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 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上(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曾国藩全译新读

西十三、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就立即坦率承认,毫不吝惜地改正,这是最难做到的!豪杰之所以成为豪杰,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关键就在于此。能够磊落坦荡地超越常人,突破这一关,内心就会获得异常的安宁快乐,省去多少纠缠牵绊,省去多少掩饰伪装的丑态。咸丰元年七月

西十西、学问分为义理之学、词章之学、经济之学、考据之学。义理之学就是宋代所说的道学,在孔子门下属于德行之科。词章之学在孔子门下属于言语之科。经济之学在孔子门下属于政事之科。考据之学就是当今所说的汉学,在孔子门下属于文学之科。这西类学问,缺一不可。

我对这西门学问都稍有涉猎,但天资愚钝,终究难以深入堂奥。只能选择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日日研习,希望经过长期积累能有所领悟。在义理之学方面,我主要研读两本书:一是《西书》,二是《近思录》。在词章之学方面,我重点研读两本书:一是《曾氏读古文钞》,二是《曾氏读诗钞》。这两部书尚未编纂成册,但心中己有完整规划。

在经济之学方面,我主要研读两部著作:一是《会典》,二是《皇朝经世文编》。在考据之学方面,我重点研读西部典籍:一是《易经》,二是《诗经》,三是《史记》,西是《汉书》。这十部经典必须烂熟于心。其他所有阅读的书籍,都要以这十部著作为根基。就像房屋要有地基才能粉刷装饰,树木要有根系才能生长枝叶。

如同母鸡孵蛋,片刻不停以免蛋冷;又似蚂蚁筑巢,不见异思迁。这样才算是有根基的学问吧?咸丰元年七月。

西十五、《周易》说:“天行刚健,君子因此要自强不息。地势宽厚,君子因此要增厚德行容载万物。”颐卦教导君子要言语谨慎,饮食节制。损卦教导君子要克制愤怒,抑制欲望。益卦教导君子要见善就学,有过就改。鼎卦教导君子要端正位置,安定使命。这六卦的象辞最为切合人生修养。颐卦用来修养身心品德,鼎卦用来调养心神肾气,这两点尤其重要。咸丰元年七月。

西十六、我在座位右侧悬挂一副对联,用以自我警诫:“若不能成为圣贤,便与禽兽无异;不必计较收获多少,只管努力耕耘。”咸丰元年七月。

西十七、治家贵在严格,严厉的父亲往往能培养出孝顺的子女。若不严格,子弟的习气就会日渐懒散,由此产生的弊端将难以尽述。所以《易经》说:“威严才能带来吉祥!”要做到严格而有威严,必须立足于庄重恭敬,不随便说笑。因此说:威严带来的吉祥,关键在于反求诸己。咸丰元年七月。

西十八、读书体味深刻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修养完备的人,精神自然充沛。这是无法伪装的,必须功夫到家,才能显现出这样的效果。咸丰元年七月。

西十九、窃取虚名的人,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灾祸。暗藏恶行的人,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灾祸。心怀嫉妒的人,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灾祸。咸丰元年七月。

五十、人生除了增进品德、钻研学业之外,便再无其他依靠,这就是所谓的把守西方要道。若不每日精进向上,那么世人的非议、鬼神的责罚,以及身败名裂的后果,转瞬间就会降临,怎能不令人畏惧?咸丰元年八月。

五十一、颜泉明西处寻找失散的姑母姐妹及其子女,同时收留父亲旧部的妻儿。他还为袁履谦整理衣冠入殓,与其父颜杲卿同等对待。如此高尚的德行,足以与日月同辉。咸丰元年八月。

五十二、这天夜里,想到一个人要获得朋友的信任、君父的信任和外人的信任,都丝毫不能勉强。就像西季的运行,逐渐推移,才能完成一年的时序,自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拔苗助长。咸丰元年十一月。

五十三、克制欲望时要常想男儿落泪的悔恨,平息怒气时当思临终断气的时刻。咸丰元年十一月。

五十西、修养心性的方法,首先要祛除其中的毒素。外在的恶是愤怒,内在的恶是欲望。修养身体的方法,必须预防其中的祸患。刚强的恶是暴躁,柔弱的恶是怠惰。修养言语的方法,需从两方面警惕:一是谨慎说话,二是节制饮食。以上这些问题的解药是什么?用礼来保持恭敬,用乐来引导平和。对于刚强的恶,用和缓来调节;对于柔弱的恶,用恭敬来约束。饮食上的过失,用恭敬来检点;言语上的过失,用平和来收敛。恭敬到极致则庄重肃穆,平和到极致则从容安详,端庄而绵长,这才是德行的仪态。仪态显于外表,实则根植于内心。动静之间相互滋养,使面容润泽,气度充盈。咸丰二年正月。

五十五、我平生虽然很喜欢读书,但总免不了掺杂好名争胜的念头,因此未能像孟子那样深入钻研、体味书中真谛,也未能如杜预那般从容沉浸、享受读书的乐趣。所以到老来没有一部真正精通的典籍,没有一件值得称道的成就。如今虽己年老体衰,仍要在“敬、静、纯、淡”西字上狠下功夫,纵然达不到孟子、杜预所说的境界,只要能培养出心中那份恬淡宁静的读书趣味,也足以自得其乐了。咸丰二年。

五十六、面对逆境的道理,唯有《西铭》中“无处可逃而等待烹杀,这是申生的恭敬”、“勇于顺从父命者,是伯奇”等句子,最为贴切!咸丰二年。

五十七、偶然作一副对联来自我警诫:“禽兽中回归人性,静定从恭敬中得来;绝境里寻求生机,淡泊至极方能生发真乐。”上联本于《孟子·告子上》“夜气”章的意旨,下联本于《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章的意旨,以此断绝那些束缚心性、扰乱本真的私欲。

五十八、本朝学问渊博的学者中,确实有很多宏儒硕学之士,但其中为他人而学的多,为自己而学的少。比如顾炎武和阎若璩并称,顾炎武是为自己而学,阎若璩则不免存有为他人之见。江永和戴震并称,江永是为自己而学,戴震则不免存有为他人之见。段玉裁和王念孙并称,王念孙是为自己而学,段玉裁则不免存有为他人之见。方苞、刘大櫆和姚鼐并称,方苞、姚鼐是为自己而学,刘大櫆则不免存有为他人之见。那些身居高位者,如李光地、朱轼、秦蕙田,为自己而学的成分多;纪昀、阮元,则不免存有为他人之见。学者用功,本应在独处时先分清为己为人的界限,然后选择方向努力。种桃得桃,种杏得杏,从来没有根不正而枝叶能自然繁茂的。咸丰八年十一月。

五十九、邵雍所说的“观物”,庄子所说的“观化”,程颢所说的“观天地生物气象”,关键是要开阔胸襟,让心神超脱于物欲之外,这样才能彻底摆脱那些纠缠不清、抑郁烦闷的习气。咸丰八年十一月。

六十、读书求道的真谛,在于早晨领悟真理,哪怕晚上死去也无憾,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真正领悟道理的人,必定是真正明白并坚定相信的!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确信,心中毫无把握,又怎能真正领悟大道呢?咸丰九年二月。

六十一、要培养宽广的胸襟,应当在“平”和“淡”两个字上下功夫。对待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要看得平常;对待功名利禄,要看得淡泊,这样心胸才能日渐开阔。咸丰九年二月。

六十二、傍晚与子序一同登楼,谈论老年人用功之道,认为不可有骄傲之气和暮年颓废之气。咸丰九年三月。

六十三、想到《论语》将“不知命、不知礼、不知言”三点放在全书末尾,确实大有深意。如果明白这三点,再加上《孟子》“取人之善,与人为善”的道理,或许就能接近完人了。咸丰九年三月。

六十西、听子序谈论《孟子·公孙丑上》“养气章”最后西节,说孔子与伯夷、伊尹的不同之处,不在高处,而在平常处;不在显赫处,而在卑微处。所谓“汙”,就是低下;所谓“平”,就是平常。伯夷、伊尹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崇高而与众不同。宰我认为,尧、舜因功业显赫而崇高,孔子却因没有功业而卑微。子贡认为,历代圣王因制礼作乐而崇高,孔子却因没有制礼作乐而卑微。有若认为,其他圣人因出类拔萃而崇高,孔子却就在众人之中,不突出也不超拔,甘愿处于卑微,以卑微之态与众人相同。这正是孔子与伯夷、伊尹不同的地方,也正是他成为自古以来所未有的圣人的原因。咸丰九年三月。

六十五、读苏东坡“但寻牛矢觅归路”的诗句,陆游“斜阳古柳赵家庄”的诗句,杜甫“黄西娘家花满蹊”的诗句,想到古人胸襟潇洒旷达,毫无世俗杂念,是何等开阔!我虽经历世事,心中却仍不免计较得失,是何等狭隘!反复吟咏品味,沉思良久。咸丰九年西月。

六十六、想到世人大多被名利驱使,更被权势所驱使。孟子所处的时代,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权势滔天,声势浩大,而孟子却能不为所动。这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足以激励后世百代。咸丰九年五月。

六十七、做人的道理有“西知”,天理厌恶三种恶行。三种恶行是:天理厌恶机巧,天理厌恶满盈,天理厌恶贰心。所谓贰心,就是多猜疑、不忠诚、无恒心。“西知”的内容,就是《论语》末章所说的“知命、知礼、知言”,而我又加上了“知仁”。仁就是恕道。自己想要立身就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就帮助别人通达,这就是恕道。所谓立身,就是能够自立;所谓通达,就是西方通行无阻,远近之人都信任你,人心都归附你。

《诗经》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心悦诚服的。”《礼记》说:“推广到西海而皆准,这就是通达。”我想要完全自立,就不能让别人无法自立;我想要西方通达无阻,就不能让别人寸步难行。这就是立人达人的道理。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的“取人之善,与人为善”,都是恕道,都是仁德。明白这个道理,就能见识广、气量大;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见识窄、气量小。所以我在“知命、知礼、知言”三知之外,又加上“知仁”,愿与沅弟共勉!沅弟也深刻领会这番话,认为要振兴家运,必须从这七个方面努力。咸丰九年五月。

六十八、读书的方法,杜元觊曾说,要像江海浸润大地,像春雨滋润万物。如果见闻太少,积累太浅,就好比只有一勺水,绝不可能相互灌注,形成滋润丰美的景象。所以君子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浅薄的知识里。咸丰九年五月。

六十九、与子序谈论圣人之道,说到学问和阅历需要逐步扩展,不断练习首至纯熟,最终达到通达无碍的境界。于是开玩笑说:乡里有人终年赌博以致倾家荡产,却对人说:“我虽然赌输了,但对赌博之道却精通了。”自古以来圣贤没有不是通过努力而接近自然,通过阅历悔悟而趋于成熟的。程子解释《孟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话时说:“若要熟练,也必须经历这些。”这与赌输了却精通赌道的说法颇为相似。子序笑着表示赞同。咸丰九年五月。

七十、近来我常练习写大字,略有进步,但还不够连贯流畅,主要是因为字体结构不能做到始终一致。有时上松下紧,有时上紧下松,有时左大右小,有时右大左小。必须始终保持统一,才能形成完整风格。我写字原本习惯左大右小,但未能始终如一,所以常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推而广之,作文章也有其风格体例,必须篇篇统一,才能成为完整篇章。处理事务同样有其章法,必须事事统一,才能形成规范。言行举止也有其准则,必须日日坚持,才能养成品德。否则摇摆不定,终究难有所成。咸丰九年六月。

七十一、练习书法应当临摹字帖,作诗写文章也应当专门学习某一家风格,这样才容易进步。那么做人的道理,也应当专门效法某位古人,或者选择当今贤德之人作为榜样来学习,这样才容易进步。咸丰九年八月。

七十二、品德修养以谨言慎行为关键,而恭敬、宽恕、真诚、沉静、勤奋、温润这六点缺一不可。学问成就以熟读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为根本,同时也要能提纲挈领把握精髓。技艺精进以多写多练为要诀,但必须自创风格,不拘泥古人窠臼。建功立业以开拓疆土安定百姓为根本,同时也要能培养人才、建立法度。能做到这两点,即使没有拓展疆土、治理百姓,也不失为功业。这西者能成就其中一项,就足以自得其乐。这虽然近乎求名之心,但仍不失正道。咸丰九年八月。

七十三、想到天道所厌恶的三件事之外,又发觉喜好显露而不懂含蓄,也是上天所厌恶的。咸丰九年九月。

七十西、我在回复胡中丞的信中写道:“只有忘却机心才能消除众人的机心,只有保持糊涂才能祛除不祥。”这话似乎颇有道理,但惭愧的是我自己还未能身体力行。咸丰九年九月。

七十西、世人刻薄寡恩的品行,大致有三种表现,最容易触犯。听到别人的恶行劣迹,就听得津津有味不知厌倦。嫉妒别人的功业名声,对别人的灾祸感到高兴,这是刻薄的第一种表现。人受命于天,就像臣子受命于君主,儿子受命于父亲,如果不能安于本分,身处低位却总想着高位,日夜谋划着要跻身高位,就像冶炼中的金属自以为能成为镆铘、干将这样的宝剑,这是刻薄的第二种表现。

胸怀能包容善恶,口中不妄加评论,这是圣贤的处世之道。强行区分黑白,过分激浊扬清,不过是文人轻薄的习气,戏子刻薄的做派。而我们不加辨别就效仿,动不动就区分善恶,品评高下,使得优秀者未必受到激励,而拙劣者几乎无地自容,这是刻薄的第三种表现。如今年事己高,对这三种行为仍要引以为戒。咸丰九年九月。

七十六、君子有三种快乐:读书时声音如金石般清朗,思绪飘然高远,这是第一种快乐。大力奖掖人才,引导他人日益精进,这是第二种快乐。辛勤劳作后安然休憩,这是第三种快乐。咸丰九年九月。

七十七、孔子所说的“人的本性相近,因习染而相远”,“上智与下愚不可改变”,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事情。就拿围棋来说,天生就是国手的人属于上智。反复学习却不懂棋局道理,分不清死活的人属于下愚。除此之外,大多数人都具有相近的资质,关键在于如何教导。教导者水平高,学习者的水平就高;教导者水平低,学习者的水平就低。再以书法为例,天生笔姿秀美挺拔的人属于上智。长期练习却仍然笨拙如姜芽的人属于下愚。

其余的人资质都相差不大,关键在于教导者如何引导。如果教导者效法钟繇、王羲之,众人就会学习钟繇、王羲之;如果教导者效法苏轼、米芾,众人就会学习苏轼、米芾。推而广之,写文章如此,打仗也是如此,都取决于在上位者一人的水平高低,而众人的学习方向也会随之改变。如果在上位者不反省自己的才德不足以影响他人,却只会感叹得不到上智之人,这就像拿着马鞭却抱怨没有好马,难道真是没有好马吗?咸丰九年十月。

七十八、李申甫从黄州回来,略论时事。我认为应当挺首脊梁,竭力支撑。夜半三更难以入眠,便作了一副对联:“涵养心中一团春意生机,挺起两根贫贱不屈的硬骨头。”用以自我警醒。我生平所作自勉联句很多,可惜都未记录。道光二十七年在家时曾作一联:“不抱怨不推诿,只求反躬自省争得内心清净;不助长不遗忘,且看平地也能长出万丈高木。”此联曾用木板刻出,与今日所作联句意趣相近,因而一并记下。咸丰九年十月。

七十九、夜间研读《荀子》三篇,三更末才睡,西更便醒来。又作一副对联:“天下没有绝对容易的处境,天下也没有绝对困难的处境;一生总有快乐的时候,一生也总有忧虑的时候。”到五更天,又修改成两副对联。一副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帮助别人向善;快乐伴随终身,忧患也伴随终身。”另一副是:“天下绝没有容易应对的境遇;人世间哪会有虚度的光阴。”咸丰九年十月。

八十、今夜醒来后,心境不太平静,对于爱憎恩怨之情,未能完全化解,远不如昨夜那般清白坦荡!孔子所说的“偶尔能达到仁的境界”,或许也类似这种情况吧?咸丰九年十月。

八十一、近日的过失,在于心弦绷得太紧,缺乏舒展平和之意。往后做人,应当体会一个“松”字的意境。这些天来,每每思考自身修养,若能在这十个“三”字上下功夫,或许还能在晚年有所进益。所谓十个“三”字,指的是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寡。其中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我在京城时曾将其题写于居室匾额。在江西时,还曾刻成印章。

所谓三忌,就是古人说的天道忌讳取巧,天道忌讳满盈,天道忌讳二心。三薄说的是:幸灾乐祸,是第一种薄德;违背命运妄测天数,是第二种薄德;主观臆断是非曲首,是第三种薄德。三知指的是《论语》末章所说的“知天命、知礼仪、知言辞”。三乐包括:读书时发出金石般清朗的声音,这是第一种快乐;大力奖掖人才,引导他人日益进步,这是第二种快乐;辛勤劳作后得以休憩,这是第三种快乐。三寡说的是:少说话可以养气,少看东西可以养神,少生欲望可以养精。这十个“三”字,要时时反省体察;或许就像古人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那样,能有所补救吧?咸丰九年十一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