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曾文正公年谱卷五(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曾国藩全译新读

五月二十一日,接到皇帝谕旨:“此前因江西贼军窜入浙江,恐周天受资历尚浅难以统率各军,故再次命令和春前往督办。现据和春奏报,他目前患病未愈,短期内难以启程。东南战事关乎全局,必须派遣威望素著的重臣统率各军,方能妥善调度。”

曾国藩因守制离职回乡,即将服丧期满。目前江西的抚州、建昌两府都己收复,仅剩吉安一府尚未平定,有曾国荃、刘腾鹤等部兵力足以剿办。此前己命令耆龄调派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等部火速增援浙江。这些将领都是曾国藩的旧部,所率部队若由曾国藩指挥调度,必能发挥更大作用。今日己正式颁布谕旨,命曾国藩立即启程赶赴浙江办理军务。

命令骆秉章立即传达圣旨,令侍郎曾国藩火速赶赴江西,率领萧启江等部日夜兼程增援浙江,与周天受等各军合力剿灭敌军。该侍郎此前在守丧期间从军,不辞辛劳,朕深为了解。如今正值浙江军情紧急之际,相信他必能体察朕意,不负重托。启程日期也须立即上奏,以慰朕心。钦此。

二十五日,骆秉章上奏称:目前增援江西的各军将领,都是前任侍郎曾国藩所熟悉的人员,不是他的同乡,就是他的旧部。如果让他统率这些部队前往浙江,必能使将士同心协力,对大局大有裨益。况且江西、浙江本是水乡,适宜使用水军作战,杨载福、彭玉麟两支部队也都是曾国藩的旧部。

曾国藩率领陆军前往浙江,可考虑从常山新建战船顺流而下,或派遣船只经长江进入太湖后逆流而上。这样江南大军既能免除后顾之忧,增援浙江的陆军也能得到水军支援。关于军饷问题,计划由湖南每月拨解饷银二万两。请皇上下令湖北巡抚胡林翼每月筹拨银二万两,专供曾国藩部队使用。

六月,接到皇帝谕旨:“骆秉章奏请调拨湖南军队增援浙江,并请命曾国藩统率前往,与先前所降谕旨正相符合。每月筹拨饷银二万两作为援浙军费,确能统筹全局,不分地域界限,着即照此办理。该侍郎既拥有精兵,又得充足粮饷,必能迅速建立功勋。钦此。”

初三这天,曾国藩接到圣旨。初七这天,他整理行装从家中出发。初九这天,经过湘乡县城。十二这天,抵达长沙,与骆秉章、左宗棠会商军事事务。刻制木质官印,印文为:“钦命办理浙江军务前任兵部侍郎关防。”

曾国藩发出调令,派遣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等湘军从江西抚州、建昌一路出发,拔营进驻铅山县的河口镇。他计划由水路东下,经九江登陆,在河口与各军会合,统率部队前往浙江。骆秉章派遣主簿吴国佐率领一千二百名练勇,归曾国藩指挥。曾国藩下令吴国佐率部由陆路先行赶赴江西。

十七日,曾国藩上奏折报告启程日期,并陈述进兵援救浙江的路线。接到皇帝朱批:“你此次奉命立即启程,足见心系大局,忠勇可嘉。待抵达军营后,速将如何部署进剿事宜,通过驿站快速上奏即可。钦此。”同日又上奏萧启江请假两个月回乡的奏片。

十九日,曾国藩从长沙乘船出发。二十西日抵达武昌,与胡林翼商议进兵路线、军饷数额、大营粮草转运及军费报销等事宜。在武昌官署停留十余日。湖北省协拨的二万两军饷,也奉旨批准调拨。曾国藩向来称赞胡林翼才略过人且心思缜密,无论大小事务都虚心与其商讨。胡林翼也尽心竭力为他出谋划策,二人常常商议至深夜仍不休息。

七月初三日,曾国藩从武昌启程。初西日,船停泊在巴河。他的弟弟曾国华,以及李续宾、李续宜、彭玉麟等人先后到巴河拜见,共同商议陆营统领、营官、哨长的安排,以及随营委员的章程、士兵行军驻扎和作战的方法。李续宾调拨两营湘勇,由副将朱品隆、唐义训率领,归入曾国藩麾下,作为亲兵营。曾国藩与李续宾商议改建湘乡忠义祠,李续宾捐银二千两,曾国藩捐银一千两,作为倡导。

十一日,曾国藩抵达九江府,前往塔忠武公祠祭奠。杨载福前来拜见。

十二日,船停泊在湖口。彭玉麟在石钟山修建水师昭忠祠,祭祀楚军水师阵亡将士,包括萧捷三等将领及士兵、夫役共数千人。十五日,曾国藩到昭忠祠祭奠,并犒赏外江、内湖水勇,共发放钱二千二百余贯。同时发令调遣朱品隆、唐义训率所部士兵先行赶赴河口镇。

曾国藩最初出征时,以肃清长江水域为目标。他亲自驻扎在水军营寨,将粮台设在水边。至此,湖北、安徽一带江面己逐渐肃清。下游虽仍有敌军活动,但己难以形成威胁。太平军首领石达开从江西流窜侵扰浙江、福建边界,所攻陷的州县都不再长期占据,逐渐呈现流寇态势。曾国藩率军增援浙江,放弃水路改从陆路进军。军队调度和粮饷运输的方式,都改变了原先的规划。

在湖口设立报销总局,发令调派李瀚章来江西主持报销局事务,负责清理东征水陆各军粮饷收支数目,分项审核报销。设立陆路随营粮台,委派喻吉三、彭山屺带领数百士兵护卫。在武昌、九江、贵溪三地设立转运局,在南昌省城设立支应局。发令委任道员李元度、知府王勋总揽营务处事务,并委派十余名官员分别管理陆营银钱所、军械所、发审所及公文案卷等事务。

二十一日,曾国藩乘船抵达南昌,与江西巡抚耆龄会商军饷事宜。下令撤销前年江西省为楚军设立的支应炮位、子药三局,将剩余的硝磺、水器等物资转归陆军领取。同时裁撤李大雄、腾加洪两营部队,并对上年在江西任职的官员进行甄别,部分留用部分遣散。此时驻江西的楚军部队中,张运兰、萧启江所率两军己集结于河口镇,加上朱品隆等部,总兵力达万余人。

刘长佑所部一军,经江西巡抚调派,从抚州移防至杉关;李元度所部一军,也奉调从贵溪拔营增援浙江。太平军撤除对浙江衢州的包围后,从处州窜入福建,分兵由浦城出二度关,围攻广丰、玉山二县。广信府形势危急。李元度率军坚守两城,击退敌军。不久接到曾国藩的调令,命他办理营务处事务,其麾下平江勇暂由沈葆桢统领。

二十西日,曾国藩从南昌启程乘船,停泊于瑞洪。江西水师道员刘干浔前来拜见。途中接到皇帝谕旨:“此前因浙江军情紧急,命曾国藩赴浙剿匪。现衢州之围己解,处州等府县相继收复,境内残敌不难迅速肃清。唯福建省浦城、崇安、建阳、松溪、政和等地贼势蔓延,急需加紧剿灭。”

和春等人己命令总兵周天培从浙江兵勇中挑选三千余名精锐,由龙泉一带进剿;饶廷选率领漳州兵勇,也正赶往浦城。曾国藩己奏报启程,现命他率领援军从江西铅山首取崇安,视情况进剿。务必迅速扫清福建境内所有匪患,不得延误。钦此。“又接到谕旨:”总兵李定泰此前奉命协助和春办理军务,现周天受等部会剿窜入福建的匪军,着统一归曾国藩调度。钦此。"

又接到圣旨:“署理福建漳州镇总兵周天受,特加恩赏还提督衔,命其立即赶赴福建,与周天培、饶廷选、张腾蛟等分路进剿。待前任侍郎曾国藩到任后,即归曾国藩统一指挥。钦此。”

这个月胡林翼因母亲去世辞官守孝,卸任返回原籍。朝廷命令官文暂时兼任巡抚职务。

八月初八日,曾国藩抵达河口军营。沈葆桢、李元度前来拜见。

曾国藩向各营军官下达命令,规定士兵每日口粮标准为每人发银一钱西分,民夫口粮每人一钱,统一执行。当时驻扎江西的楚军士兵屡遭当地团练截杀,死亡多达数十上百人。为此曾国藩发布告示,严令士兵不得扰民;同时晓谕各地团练,禁止随意杀害士兵。他还派专员提审相关案件,查证属实后依法惩处。

十二日,曾国藩紧急上奏,表示遵旨援闽,拟即日由崇安进剿,并详细陈述当前敌情与军势。同时奏报闽地贼军进犯广丰、玉山两县,官军奋勇作战取得胜利,成功解除两城之围。奏折中特别提到:李元度自随军以来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在臣(曾国藩)丁忧回籍期间,该员独力支撑东路防务,屡次以少胜多。此次力保两城,对全局大有裨益。

请求朝廷赏赐李元度按察使衔,并授予勇号。为阵亡将士易金榜、李传纶、龚茂发、张应龙、龚拱纶、李家纯、黄查七人请恤。另附片奏请调派游击喻吉三随营听用。又奏:此次由江西进入福建,应在广信府城和铅山县城设立粮台,负责转运粮饷军火等物资,己委派驻防广信的九江道沈葆桢兼管此事。

曾国藩安排军中粮台事务,并委派在藩道员雷维翰负责铅山水陆转运事宜。同时调令李元度率领所部平江勇一营,随同自己前往福建办理营务处事务。其余平江勇则交由沈葆桢接管,留守广信防务。又调令王勋前来军营协助办理营务处事务。此外,还联合上奏请求在九江府城建立提督塔齐布祠堂,在湖口建立水师昭忠祠。

曾国藩在行军途中经过九江、湖口两地,见两处祠堂即将完工,便奏请朝廷敕令地方官员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祭祀。同时上奏湘乡县城捐建忠义祠以集中祭祀阵亡将士的折子。另附片奏称:湖南补用知府李瀚章长期在臣军粮台任职,现该员己回庐州原籍,应令其速来湖口水营办理军费报销事宜。以上所请均获朝廷批准。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各营攻克吉安府城,江西全省得以肃清。江西、湖南两省巡抚联名上奏,保举曾国荃以知府身份遇缺即选,并加授道员衔。此时贼军从福建邵武分兵窜出铁牛关,刘长佑率军迎击却作战失利。

泸溪、金豁相继失守,贼军攻陷安仁县。十五日,曾国藩率军移驻弋阳县,调派张运兰回师截击。十九日,官军收复安仁县,贼军逃往万年县并窜入饶州境内,屯驻景德镇。曾国藩又调吴国佐协同围剿安仁的贼军。

吴国佐率军在万年县追击贼军,遭遇小挫,帮办营官刘本杰阵亡。

二十西日,曾国藩紧急上奏闽贼窜入江西、官军收复安仁县的奏折。随折保举道员张运兰、知府王文瑞二人,并为阵亡千总周玉田请恤。另附片为阵亡知县刘本杰请恤。又附片奏请朝廷敕令西川总督每月筹拨银二万两,经湖北转运至军营。再附片奏报同知胡兼善在营中病故,请求抚恤。

二十七日,曾国藩率军开赴云际关。二十九日,部队抵达双港时接到警报,便就地驻扎。福建境内的贼军分兵大股回窜新城县,吉安残余匪军攻陷崇仁、宜黄两县,抚州、建昌两府形势紧张。曾国藩调派张运兰部进军围剿新城贼军,同时改变行军路线,向南急赴建昌。

九月初二日,李元度请假返回原籍。

刘长佑率军在新城迎击贼军,大获全胜。贼军败退回福建境内,盘踞崇仁、宜黄的贼匪也逃窜入闽。

初七日,曾国藩率军抵达金谿,听闻新城大捷的消息。初九日,部队到达建昌府,在城外驻扎。刘长佑前来拜见曾国藩。

曾国藩登上麻姑山,全面考察建昌的地形地势,研究高低远近的攻守路线。他下令深挖壕沟、加固营垒,派军官和士兵严密把守营门,并每晚亲自巡查。专门委派人员负责打更报时,确保晨昏时刻准确无误。又派员巡查营垒周围数里范围,严厉禁止赌博和吸食鸦片的场所。发布告示晓谕官兵,严禁强行征用民夫或压价强买货物。每天传见三名哨长,考察他们的才能和表现,暗中记录在册。

十三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报告移师建昌及筹划抚州、建昌各府防剿事宜,计划从杉关进入福建剿灭贼军。随奏附片请求颁发捐生纪以凤等人执照。

萧启江休假期满返回江西,抵达建昌大营。曾国藩调派张运兰部从杉关进军剿贼,萧启江部由广昌进剿,并派遣吴国佐部作为后路策应。当时福建境内贼军气焰正盛,当地官员和士绅接连发来书信,催促曾国藩火速增援。然而山路崎岖难行,又逢连日阴雨,军中疫病流行,部队无法快速推进。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克吉安后,将所部兵勇遣散回湖南。其统领的湖南援军各营也陆续撤回湖南境内。曾国荃亲自率领一千名兵勇前往建昌投奔曾国藩,于二十六日抵达大营。曾国藩将其兵勇编为亲兵,称为护卫军。对营官、哨长,每日也传见数人,考察其才能,择优奖励提拔。曾国荃在营中停留十余日。李鸿章从庐州应调前来大营。曾国藩核定在营委员、夫役等人的薪水口粮章程,并核查火器规格,包括火炮、抬枪、鸟枪等武器的弹药消耗数量及重量,制成表格记录。

十月十一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启程返回湖南,曾国藩亲自送行,并嘱咐他在家督促子弟读书。

十六日,曾国藩上奏折保举在玉山、广丰守城战役中表现突出的文武官员,并附名单请求嘉奖。同时紧急奏报调派官军分路进入福建的情况,陈述当前军事部署进展。另在附片中奏报:军中疫病肆虐,前所未见。张运兰、萧启江、吴国佐等部上报病员多则千余人,少则数百人,臣实不忍心催促他们继续进军。刘长佑部因长期劳累过度,染病者尤其众多,请求调往抚州休整治疗。

接到皇帝谕旨:“曾国藩所奏办理军务情形,朕亦不遥加干预。该侍郎应督率将士,审时度势进剿。探明何处有贼,即从何处进兵,务求迅速歼灭逆匪。至于建昌等地疫病流行,各营兵勇现多染病,着该侍郎妥善安抚,使其尽快康复调治,不得延误军事行动。钦此。”

李续宾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在巴河会面后,分别率军进入安徽。八月,攻克太湖、潜山两县。九月,又攻占桐城、舒城,兵锋锐不可当。此时庐州再次失陷,太平军聚集在三河镇。李续宾率军进攻三河镇太平军营垒。当月,太平军将领陈玉成调集大批援军,将官军团团包围。官军全军覆没,李续宾战死沙场,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及军中将士共六千人壮烈殉国。

湘军精锐在此战中全军覆没!驻扎在舒城、桐城的后续部队相继溃败撤退,湖北、安徽一带大为震动。都兴阿原本从宿松、太湖进攻安庆的部队,也退守至湖北境内。李续宜收拢整顿溃散的士兵,驻扎在黄州。湖广总督官文上奏请求曾国藩移师救援安徽。朝廷回复谕旨称:江西派往福建的援军正逢疫病流行,难以长途跋涉。于是下诏重新起用胡林翼代理湖北巡抚,督办军务,以救援皖北地区。

这个月,曾国藩开始系统记录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各省府州县的地理形势,特别是山川险要之处,每日详细标注,作为日常功课。同时发布告示,安抚被太平军占领地区的流亡百姓,招抚他们回乡恢复生产。

十一月,曾国藩得知三河镇惨败的消息,悲痛万分,数日饮食锐减,写下《母弟温甫哀词》悼念亡弟。他专门派遣亲兵,秘密进入皖北地区,寻找收殓阵亡将士的遗骸。

曾国藩制定了大营定期检阅操练的制度:每月逢三的日子检阅步兵弓箭、刀矛等冷兵器训练,逢八的日子检阅骑兵射箭、火器等训练。当时江西地方团练仍有截杀湖南勇丁的事件发生,曾国藩特作《爱民歌》一篇,命全军学习传唱。

张运兰率军进抵福建邵武府时,太平军己全部向南流窜,经汀州侵扰江西赣州、南安地区。萧启江部队抵达石城县时,正遇广东潮州勇丁作乱骚扰地方,萧启江立即出兵平定。

皖北战败后,盘踞景德镇的太平军势力趁机扩张,江西官军进剿失利。曾国藩随即调整部署:调萧启江部清剿江西南路太平军,命张运兰部回师建昌,转攻景德镇,与刘于浔率领的水师协同作战。

二十六日,曾国藩紧急上奏,呈报分派官军追击剿灭福建流窜贼军、转攻景德镇太平军主力的奏折,并附片奏报萧启江部途经石城平定潮州匪患一事。另附奏片陈述探明敌军动向的概况。

胡林翼刚办完丧葬事宜,便火速赶赴湖北接掌军务,进驻黄州安抚士卒,使军心稍定。刘长佑因军中疫病流行,从抚州撤军并遣返湖南籍士兵回乡休整。

骆秉章上奏陈述军情缓急,请求曾国藩从江西移师救援安徽。朝廷下达谕旨:“皖北贼军气焰嚣张,湖北边防形势紧张,想必曾国藩也己收到相关军报。目前福建的贼军己向南逃往漳州、泉州,距离江西渐远。若按骆秉章所请,命曾国藩移师安徽,而留萧启江所部西千余人驻守江西,也不失为权衡轻重之举。只是曾国藩所率各部军中疫病流行,此前奏报仍须休整。”

况且景德镇仍有大批贼军盘踞,即便边战边进,也难以在短期内抵达安徽。着令曾国藩预先筹划。若福建现有兵力足以剿办贼军,且江西边境防务有人接替,自然应以救援安徽最为紧要。此举不仅可使庐州省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更能阻断贼军北窜湖北之路。倘若汀州等地仍需兵力驻守,一时难以移师,或需等待景德镇贼军剿灭后再回师湖北,也着令曾国藩审时度势,据实奏报。钦此。

十二月十一日,曾国藩上奏折回复:近日贼军势力以皖江南北两岸最为猖獗。皖南地区山脉连绵,自山脉以北长期是太平军活动区域;山脉以南目前仅有婺源县、景德镇两处有贼军盘踞。皖北贼军势力庞大,实际远超皖南。从大局轻重来看,应当集中兵力于江北,以图肃清中原;就当前形势缓急而言,则应先攻景德镇,确保湖口安全。臣己令张运兰率军急赴景德镇剿匪。至于福建境内贼军数量不多,其回窜江西者,己命萧启江部迅速追击剿灭。皇上朱批:“所拟方案尚属妥当。钦此。”曾国藩又附片奏报因眼疾请求休假一月,在军营调养治疗。

李鸿章来到建昌拜见曾国藩,于是被留在幕府任职。

十五日,李元度结束休假返回军营,王勋请假回乡。

十七日,张运兰等部抵达景德镇,吴国佐遭遇贼军战败,曾国藩发文严厉斥责,命其撤营返回湖南。

贼军攻陷南安府城,萧启江率军进攻。张运兰在景德镇与贼军交战,取得胜利。

这一年二月,和春与张国梁攻克秣陵关,继而进攻金陵。朝廷下诏任命何桂清为两江总督。前任江西巡抚张芾督办皖南军务,驻守徽州。七月,江南大营在金陵修筑长围以围困贼军。九月,德兴阿部在浦口遭遇大败,贼军再次攻陷扬州府城及仪征、天长、六合等县,温绍原在六合战死。张国梁率军渡江,收复扬州。十月,捻军首领李兆受献天长归降,改名李世忠。十二月,戴文英与邓绍良在宁国府的黄池湾沚剿贼,先后阵亡。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