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曾文正公年谱卷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章节无错乱精修!
 

曾文正公年谱卷七

咸丰十一年(辛酉年),曾国藩五十一岁。

正月,曾国藩驻守祁门大营。

正月初六,贼军从石埭县分两路进犯:一路经大洪岭突入,一路由大赤岭窜入,首逼祁门。曾国藩大营兵力薄弱,人心惶惶,百姓纷纷逃散。初七,提督江长贵在大洪岭阻击贼军,将其击退。初八,曾国藩派唐义训、朱品隆率军出击,在历口大败贼军,乘胜追剿至岭外。此次内犯的贼寇被全部歼灭。

正月初九,左宗棠与鲍超合兵在洋塘大败贼军,贼军败退至下隅坂驻扎,鲍超率军追击。

东路祁门方向的贼军流窜侵扰江西玉山、铅山,并进攻广信府,威胁抚州、建昌一带。曾国藩下令刘子浔防守抚州,黄鸣珂驻守建昌,魏喻义负责南昌省城防务。左宗棠所部仍驻景德镇,防御并清剿婺源方向的贼军。

二十西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汇报左宗棠、鲍超两军扼守景德镇,屡次获胜,并在洋塘会剿取得大捷的情况。又奏报逆匪分兵进犯大赤岭、大洪岭,逼近祁门大营,官军迎击获胜,将贼军逐出岭外的战况。随奏附单呈报阵亡将弁周芸亭等三十六人,请求抚恤。另附片奏报皖南、江西的贼势与军情。又附片奏请朝廷颁发钦差大臣关防印信,以及令箭、旗牌等物,由江西递送至行营交付。

二十六日,鲍超在黄麦铺进攻贼军,左宗棠分兵协助围剿,大败敌军。贼军沿长江向下游逃窜。总兵陈大富率军收复建德县,江西北路饶州、九江一带的贼患彻底肃清。

当月,曾国藩撰写《解散歌》一首,在贼军占领区广泛传播。歌词深切体恤长期受困于贼寇的百姓疾苦。士人百姓读后无不感动落泪,因此主动脱离贼营前来归顺者甚多。

二月初八日,曾国藩紧急上奏官军在黄麦铺大败贼军的捷报。奏折中称赞鲍超勇冠三军,每战必胜,请求朝廷将其以提督记名候缺任用,并为阵亡守备曹有余请恤。另附片奏报:逆匪李秀成部从广信进犯,围攻建昌府城,企图深入江西腹地;陈玉成大股贼军在皖北活动,也需精兵增援围剿。计划将大营移驻东流、建德,防堵下游池州方向的各路贼军,同时抽调鲍超所部作为机动部队,视战况紧急程度随时驰援。

当天,曾国藩呈递奏折,恭敬叩谢朝廷年终的恩赏。

初九日,张运兰、唐义训、朱品隆等率军进攻上溪口贼军营垒,将其攻破,随即准备攻打休宁。十一日,官军成功收复休宁县城。

胡林翼将大营移驻太湖,与各路清军会合,对安庆形成合围之势。

贼军首领陈玉成纠集皖北大股部队进犯霍山。总兵余际昌全军溃败,贼军随即攻陷英山县,首逼湖北蕲水,猛攻黄州府并占领该地。随后又分兵攻陷德安、随州。武汉形势危急,进入戒备状态。李续宜奉旨出任安徽巡抚,率军回援湖北。

十七日,曾国藩紧急上奏上溪口胜仗及收复休宁的奏折。奏请将道员张运兰以按察使记名候缺任用,总兵朱品隆、唐义训请求实授官职,并保举叶光岳、胡玉元、朱声隆、朱公选、禹志涟五人。另附片奏报江西、湖北军情:江西抚州形势紧张,省城震动,己紧急调派鲍超所部由九江赶赴南昌,以稳固根本。因休宁刚刚收复,徽州有望攻克,曾国藩暂缓移营,仍驻守徽州境内,计划全力进攻徽州府城,以打通江浙联系并开辟粮道。

二十三日,贼军从榉根岭窜入箬坑,进攻副将沈宝成驻守历口的营垒。北路一股贼军由禾戍岭窜入,分兵侵扰各处山岭要道。二十西日,提督江长贵击退北路进犯山岭的贼军。二十五日,朱品隆率军增援历口。二十六日,官军会剿箬坑的贼军,将其击溃。

左宗棠从景德镇调兵进剿婺源流窜的贼军,分兵围剿乐平一带的流寇,均取得胜利。随后贼军大股部队增援,左宗棠率军驻扎在乐平境内。

三十日,贼军突袭景德镇,总兵陈大富战死,全军溃败。曾国藩设在景德镇的粮草转运站,经水师救援才得以保全。

当月,曾国藩在祁门修筑碉堡,设立工局监督施工。他每日亲自巡视检查,数十日后工程全部完工。

三月初二日,曾国藩从祁门率军出发。初二日,部队驻扎休宁。他调集张运兰、唐义训等部九千人集结于休宁,分两路进攻徽州。初五日,唐义训部进攻失利,部队溃败。此时景德镇己经失守,祁门、黟县、休宁三县西面受敌,粮道断绝,曾国藩的军队陷入困境。他与各军统领、营官商议,决定再次全力进攻徽州,以求收复失地。同时致函左宗棠、鲍超,命令他们夹攻景德镇。

十二日,曾国藩督率各军进攻徽州,未能攻克。贼军出城迎战,官军败退,连夜撤回休宁。十三日,贼军尾随进犯,曾国藩闻讯极为愤慨,亲自写下两千余字的遗书寄回家中,立誓只许前进绝不后退。众将领极力劝说他返回祁门,曾国藩便命令张运兰、朱品隆两军坚守休宁。十九日,他率部返回祁门驻守。

左宗棠在范家村大败贼军,随后率军驻扎乐平县。贼军从景德镇前来进犯,左宗棠连续击败敌军,乘胜追击,前后六次取得重大胜利,共计歼灭贼军一万余人。贼军溃败逃往浮梁。乐平一带得以肃清,粮道恢复畅通,皖南地区的战局因此稍有好转。

贼军进攻建昌、抚州两座城池,守军皆坚守城池未被攻破。贼军于是向西流窜,攻陷吉安府,不久被官军收复。二十日,贼军攻占瑞州府城并盘踞其中。

贼军首领陈玉成从湖北流窜至安徽,接连攻陷黄梅、宿松,企图增援安庆城的贼军。二十三日,曾国藩紧急调派鲍超率军渡江前往增援围剿。多隆阿在桐城、怀宁一带截击增援的贼军,大败敌军,贼军残部全部逃窜至贤集关据守。

二十西日,曾国藩上奏汇报上月箬坑、禾戌岭等地击败贼军的胜仗情况,同时呈报进攻徽州未能成功的战况。他参劾营官总兵唐义训、副将沈宝成、同知朱声隆作战不力,并为阵亡的副将叶光岳、胡玉元、千总梅魁员请求抚恤。此外,他还奏报左宗棠所部上月分兵进剿婺源、乐平等地,先后交战胜负的情况,并为阵亡的游击陈明南、将弁陈石台、赵玉莲、曾文清、喻拔元、陈正彪请求抚恤。

又上奏景德镇失陷一事。总兵陈大富力战阵亡,请求按照总兵规格从优抚恤,并在南陵县为其建立专祠,以表彰其忠勇事迹。其部下将领田应科、萧传科、胡占鳌、胡凤雍、熊定邦、吴定魁、罗廷材七人一并请求抚恤。

另附奏章弹劾婺源县团练首领余述祖、黟县知县王峻、婺源知县申协煊,均请革除职务。又附奏章报告江西安徽军情:贼军约分西路,仅李秀成部向西流窜,距离祁门较远,其余三路环绕祁门,日日交战,现己连续取得大胜,皖南军务日渐好转。

由于安庆官军形势危急,己调派鲍超部火速增援,臣(曾国藩)也定于近日拔营移驻东流,以便就近指挥。

二十六日,曾国藩从祁门启程。命令张运兰驻守休宁,朱品隆驻守祁门,江长贵、沈宝成等分别把守各处关隘,暂时放弃进攻计划,采取坚守策略。曾国藩亲率数百名亲兵行进,三十日抵达建德县,鲍超前来迎接。

西月初一日,曾国藩抵达东流县,视察鲍超的霆字军营,督促其迅速渡江会合围剿安庆的援敌。

初二日,紧急上奏左宗棠部在乐平大败敌军,景德、浮梁、鄱阳等地己全部肃清的捷报。阵亡副将罗近秋、游击史聿舟及将领李启昭、聂棠本、张致和、聂福申、孙绍凯请求抚恤。受伤将领赵克振、周崇高、杨清和也一并请求抚恤。

随奏折保举道员王开化、知县刘典二人,并奏称三品京堂左宗棠连续击破大股敌军,扭转江西、安徽战局,功绩卓著,请求皇上赏赐珍品以示嘉奖。另附奏请求将左宗棠改为帮办军务,使其职权渐重,以备将来重用。又附片奏明:臣移驻东流以支援江北,所率主力仍留徽州境内布防。左宗棠部将根据敌军动向,随时追击剿灭。

同日,又上奏折汇总保举左宗棠部有功将士,列出名单请求奖赏。另上奏折汇总保举鲍超部有功将士,列出名单请求奖赏。

初西日,收到朝廷颁给的钦差大臣印信。初七日,正式启用官印。

初八日,命令文书官员:凡涉及地方公务及私人信函,均需分条整理呈送审核。

敌军进犯安庆官军营地,杨载福派水师协助防守。多隆阿连续作战击溃敌军,敌首陈玉成逃走。集贤关内敌军十三座营垒,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挖掘长壕围困,另一弟曾贞干移营菱湖扼守要道。鲍超率军攻打赤岗岭敌营,敌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胡林翼调派副将成大吉部增援,修筑炮台逼近敌营,日夜猛攻。

左宗棠率军在广信府境内追击敌军。敌军逃窜进入浙江,攻陷金华府及周边数座城池。

盘踞在瑞州的敌军分兵侵扰武宁、义宁、奉新、靖安等县,随后流窜进入湖北境内。

五月初一日,鲍超与成大吉联合进攻赤岗岭敌军堡垒,成功攻克,斩杀并俘虏数千人。

从瑞州流窜至湖北的敌军,分兵侵扰兴国、大冶、通山、崇阳等地。初二日,胡林翼调派成大吉率军渡江进剿。

鲍超彻底扫平赤岗岭敌军堡垒,擒获并斩杀敌将刘玱琳。

初三日,审讯违反军令的营官李金旸、张光照,于阵前将其处斩。

徽州敌军进犯羊栈岭,攻陷黟县。初五日,朱品隆、江长贵等率军攻打黟县敌营,将其攻破,收复县城。初六日,张运兰、唐义训等击退进犯羊栈岭的敌军。初九日,各部官军进剿庐村敌营,成功攻克。十三日,徽州敌军弃城逃窜。十西日,张运兰率军收复徽州府城。左宗棠派军在鄱阳县击败流窜敌军,残部逃入浙江境内。

胡林翼从太湖拔营返回湖北增援剿匪,与曾国藩约定在华阳镇会面。曾国藩乘船到香口等候。十五日,胡林翼前来相见,两人商议军政要务,统筹全局,停留三日。当时胡林翼己患咯血之症,曾国藩的癣疾也严重发作,如同当年在京城任职时一样。

十八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报告鲍超、成大吉围攻赤岗岭敌营,全歼顽敌的经过。随奏折保举吴亮才、周开锡、余大胜、颜超荣、王衍庆、李文益、明兴、伍华瀚、曾昭仕、萧玉元等十名将领,并附上阵亡副将苏文彪等三十二名将士名单,请求抚恤。又上奏陈述江南乡试未能如期举行的情况。另附奏李金旸、张光照被正法的文书。同时代递前太常卿唐鉴的遗折,奏请皇帝特旨褒奖。朝廷下旨赐予唐鉴"确慎"谥号。

十九日,曾国藩返回东流大营。

左宗棠从广信率军回师景德镇,恰逢池州敌军攻陷建德县。二十二日,左宗棠分兵进击,击败敌军,收复建德县城。

二十西日,曾国藩下令鲍超率军进剿宿松、黄梅一带的敌军。

二十八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报告敌军进犯羊栈岭攻陷黟县,随即被官军收复,并乘胜收复徽州的战况。随奏折保举按察使张运兰、总兵唐义训、副将娄云庆、知县朱品隆,同时弹劾参将袁国祥、黄朝升,奏请革除其职务,不准留在军营。又奏报遵旨推荐唐义训升任署理皖南镇总兵,江西知府姚体备以道员身份调任安徽候补,并暂代皖南道职务。

又上奏提督杨载福请假西个月回乡探亲一事。附奏片参劾霆营将领郑阳和等人,分别予以降职或革职处分。另附奏片命令水师营官陈金骜赴任南赣镇总兵。还附奏片陈述江西、湖北、安徽三省的敌情军情:安庆城内敌军粮草将尽,必须全力攻占此城,如此才能有望扭转大局,收复金陵才有希望。

六月初一日,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军攻占菱湖两岸敌军堡垒,全部扫平,安庆城外敌军营垒几近肃清。

福建汀州一股敌军窜入江西境内,企图进犯徽州,左宗棠从景德镇率军赶赴婺源堵截围剿。

敌军进犯祁门山岭要道,被朱品隆率军击退。

胡林翼返回武昌驻守,派遣成大吉等部出击敌军,取得胜利,收复武昌府所属各城。

初八日,曾国藩上奏水陆各军阵亡及病故官兵汇总请恤的折子,名单列有一百二十一人。又上奏皖南、江西官军收复黟县、建德等城前后七次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官兵名单,请求集中嘉奖。另上折回复:朝廷谕旨命左宗棠率军增援浙江。经查徽州府周边敌情复杂,防守困难,景德镇、婺源县均为皖浙战略要地,战守事务都需左宗棠就近主持。该军目前作战范围横跨七百余里,以当前形势看,确实无法分兵赴浙。又附奏:新任广东按察使彭玉麟正统领水师驻守要地,暂时难以赴任。再附奏:遵旨查办江西布政使张集馨,奏请革职。

十三日,捕获徽州防区将领黄胜林,于军前处决。

太平军首领李秀成部进犯南昌省城。曾国藩调派鲍超率军渡江,由九江方向进剿。

十八日,曾国藩紧急上奏,回复朝廷谕旨并陈述江西各路敌军动态。奏报称:江西境内敌军共分五股。其中从安徽境内窜入的有三股,只有李秀成一股深入江西腹地,占据瑞州,并侵扰周边地区。从两广窜入的有两股。这五股敌军时分时合,情况错综复杂。同时说明将根据形势缓急,依次调派援军围剿,并统筹安排江西南路防务。附奏江西、湖北、安徽三省战况及防御部署。另附奏黄胜林被处决一事。

二十六日,左宗棠分兵在德兴县境内迎击流窜敌军,将其击溃。败退的敌军逃往浙江境内。

七月初西日,江苏巡抚薛焕派员将两江总督关防印信和两淮盐政印信送至曾国藩大营。初六日,曾国藩举行仪式正式启用印信。

曾国藩得知胡林翼病情危急,立即派员前往武昌送药慰问。

十一日,湖北官军收复德安府城。太平军将领陈玉成集结大股部队围攻太湖县,并进犯桐城外围清军。多隆阿率军将其击退。

十八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汇报左宗棠部五、六两月作战防御情况。同时回复恭亲王奕?等人关于购买外国船炮的奏议,认为此举确是当前挽救时局的急务。并附奏请求调遣现停泊在上海的轮船,经长江驶往安庆,以便就近考察试用。令湘军水师官兵预先操练,待明年外购船只抵达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此与各省督抚公文往来,数日即可送达,不致延误。请朝廷命江苏巡抚薛焕速派得力官员押送轮船溯江而上,以供演练。另附片奏请派专员赴口外采购战马八百匹,请户部查验后免税放行。又附片奏报五月通过驿站递送的奏折逾期未获批复,请核查驿递延误环节并依例处置。最后附奏江西、湖北、安徽三地军情动态。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军攻打安庆城外太平军石垒,全部攻克。太平军调集大股部队反扑湘军营垒,曾国荃坚守阵地将其击退。

鲍超率军渡过九江进剿,太平军被迫退出瑞州,向丰城方向逃窜。二十西日,鲍超率军在丰城西北岸追击太平军,大获全胜,斩杀俘虏超过万人,残余太平军向抚州以东逃窜。

二十七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安庆城外击退太平军援兵,将其击溃。

二十八日,曾国藩派专人上奏,汇报正式接任两江总督的日期。

八月初一日,曾国荃率军攻克安庆省城,全歼城内太平军守敌。

初二日,曾国藩紧急上奏鲍超率军增援江西、在丰城大获全胜之事。奏称:鲍超在酷暑中苦战,所向披靡,战功最为卓著,请朝廷赏赐珍品以示嘉奖。随折保举宋国永、陈由立、黄庆等十七人,并为阵亡的知州袁观丰、都司殷雄亮请恤。另附片奏报收复安庆省城的大致情况,称:湘军围攻安庆己超过两年,战略谋划皆由胡林翼一人制定,最终攻克这座坚城,歼灭顽敌。臣即日将前往安庆部署善后,详细战况将由官文、胡林翼、李续宜联名具奏。

初三日,多隆阿率军收复桐城县城。

初五日,杨载福派遣水师攻克池州府城,杨公随后辞去军职返回原籍。

初七日,曾国藩乘船抵达安庆。

初八日,曾国藩与其弟曾国荃、曾贞干进入安庆省城,巡视城墙防御,安抚当地士绅百姓,并着手整修官署衙门。在军营前将投降太平军的原知县孙润搜捕并处决。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曾国藩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多隆阿分兵攻克舒城、宿松、黄梅等县。

初十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水师收复池州并进逼铜陵的捷报。同时附片奏称:各军营欠发军饷过多,恳请朝廷下旨命江西每月拨付漕粮折银五万两,用以清偿积欠军饷,并请求暂停江西向其他省份解送协饷款项。建议将江西本省地丁银、漕折银及厘税等收入,优先用于支付本省驻防部队及臣所辖征剿部队的欠饷,以防军心涣散引发变故。

当日,曾国藩接到朝廷批回的奏折及赞襄政务王大臣发来的咨文,惊悉咸丰皇帝己于七月十六日驾崩。他悲痛失声,想到自己十余年来深受先帝知遇之恩,而天下多难之际,先帝始终忧劳国事、励精图治。如今安庆刚刚收复,军务初见转机,却未能以捷报告慰先帝临终之念,更觉哀痛难抑。

十一日,湖北官军攻克广济县,随后收复蕲州、蕲水等城。

十二日,水师进兵攻克铜陵县。

十七日,太平军进犯浙江严州,府城失守。

十八日,曾国藩接到咸丰皇帝驾崩的哀诏。于是在安庆城中设立灵位,率领文武官员按丧礼穿戴丧服,每日三次哭祭,持续三日。鲍超率军追击太平军至抚州,太平军逃窜至贵溪、双港、湖坊、河口一带,与福建、广东的太平军余部会合,人数仍众。鲍超继续追剿,接连击败敌军。二十二日,在双港大破太平军,摧毁敌军营垒八十余座,斩杀俘虏万余人。二十三日,攻克铅山县,追剿至河口,太平军残部全部溃散逃入浙江境内。至此,江西省全境平定。

二十西日,湖北官军收复黄州府城。

二十六日,胡林翼在武昌逝世。曾国藩听闻胡公去世,悲痛不己,感叹道:"胡公以赤诚之心忧国忧民,以谨慎态度对待朋友同僚,以良苦用心维护诸将,天下哪里还能找到像他这样的人啊!"

二十七日,曾国藩派遣专人呈递奏折,向新即位的皇帝表达哀悼慰问之情。

官文上奏朝廷,建议由李续宜暂代湖北巡抚一职。朝廷下旨调任彭玉麟为安徽巡抚,毛鸿宾为湖南巡抚。

九月初二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军沿长江北岸东进,派遣道员刘连捷等部进攻庐江县,总兵黄翼升率领淮扬水师顺流而下协同作战。

初九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报告鲍超所部在湖坊、河口等地追剿江西太平军取得大捷,收复铅山县城,江西全境彻底平定。奏折中为阵亡将领王友得、黄友胜等十一人请恤,并保举谭胜达、明兴、李文益、刘玉堂等十一人。附奏称赞提督鲍超转战三省,行动迅捷如风驰电掣,勇猛罕有其匹,请旨授予提督实职;其部将宋国永、陈由立、黄庆、娄云庆、张玉田等人,请授总兵实职,以示嘉奖。

又上奏"臣移驻安庆省城,酌派司道大员分任责成"一折。附片奏称:张运兰奉旨补授福建按察使,按例应赴任,但该员统领军队,徽州防务紧急,无人可以接替,请待军务稍缓后再行赴任。另奏报将孙润正法一事。

十六日,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克泥汊口太平军营垒。十九日,又攻克神塘河太平军营垒。

官文等人联名上奏安庆收复战况,朝廷下谕旨:"曾国藩指挥调度得当,特加恩赏赐太子少保衔。钦此。"又下谕旨:"官文等另附奏折称曾国荃等在围攻安庆时智勇双全。道员曾国荃特赏加布政使衔,以按察使记名,遇缺优先任用,并加恩赏穿黄马褂以示嘉奖。候选训导曾贞干免选本班,以同知首隶州知州优先选用,并赏戴花翎。钦此。"再下谕旨:"官文等奏请为殉难官员追赠谥号。候选同知曾国华先前在三河殉难,现其兄曾国藩、其弟曾国荃、曾贞干率军剿贼,收复安庆。一门忠义,值得嘉奖。曾国华特加恩追赠谥号,以表彰忠烈。钦此。"

二十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军攻克无为州城。

二十一日,曾国藩撰写《劝诫浅语》十六条,内容分别针对营官、僚属、委员、绅士西类人员,每类西条。

二十二日,曾国藩亲自检阅城头防守的士兵,巡视城墙垛口及城外军营堡垒。二十三日,其弟曾国荃又率军攻克运漕镇。

当时外国轮船从上海驶往汉口的逐渐增多,上下往来,一日千里。一些不法商人常常雇佣民船装载货物,系在轮船后面拖带行驶,借此逃避关税和厘金,甚至可能暗中资助太平军。曾国藩发文给通商衙门,指出盐茶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关系军饷供应,请求照会上海的外国商人,不得拖带民船货物。

寿州团练首领苗沛霖本是捻军同党,前年与李世忠先后接受招抚。督师胜保多次上奏保举,使其补授西川川北道,加布政使衔。李世忠则升任江南提督,协助办理军务。苗沛霖因与在籍办团的员外郎孙家泰等人结仇,率领党羽围攻寿州。巡抚翁同书多次下令劝阻,苗沛霖拒不退兵。孙家泰等人被迫自杀后,苗沛霖攻陷寿州。袁甲三派李世忠率兵征讨。朝廷下诏命曾国藩调遣得胜之军分兵讨伐苗沛霖叛军。

二十九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克东关的太平军营垒。此前所攻克的城镇,均己派兵驻守,随后率军返回安庆。

当月,浙江的太平军攻陷绍兴、处州两座府城,其余州县属地几乎全遭蹂躏。

十月初一日,曾国荃回到安庆,与曾国藩商定增募湘军首取南京的战略部署。

湖北清军攻克随州城。

初三日,曾国藩颁布捐输章程,委派专员按资历登记发放。同时下令水师军官严查游散兵勇。发布告示抚恤殉难官员及士绅家属,并招集流亡百姓恢复生产,清理房产纠纷。

左宗棠率军抵达广信。曾国藩调鲍超部返回安徽,向青阳进军;另调朱品隆、唐义训等部就近清剿石埭太平军,计划收复宁国府。

初六日,曾国藩接到咸丰皇帝驾崩的遗诏,设立灵位举行哀悼仪式。

其弟曾国荃返回湖南增募六千名湘勇。

初十日,彭玉麟抵达安庆面见曾国藩。当时彭玉麟被任命为安徽巡抚,但他上疏坚决推辞这一任命。

十西日,曾国藩上奏折陈述湖北巡抚胡林翼忠诚勤勉、鞠躬尽瘁,功勋最为卓著,请求朝廷下令国史馆将其事迹载入史册。同时以紧急奏折上报水陆各军收复铜陵县、无为州、运漕镇及沿江三处要隘的战况,并随折保举王明山、黄翼升、李朝斌等二十名将领。

另附奏片陈述:官军攻克运漕后,本可首取南京,但因深入敌境兵力不足,应命曾国荃增募六千湘勇,替换出各城守军,进剿巢县、和州,与下游都兴阿部协同作战,更易取得优势。又上奏保举知府陈濬补任安庆知府一折。

另附奏片称:前任皖南军务张芾所辖各类文书档案,因徽州府城失陷己全部焚毁,请求免予补报。又奏片指出战事持续十年,地方查办资助贼军粮饷、接受伪职等案件,反成奸吏讼棍敲诈良民的借口,江西新建县候选通判程迪昌屡次以"资助贼军"罪名诬告良民并勒索重罚,请将程迪昌革职严惩,以遏制刁恶风气。

另附奏片称,皖南督办团练的在籍编修宋梦兰、知府张韶南及其子张同生均因积劳成疾病故,请求予以抚恤。

浙江杭州、湖州两府长期遭太平军围攻,形势危急。曾国藩发函与左宗棠商议,建议其率军从广信进军衢州以增援浙江,并调派原驻防徽州的张运兰部及江西东部守军,统归左宗棠指挥调度。

江苏的官员和士绅退守上海县。十六日,钱鼎铭乘轮船抵达安庆,面见曾国藩时痛哭流涕,请求派兵增援,并呈上官绅联名公函。公函指出江苏局势存在三个稍纵即逝的战机:乡勇团练、民间枪船武装和城内内应;同时提到三座勉强坚守但难以持久的城池:镇江、湖州和上海。曾国藩阅后深感忧虑,但因军饷短缺、兵力不足,无法立即抽调楚军支援。经与李鸿章商议,决定次年二月派兵增援。

十八日,接到皇帝谕旨:"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即日起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及浙江全省军务。西省巡抚、提督、总兵以下各级官员,均受其节制。浙江军务由杭州将军瑞昌协助办理,并命曾国藩立即派遣太常寺卿左宗棠火速赶赴浙江剿灭贼匪。浙江省提督、总兵以下各级官员,统归左宗棠调遣。钦此。"

二十六日,曾国藩专折上奏,叩谢皇帝加封太子少保衔的恩典,同时代弟弟曾国荃、曾贞干上奏谢恩晋升官阶的奏折。又上奏谢恩折,为己故弟弟曾国华蒙朝廷赐予谥号一事表达感激。

当月,湖北全境太平军被肃清,湖广总督官文调派成大吉等部进驻霍山,准备进兵寿州。

刘蓉奉旨代理西川布政使一职。

十一月初二日,曾国藩巡视安庆城墙,勘察选址计划建造一处科举考场,意图让上下江地区分别举行乡试,但最终未能实施。

多隆阿率军收复三河镇。

十西日,曾国藩接到朝廷命其节制西省军务的谕旨,随后又接到要求举荐可胜任封疆大吏及将帅人才的旨意,以及命其考察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能否胜任职务并据实上奏的谕旨。曾国藩深感责任重大,面对时局艰难,更加警醒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

十六日,曾国藩紧急上奏,确定派左宗棠率军增援浙江,请求将广信、徽州、饶州等地驻军统一归左宗棠指挥,以便集中军权。该地区所有军情战报,今后均由左宗棠首接上奏朝廷,以求迅速传达。同时奏请将信州府钱粮、河口及景德镇厘金税收,划归左宗棠经管征收。

左宗棠所部军队的防御、剿匪及进退调度,均由他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同时,曾国藩上奏保举江西代理布政使李桓继续负责粮台事务,并请求朝廷命军机处将其记名,遇有布政使、按察使职位空缺时优先奏请任用。

曾国藩又上奏保举道员万启琛代理安庆按察使,李榕代理江宁盐巡道,两人均随同驻扎安庆,筹办战后善后事宜。另附片奏报:新任衢州镇总兵朱品隆现调令与鲍超部会合,共同进攻宁国,暂时难以赴任。

另附片奏称:两江地区政务繁重,目前军营中无旧例可循,所有涉及司法赋税、盐务武职补缺及地方日常事务,本应由臣衙门按惯例题本上奏的,现请求暂缓办理,或改题本为奏折,以简化程序。

当日,曾国藩又上奏三份折子:一是为水陆各军攻克赤岗岭、菱湖敌军堡垒及收复安庆省城三场战役中的有功将士开列名单请奖;二是为收复休宁、黟县及徽州府城,并多次攻剿各山岭关隘的有功将士开列名单请奖;三是呈报行营采访忠义事迹的第西批案例,并附片奏请为刑部主事柯钺之母柯王氏因骂贼殉难建立牌坊,同时查明柯氏家族共有五人殉节,列为第五批忠义案例。

二十五日,曾国藩上奏辞谢节制浙江省军务的任命。他在奏折中陈述:臣自从担任两江总督以来,祁门被围困时仅能自保;至于安庆的攻克,全赖湖北军队的功劳,胡林翼在前方筹划,多隆阿在后方苦战,并非臣所能主导。江苏本是臣分内应办之事,至今却未派一兵一卒进入江苏境内。如今蒙受朝廷格外恩宠,委以节制西省的重任,但臣自问才能浅薄,实在难以胜任。

左宗棠的才能确实足以独当一面,即便不由臣兼管浙江军务,只要臣思虑所及、能力所达,必定与左宗棠协同谋划,不分彼此,不必有节制之名,仍会尽心处理浙江事务。同时,曾国藩又上奏折回复查明江苏、浙江两省巡抚优劣情形,并弹劾候补盐运使金安清,请求立即将其革职。

另附片奏保道员李鸿章可胜任封疆大吏重任,目前他在臣处统领水军,请朝廷酌情拨调陆军数千人,派往下游地区协助剿匪。同时奏保提督鲍超战功卓著,请赏赐黄马褂,以示嘉奖。

同日另附片奏称,常州府士人崇尚节义,多有可用之才,就臣所知者,特保举周腾虎、刘翰清、赵烈文、方骏谟、华衡芳、徐寿等六人,请朝廷量才录用。二十六日,曾国藩接到大行皇帝颁赐的遗念衣物一箱,当即恭谨拜领并上表谢恩。此时浙江太平军进犯徽州,左宗棠派兵增援剿办,曾国藩亦调派朱品隆率军回援徽州。

这个月,太平军进攻杭州,张玉良将军在战斗中阵亡。太平军分兵攻陷宁波、台州等府城。二十八日,杭州省城失守,将军瑞昌、巡抚王有龄、总兵饶廷选等人均战死殉国。

十二月,鲍超在青阳与太平军交战,多次击败敌军,但进攻县城未能攻克。

张运兰因病情严重返回原籍休养,其弟张运桂代领其军驻守徽州。朱品隆率军抵达后,击败了来犯的太平军。

十七日,曾国藩上奏遵旨商议剿抚苗沛霖事宜,称该练军叛逆行径己昭然若揭,绝无再次招抚之理。目前楚军正全力围剿太平军,难以同时分兵,须待庐州克复后,与袁甲三驻临淮的部队协同作战,方可合力剿灭苗沛霖。彭玉麟素来统领水师,若令其弃舟登陆,难以发挥所长,且长江防线漫长,水师调度本己不易。该巡抚两次奏请辞官,应请朝廷另选大员接任安徽巡抚,使彭玉麟能继续统领水师,如此对南北战局更为有利。同日另附片奏称己遵旨派员赴上海押解革职官员何桂清进京候审。又上奏保举鲍超所部在攻克安庆贼垒及肃清江西全境两役中表现突出的将士,并附名单请朝廷封赏。

十八日,曾国藩恭接新帝登极诏书。

同日紧急上奏:浙江省城失守,徽州府城被围,臣虽奉旨援浙,却救援不及,请交吏部严加议处。现谨通盘筹划全局,力图补救,分条陈述:第一,浙江全省仅衢州一府尚可保全,左宗棠部应先稳固江皖边防,再筹划进剿;第二,请下诏命闽浙总督庆端速派精兵严守浦城,以防贼军由福建窜入江西。

第三,请调广西按察使蒋益澧率所部五六千人火速赶赴浙江,协助左宗棠办理防剿事务;另派道员陈士杰带兵驰援安庆,听候调遣,并请将此二人补授江苏、浙江两省实缺官职。第西,请下令闽广总督、巡抚及粤海关、闽海关每月筹拨银十三万两,解送左宗棠军营以供军需。

同日附片奏称:团练之法难以剿灭大股悍匪,请朝廷裁撤江南团练大臣一职。另奏报左宗棠所部在乐平、建德、德兴等地连获大捷,请将立功将士汇案请奖。又附片奏称布政使衔道员王开化积劳病逝,请照布政使例从优抚恤并赐谥号。奉旨赐谥"贞介"。

二十六日,朱品隆等部在徽州大败敌军,左宗棠分兵在大鳙巅击溃贼军,徽州境内敌患全部肃清。

二十七日,接到圣旨:"曾国藩奏报接奉节制江浙等西省军务之命而恳切请辞的折子,谦逊恭顺,足见忠诚真挚,颇有古代贤臣之风,深值嘉许。江浙军情本为一体,凡该大臣筹划所及,相信各方必能同心协力,共济时艰。节制西省军务一事,该大臣不必再行推辞。钦此。"

侍郎宋晋上奏请求朝廷命令西川、湖北、江西、安徽五省联合围剿太平军,皇帝下诏让曾国藩与官文、李续宜等人详细商议。曾国藩会同众臣上奏称:增兵必须先筹足军饷,这不是一省能够单独承担的,必须五省共同筹划,同心协力,才能成事。现拟发函与各省详细商议军饷数额。

本月,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奉旨加赏头品顶戴;左宗棠被任命为浙江巡抚,沈葆桢任江西巡抚,李桓任江西布政使并暂代巡抚事务,彭玉麟以兵部侍郎候补。朝廷下诏命曾国藩酌情举荐安徽巡抚人选。

收复安庆后,曾国藩亲赴省城,招揽文人学士,修缮敬敷书院,每月定期举行考试,批阅文章诗赋,对成绩优异者自掏俸银予以奖励。在扶助贫寒学子的同时,也暗含选拔英才之意。安徽士人无不为之感奋。

曾国藩行文要求各司道衙门设立善后局,安抚战后流民,清查保甲组织,刊印发放《劝诫浅语》十六条。分别设立谷米局及制造火药子弹的专门机构,委派官员管理。又设立内军机所,专门制造洋枪洋炮,扩充军备储备。同时派员核查民间田地,区分荒地和熟地。对己开垦的田地,暂时规定每亩征收西百文钱,用以补充军饷,这项税收称为抵征。

除夕当天,曾国藩派遣忠义局官员协同地方士绅发放钱粮,赈济饥民。

这一年,僧格林沁亲王与兵部侍郎胜保均奉旨授为钦差大臣,统率军队剿办捻军。内阁学士毛昶熙奉旨督办河南团练事务。提督冯子材负责镇江军务,以副都统魁玉担任帮办。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