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昨晚的惊魂夜和云深的深夜电台疏导,第二天上班时,我感觉自己像一根被过度拉伸后勉强弹回的橡皮筋,看似恢复了原状,实则脆弱得一扯就断。
黑眼圈用再多遮瑕膏也盖不住,反应慢了半拍,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眼神都是涣散的。
“苏爽。”
冰冷的声音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入我混沌的脑回路。
我一个激灵,抬起头。周明轩就站在他工位旁,手里拿着他那标志性的“Hello World”马克杯,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像两盏高精度探照灯,把我从头到脚扫描了一遍。
“你的眼球毛细血管充血比例显著超标,瞳孔对焦速度比平均值延迟了0.3秒,证明你的睡眠质量极其低下,有效深度睡眠时间不足两小时。”他推了推眼镜,镜片闪过一道冷光,“根据人体机能模型,你现在的状态,处理复杂逻辑任务的出错概率将高达47.8%。建议你首接申请病假,以免产出大量需要返工的垃圾代码,拉低项目整体进度,浪费他人的时间成本进行‘代码回收’处理。”
我:“……”
大清早的,周老师的“人类观察日报”又准时播报了呢。谢谢您如此关心我的生理指标并精准预判了我的废物程度!
我努力挤出一个假笑:“谢谢周前辈关心,我还能撑住……”(内心OS:撑不住也不敢请假啊!陆扒皮会用眼神把我凌迟处死的!)
周明轩面无表情地喝了一口咖啡,目光却没有移开,反而像是发现了什么新的异常数据点,微微蹙起了眉。
就在这时,隔壁工位的两个女同事正好凑在一起低声聊天,声音隐约飘过来几句:
“……真的假的?秦经理又换新车了?昨天看到他开了一辆超炫的跑车来公司楼下……”
“是啊,好像是在等人?不过没等到又开走了……”
“啧啧,富二代就是不一样……”
她们的对话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办公区还是能听到一些关键词。
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降低存在感。秦越那家伙,昨天确实发消息问我要不要“顺路”送我,被我以加班为由果断拒绝了。他居然还跑到楼下来等了?
还没等我暗自庆幸躲过一劫,周明轩那冰冷又清晰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音量甚至没有刻意压低,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的科学事实:
“通过炫耀性消费(如高价跑车)和无效等待行为来吸引异性注意,是典型的孔雀求偶行为在人类社会中的低效映射。其本质是为了弥补自身其他维度价值(如智商、情商、可持续性产出)的不足或不确定性,试图通过短期物质信号进行覆盖。这种行为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极低,且容易吸引到同样基于浅层物质判断的个体,最终导致关系的脆弱性和高维护成本。”
整个办公区瞬间安静了一下。
隔壁聊天的女同事:“……”
我:“……”
周老师!您这地图炮范围是不是有点太广了?!而且您分析就分析,能不能别用这么大声的“学术讨论”语气?!
周明轩仿佛完全没感受到周围凝固的空气,他的目光又转向我桌上那盆因为我的疏忽又有点蔫头耷脑的绿萝,眉头皱得更紧了。
“连基础的植物生命维持系统都无法有效运维,”他语气里的鄙夷几乎要凝成实质,“很难想象你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信号过滤和风险规避。某些基于荷尔蒙驱动的低智行为模式,其初始动机就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性。建议你提升一下这方面的识别和防御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系统宕机’。”
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持续批判秦越,但怎么好像……又隐隐约约在点我?让我离秦远点?
我正被他这通无差别攻击搞得头皮发麻,他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从他那整洁得令人发指的桌面文件架上,抽出一张打印好的A4纸,“啪”地一声放在我桌上。
“顺便,鉴于你近期神经系统稳定性显著下降,抗干扰能力弱,基于优化通勤效率和安全系数的考虑,给你。”
我低头一看,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纸上是一个极其详细的表格,标题是:《优化通勤路线及风险评估报告》。
里面罗列了我从家到公司的三条主要路线,每条路线都标注了:预计用时、人流量高峰期、路灯覆盖率、监控摄像头分布点、可疑人员出没历史概率评估(他哪来的数据?!)、以及最终的综合安全评分。
评分最低的,赫然就是我昨晚遇险的那条辅路!
最后还用加粗字体写着结论:**强烈建议规避路线C(辅路),优先选择路线A(绕远但灯火通明主干道),或至少在晚9点后绝对禁止使用路线C。**
我拿着这张纸,手都在抖。
这……这是什么鬼?!周明轩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个?!你除了是效率监控AI,还是活体城市安全地图吗?!
“周、周前辈……这……”我舌头打结,不知道该说什么。感谢他?还是报警抓他跟踪狂?
周明轩一脸“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数据分析”的表情,推了推眼镜:“不必感谢。减少团队成员因非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减员,是维持项目稳定性的基础操作。你的通勤安全首接影响你的出勤率和代码质量,进而影响我的工作进度。”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更加嫌弃:“毕竟,教导一个新人的成本,远高于给现有不合格组件打几个临时补丁。”
我:“……”
好的,明白了。在我周老师眼里,我就是一个需要打补丁的不合格组件。
他说完,便不再看我,转身回到自己的工位,噼里啪啦地开始敲代码,速度快得只剩残影,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清理了一下电脑里的垃圾文件。
我拿着那张详细得令人发指的《通勤风险评估报告》,看着斜前方那个冷硬的背影,心情复杂得像打翻了一整盒五味瓶。
有毒吧这个人?!
一边用最毒舌的话把我贬得一无是处,一边又默默搞出这种堪比安保公司级别的路线分析给我?
这算什么?另类的关心?还是纯粹怕我被绑架了没人写代码?
我盯着报告上那条被标红的“辅路”,昨晚的恐惧又隐隐泛上心头。
但奇怪的是,伴随着恐惧,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连我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暖意?
虽然方式极其扭曲变态,但……他好像,确实是在用他的方式……“保护”我?
而且,他刚才那通对着空气输出的“孔雀求偶行为分析”,真的只是在单纯发表学术见解吗?
我怎么感觉……那酸溜溜的批判意味,都快溢出屏幕了?
周明轩……
你这张毒舌的嘴里,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你这份莫名其妙的“通勤报告”,背后藏的又是什么?
我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纸上那条被标记为“高危”的路线。
心里的困惑,似乎比刚才更多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7Z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