,首到墙面上结出层泥壳,把字封在里面——像给岁月打了道补丁。
苏星眠把那粒带“饱”字的麦粒握在掌心,麦壳的硬度硌着手心,像句实在的承诺。“原来连石头都记得,哪年饿过,哪年饱过。”
第二十九层的剧本提示从洪水的浊浪里渗出来,带着泥土的腥气:【主线任务:找到柳氏先祖在泥墙上写的“抗洪字”,理解“有些坚守,哪怕被水冲了千遍,也能留痕”】。
这一次,那把柴刀自己插进田埂,刀鞘里渗出点新麦的清香,在风里漫开,像在说“往回走,去看看那些泡在水里也不肯烂的字”。而青石上的“丰”字,刀痕里的泥土正慢慢隆起,竟钻出株嫩绿的芽,芽尖顶着颗露珠,映着整片麦田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V3J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