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觉得自己快要飘起来了,脚底下跟踩了棉花似的。不是因为“信风号”下水的兴奋劲儿还没过,而是因为他发现了一条比当甲长管人、甚至比进技术班学手艺更快的“通天大道”!
这事儿还得从几天前说起。
“信风号”下水那天,基地不是来了几个南洋的新移民嘛。王强作为甲长,被张工指派去帮着安置登记。忙活完,他习惯性地想在新来的人面前显摆一下自己“老澳洲”和“干部”的身份,就背着手,操着那口半生不熟、还带着点北方口音的“官话”,对新移民训话:
“啊,这个,到了咱们澳洲华夏共和国,就要守这里的规矩!要勤劳肯干,要忠心耿耿!看见没?那大船,咱们自个儿造的!那高炉,天天炼铁!跟着管委会干,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只要积分上去了,吃穿不愁,将来还能分房子分地…”
他本来也就是例行公事,吹嘘一下基地的强大和自己的地位。可说着说着,他发现底下那几个皮肤黝黑、穿着破烂、眼神里还带着惶恐和茫然的南洋华人,眼睛竟然一点点亮了起来!尤其是当他提到“分房子分地”的时候,那几个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其中一个胆子稍大点的老汉,颤巍巍地问:“王…王甲长…您说的…是真的?在这里干活…真…真能有自己的地?”
王强把眼一瞪:“那还有假?看见那边新开垦的田没?将来都是按积分分配!管委会林委员亲口说的!咱们这儿,不兴大清那边地主老财压榨人那一套!只要你肯干,就有奔头!”
他又指着食堂方向:“瞧见没?顿顿管饱!红薯管够!隔三差五还能见点荤腥!比你们在巴达维亚给荷兰鬼佬当牛做马、吃猪食强多了吧?”
那几个新移民听得目瞪口呆,随即脸上涌现出难以置信的狂喜,纷纷点头如捣蒜:“强!强太多了!真是…真是神仙日子啊!”
王强看着他们那感激涕零、仿佛看到了救世主一般的眼神,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拨动了一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的满足感和权力感,像股热流一样窜遍全身。
这种感觉,比克扣李大柱工分、或者听技术班的人叫他一声“王甲长”爽多了!
从那天起,王强就跟开了窍似的。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在派工时耍点小威风,而是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宣传”工作上。只要一有空,他就往新移民堆里钻,尤其是那些刚来的、还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和恐惧的人。
他把自己在夜校里勉强听来的那些口号,比如“勤劳忠诚”、“建设新家园”、“华夏复兴于南溟”,跟他从老家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关于桃花源、梁山好汉分金银的故事糅合在一起,再掺杂大量他自己添油加醋的想象。
于是,一个无比的“南溟乐土”传说,就在王强唾沫横飞的描绘中诞生了:
“咱们这澳洲啊,沃野万里!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地上跑的尽是肥羊,河里游的全是大鱼!管委会的林委员,那是天上星宿下凡,带着五百天兵天将(指穿越众)来的,专为救咱们汉人百姓于水火!”
“在这里,干活不是为了交租子,是为了给自己挣积分!积分能换啥?能换雪白的大米!能换铮亮的铁锅!能换暖和的棉布!干得好了,管委会还给说媳妇!将来孩子生下来,首接就能进学堂念书认字,不用再当睁眼瞎!”
“看见那大船没?就是接咱们同胞过来的!等人都来齐了,咱们就建起大大的城池,盖起高高的楼房!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再也不用受官府欺压,再也不用怕洋人枪炮!”
这些极具煽动性、又贴合底层民众最朴素愿望的话语,像一颗颗火种,扔进了新移民们干渴绝望的心田里,瞬间就燃起了熊熊烈火!
王强简首成了新移民眼中的“指路明灯”!他说的话,比夜校老师教的拼音汉字管用一百倍!许多人围着他,听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述那个光明的未来,眼神里的惶恐渐渐被希望和狂热所取代。他们干活更有劲了,学习(虽然还是困难)也更主动了,对管委会的认同感简首爆棚!
甚至有些来了段时间、原本有些怨言的老移民,听着听着,也觉得日子好像真有奔头了,心里的那点不平之气都消散了不少。
王强的威望在新移民群体中急剧攀升,甚至隐隐超过了那些正经的“见习干事”。他说句话,比张工派活还管用。不少人偷偷把省下来的口粮、捡到的漂亮贝壳甚至好不容易挣到的零星积分,“进贡”给王强,只求他多讲讲“乐土”的故事,或者能在派工时“美言几句”。
王强来者不拒,心里那份得意就别提了。他发现自己似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权力来源——不是靠管委会任命,而是靠掌控这些人的“希望”和“信仰”!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他的异常活跃,自然引起了真正管理层的注意。
张工先是有点高兴,觉得王强这小子虽然滑头,但宣传工作做得不错,大大稳定了新移民的情绪,提高了劳动积极性。
但很快,他就觉得不对劲了。王强宣传的那个“澳洲”,跟他每天头疼的粮食配给、物资短缺、住房紧张的现状,差距也太大了!这简首是画了一张吃不到的大饼!万一将来实现不了,反弹起来可是要出大事的!
他找王强谈过一次,暗示他“宣传要结合实际,不要过度许诺”。
王阳奉阴违,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转头该咋说还咋说。他觉得张工这些上头的人根本不懂下面人的心!不给画个大饼,谁给你卖命干活?再说了,他把移民情绪安抚得这么好,功劳难道不是他的?
周明远和方芸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方芸皱着眉头在日志里记录:“基层出现非正式意见领袖,利用虚幻承诺获取影响力,可能脱离管控,需警惕。”
周明远则看得更深一些:“这反映了移民强烈的精神需求和对未来的焦虑。官方宣传过于教条和生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导致权力空隙出现,被王强这样的人填补。需要引导和规范,而非简单打压。”
两人向林浩汇报了情况。
林浩听完,沉吟了片刻。他当然知道王强在胡说八道,澳洲的开发刚刚起步,困难重重,远不是天堂。但是…王强所带来的这种狂热的劳动热情和对未来的盲目信心,在眼下这个急需劳力、稳定压倒一切的阶段,又确实是一剂猛药。
“暂时不要动他。”林浩最终做出了一个现实而冷酷的决定,“甚至…可以暗中给他一点支持。他那个‘乐土传说’,虽然夸张,但有利于凝聚人心,缓解内部矛盾。眼下,我们需要这种‘希望’,哪怕是虚假的。”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必须把他纳入管控范围。周先生,方女士,你们研究一下,尽快拿出一套更系统、更…吸引人,但又在可控范围内的宣传方案来。我们要掌握‘希望’的解释权,不能让它落在个人手里。”
于是,一场围绕“希望”和“话语权”的暗斗,悄然展开。
王强对此一无所知,他正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梦境和获得的权力中,无法自拔。他甚至开始有些飘飘然地觉得,管委会离了他这套“乐土宣传”,恐怕还真玩不转这些新来的移民。
这天,他又在一群新移民的簇拥下,口若悬河地描绘着“将来每人一座大房子,门口拴两头大肥猪”的美好蓝图时,没注意到,人群外围,李大柱和几个老资格正冷冷地看着他。
“呸!”一个老铁匠朝地上啐了一口,“听他吹牛逼!老子累死累活积分还没他动动嘴皮子涨得快!”
李大柱脸色阴沉,瓮声瓮气地说:“他说的那些…要是真的就好了…”
“真个屁!”另一个矿工骂道,“他就是拿好话糊弄傻子!骗人家那点孝敬!老子倒要看看,他这大饼,能画到什么时候!”
不满在暗中滋生。王强用虚幻的希望换来的权力,如同建筑在流沙上的高塔,看似风光,却随时可能崩塌。
而就在这时,一艘来自南洋的小渔船,趁着夜色,悄然靠上了红河口一处偏僻的河滩。一个黑影踉跄着跳下船,跌跌撞撞地扑倒在沙滩上,挣扎着向着有亮光的方向爬去,嘴里发出微弱而绝望的呻吟:
“…王…王启年…出事了…清…清廷…”
穿越之我是澳洲总工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之我是澳洲总工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V7S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