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蒸笼里的晨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惊蛰的雷闷在云层里响,琴房的老槐树最先冒了芽,嫩绿的叶苞裹着层绒毛,像没睡醒的小娃娃。阮音天不亮就起来发面,搪瓷盆里的面团在煤炉边慢慢“长胖”,顶得蓝布巾一鼓一鼓的,溢出股微酸的甜香。

“得用去年的老面引子才够味,”温砚披着蓝布棉袄,往炉膛里添碎煤,火苗“哄”地窜起来,映得她眼角的皱纹都镀了层金,“你张大爷家的孙女昨儿来讨,说就馋咱们琴房的馒头,嚼着比泡泡糖还有劲。”老太太手里的竹篾刷蘸着水,在蒸笼布上轻轻抹,水珠顺着篾纹滚落,把白布洇出深色的痕。

野荞蹲在葡萄架下给老吉他换弦,旧弦拆下来缠成圈,塞进云岫爹的工具箱——老爷子说能当风筝线用。“护工说我妈半夜醒了,”她往新弦上抹松香,指尖沾着的粉末簌簌落在蓝布裤腿,“摸着床头的收音机听咱们的歌,听到《五瓣莲》时,偷偷抹了眼泪。”旁边的竹筐里躺着几根槐树枝,是今早从巷口捡的,野荞说要削成琴拨,给汀兰当玩具。

云岫的爹挑着两桶井水进来,木桶上的铁环“吱呀”响,水面晃出细碎的光。“集上的豆腐西施送了块嫩豆腐,”老爷子把木桶往灶台边放,桶底沾着点青苔,“说让咱们做槐花豆腐,配上新磨的玉米面,准能香飘十里。”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刚出锅的油条,还冒着热气,酥脆的表皮裹着层薄糖霜。

汀兰踮着脚往面盆里撒干酵母,铁皮饼干盒里的玉米面被她倒得扑扑响。她突然从盒底摸出个东西,往阮音手心塞——是颗晒干的莲蓬壳,孔洞里塞着几粒泡胀的绿豆,芽尖顶着嫩黄的壳,像要冲破牢笼。小姑娘用手语比“发芽”,镜片被煤炉的热气蒙住,擦了又蒙上。

灶台上的铁锅烧得发白,阮音把揉好的面团搓成条,揪成小剂子。每个剂子在她掌心滚两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就成了圆滚滚的馒头,顶部捏出个小尖,像朵含苞的莲。“等下给汀兰蒸几个带馅的,”她往面团里包红糖芝麻,收口时捏出细密的褶子,“上次顾伶仃寄来的信里说,南方的糖包都没咱们北方的实在。”

野荞妈被护工搀着进来时,手里攥着块蓝布,是她年轻时织的粗布,经纬间还嵌着几根彩色的线。“给琴房缝个新门帘,”老太太说话慢悠悠的,布角沾着点线头,“风从门缝钻进来,吹得收音机的纸都响。”她颤巍巍地摸向面团,指尖陷进柔软的面里,突然笑了:“这面发得好,暄腾得像我年轻时晒的棉花。”

温砚把蒸笼摞上灶台,白汽“腾”地漫出来,瞬间模糊了窗玻璃。她往锅里添了把干艾草,说是能除潮气,艾草的清香混着面香,把整个屋子熏得暖烘烘的。“蒸馒头得守着火,”她教云岫往炉膛里加硬煤,“火急了容易夹生,就跟过日子似的,得耐着性子。”

沈砚之来送春茶时,手里拎着个竹编提篮,里面是新炒的碧螺春,茶叶蜷成螺旋状,绿得发黑。“我妈说这茶配馒头解腻,”他把提篮放在窗台,目光落在蒸笼上,“水汽把窗花的胶都熏化了,该换新的了。”云岫的爹笑着往他手里塞了根油条,说:“尝尝热乎的,配茶正好!”

第一笼馒头出锅时,白汽裹着麦香漫到巷口。阮音给每个人递了个烫手的馒头,野荞妈捧着馒头,轻轻掰开,红糖馅像岩浆般流出来,沾在蓝布巾上,晕开小小的红。“真好啊,”她咬了口馒头,眼里闪着光,“这味道,让我想起年轻时在生产队分馒头的日子。”

煤炉上的第二笼馒头又冒起了白汽,蒸笼布边缘结着层细密的水珠,像缀了圈珍珠。汀兰举着带馅的莲花馒头又蹦又跳,红糖沾在嘴角,笑成了小花猫。阮音望着这一幕,突然觉得日子就像这蒸笼里的馒头,在烟火里慢慢升腾,在等待中愈发香甜,把每个平凡的清晨都蒸成了生活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