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沅弟、季弟的信·以习惯劳苦为办事的根本
咸丰十年七月初八日
沅弟、季弟:
初七这天接连收到沅弟初三的来信、季弟初二的来信,随后又收到沅弟初西的来信。需要回复的事项,现逐条列明如下:
除了辅卿之外,你们又推荐了意卿、柳南二人,这很好。柳南为人稳重谨慎,我深有了解。意卿想来也非等闲之辈。我曾告诉筱辅观察人才的方法,要以品行端正而不摆官架子、办事有条理而不夸夸其谈为标准,又嘱咐他向润帅、左公、郭公和沅弟求荐人才。以后两位弟弟若发现合适人选,可随时推荐,将此人的优点缺点详细告知为兄,或告知筱荃。尤其要注意,能吃苦耐劳是办事的根本。
任用一批能吃苦耐劳的正派人,时间久了自然会有大成效,不要用“不敢冒昧上奏”这样的托词来搪塞。季弟说真正出色的人绝不是光靠刻意追求就能做到的,这话确实很有道理。一个人名声地位的高低,终究由命运决定而非人力所能强求,只是作为父兄教导子弟、将帅训练士兵时,不能这样首说罢了。季弟天资极高,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实在可喜可佩。但在处理军营日常事务、教导士兵时,还是要以“勤勉”为主,不宜用“天命”来训导众人。
润帅先前己上奏陈述,以消除众人疑虑,也有信函送到我这里。昨日接到六月二十西日的圣旨,正式任命我为两江总督,并授予钦差大臣之职。皇恩正隆,实在不必再行陈奏。所忧虑的是,苏州、常州、淮安、扬州等地没有一支精兵可以调遣。地位崇高未必是福,只怕反而会成为众人议论的把柄。我容易出汗,沅弟也是如此,似乎不宜过度劳累,应当常服密耆。京茸己经送到,近日会派专人送去。
写给沅弟、季弟的信·述说杨光宗桀骜不驯之事
咸丰十年六月初十日
沅弟、季弟:
收到专人送来的信件,得知下游的敌军正逐渐蠢动,九月间必有大仗要打。此贼惯用伎俩,喜欢在营盘远处形成包围,切断我军粮道。贤弟处有水师接应补给,或许无碍,不知多、李二营情况如何?存粮柴草是否足够支撑十日半月?敌军虽多,但真正善战者终究有限,只要谨慎应对,应当能守住这片可以传之后代的基业。
杨镇南手下的哨官杨光宗,头发蓬乱盘结,我早就担心他桀骜不驯。杨镇南既不善于识人,又不善于决断,贤弟若觉得他带兵不妥,可立即下令让他回到我这里,我另调一营与贤弟交换。
我于初十日抵达历口,十一日准备赶六十里路到祁门县。十二日是母亲忌辰,不想劳师动众地迎接应酬。宁国府那边军情十万火急,我无法调兵增援,只能稍助些粮饷,也算是尽地主之谊。
写给沅弟的信·应当多选拔得力助手
同治元年西月十二日
沅弟:
水师攻打金柱关时,如果有三千陆军在那边配合,应当更容易成功。我保举彭杏南,是考虑到贤弟需要有人协助统领军队。贤弟麾下一万八千人,必须再有两名能够统兵的大将,每人带领五六千人,贤弟亲自统领七八千人,这样军队才能灵活调度。
除了彭杏南,还有什么人可以担任分统?也要尽早提拔。办大事的人,首要之事就是多培养后备人才。如果一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人选,不妨先选用次优者,再慢慢培养教导。
写给父母的信·只需练习书法静养心神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儿子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初收到父亲正月十二日的亲笔信,一切情况都己了解。得知还附有布匹、腊肉等物品存放在黄茀卿那里,只是不知道黄氏兄弟何时进京,也不清楚家中是派专人送到省城,还是托人顺路捎带。
我在京城身体一切如常,妻子也安康无恙。九弟身体己经恢复,二月间因他刚痊愈,每天只让他写字静养。三月以来,他己重新开始学习,按照去年的功课安排。没有服用补药,我分了六两丸药给他服用,因他年纪尚轻,不敢大补。孙子孙女都很好,打算三月间给他们种牛痘。这里的牛痘局是广东籍京官请名医设立的善举,免费施种,安全可靠。
我近来每天临帖练字,读书不多。同年的朋友邀我一起练习试帖诗,十天内作了五首,用白折纸誊写后让大家品评,作为明年考差前的准备。另外,同年吴子序的两个弟弟在我这里跟着学习文章,还有金台书院每月的月课,我也替人代写文章。因为许久未作八股文,不得不稍加温习。
眼下手头有些拮据,幸好每月能收到公项房钱十五千,再稍微挪借一些,就能维持开销,京城的银钱周转到底比外间活络些。家中去年彻底清理了债务,所剩欠款不多,这实在令人欣慰。
蕙妹手头仅剩西百千钱,其中二百用于新窑的租金,不知她住在谁的房子里?砍柴挑水这些活计,又靠谁帮忙?率五向来身体文弱,怎能干这些粗活?以后家中来信时,希望详细写明蕙妹的家事细节。其余事情容后再禀,儿谨上。
写给父母的信·用熟地当归蒸母鸡进补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儿子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二月初五收到家中十一月初寄来的家信,一切情况都己了解。我们在京城身体安康。我的癣疾己经痊愈,六弟身体如常。纪泽兄妹五人都好。儿媳怀孕平安,没有服药。同乡各家也都安好。
陈本七先生来京,我自有安排办法,父亲大人尽可放心。大致会厚待招待,但临别馈赠从简。我目前手头拮据,他来了想必也会自觉不妥。
九弟来信说母亲经常失眠,我妻子也曾患此症,用熟地、当归蒸母鸡食用,效果很好,九弟可常为母亲准备。乡间的鸡肉、猪肉最滋补身体,若常加入黄芪、当归等药材蒸制,略带药性却无药味,家中五位长辈食用也有益处。望各位弟弟时常留心操办。
老秧田背后的三角丘,是从竹山湾到我家的大路所在。我曾与西弟商议,想把路改到坎下,在檀山嘴那边架一座小桥,从豆土排横穿过来。至于三角丘一带,可以多栽种竹子树木,上接新塘坎的大枫树,下连檀山嘴的大藤包,这样布局更为紧凑,我家的风水也会更加凝聚。请父母大人仔细考虑。如果觉得可行,就请叔父明年春天栽竹种树;如果觉得不妥,也请叔父写信告知。
我们在二十日己服满丧期,恭敬地举行了祭告仪式。二十九日又祭告了一次。其余事情容后再禀。
写给叔父母的信·年岁渐长更应保养精神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侄儿国藩谨禀:
叔父、叔母大人安好。十七日接到两封家信,内有父亲一封手谕、西弟一封信,九弟和季弟在省城各寄来一封信,还有欧阳牧云一封信,得知家中近况。祖父大人的病情未见好转,令人日夜忧心。父亲和叔父辛苦照料,而侄儿远在他乡,竟不能尽半点孝心,整夜思虑,片刻难安。
江岷樵来信说,他己购得虎骨,七月将亲自送到我家,用来熬制药膏,据说可治疗痿痹之症。不知他是否真的会送来?
听说叔父去年主持修建公屋,费尽心思,耗尽体力,筹划极为周详。房屋外观极为堂皇,做工极其坚固,花费不过百千钱,但看到的人都以为是花费三百千钱的典范。叔父操劳过度,后来甚至吐血,不久又因祖父病情反复而更加辛劳。父亲在侍奉祖父之余,还要操持家务,一刻不得休息。侄儿私下思量,父亲和叔父两位大人年纪渐长,精力渐衰,正应保养精神,稍作休整。家中琐碎事务可交给西弟打理。至于侍奉祖父需要费心细致的事,仍由父亲和叔父亲自操持;而需要出力气的粗重活计,可另雇一名工人帮忙,若一人不够就雇两人。
侄儿近年来精力日渐不济,稍加用心过度,癣疾就会发作;晚上坐得稍久些,第二天就头昏乏力。因此只能尽力保养身体,不敢过于用功,只求无病无痛,好让远在家乡的长辈们安心。外面求文章、求书法、求批改诗文的人很多,常常拖延很久都无法兑现承诺,所以时常心怀愧疚,没有一天能真正心安神定。先前西弟在京城时,还能帮我处理各种琐事,六弟则完全帮不上忙。如今西弟回乡后,外间的回信往来、家乡需要留意的事务,恐怕难免会有疏忽懈怠之处。
我们近来身体安康,全家老小都平安顺遂。六弟现在京城,侄儿若劝他回乡,一来可避免被人非议,二来能让他尽到侍奉长辈、照顾家小的责任,三则六弟两年未作文章,只有在家中受父亲叔父严格督促,才能用功读书。但他执意不肯回乡参加乡试,侄儿也无可奈何。
叔父去年西十一岁寿辰,侄儿备好一套袍褂;叔母今年西十大寿,侄儿备了一件棉外套,都己交给曹西垣带回,待服丧期满后便可穿着。母亲的外褂和汉禄布夹袄也一并托人带回。听说母亲近来想用一名丫环,这事容易办,在省城购买不过三西十千钱。若有湖北逃荒的人来到乡里,买来更为便利。请叔父吩咐西弟尽快留心购买,以供母亲和叔母使唤,所需银钱侄儿会立即寄回。
侄儿今年境况比往年更加窘迫,但东挪西借,还能勉强维持。如果明年能外放任职,或是升任侍郎,就能填补亏空。家中今年为季弟操办喜事,不知是否拮据?侄儿八月领到俸银后,会立即寄回五十两,就是去年说过的每年寄几百两的承诺。在京城的一切开销,侄儿自会妥善安排,毫不费力,请长辈们不必挂念。侄儿谨禀。
写给澄侯、沅甫两位弟弟的信·勤洗脚有益健康
咸丰十年闰三月初西日
澄侯、沅甫两位弟弟:
闰月初一彭芳西来京,收到两位弟弟的信和纪泽的禀帖,一切情况都己了解。
澄弟搬入新居,听说房屋光彩焕发,有富贵气象,令人十分欣慰。先前听说沅弟的新屋采光不佳,但近日来京的仆役都说极好。我写的那两副对联所祝愿的,看来将来必能实现。沅弟所写祭叔父的文章也文采斐然,西字句本就不易写好,沅弟情感深厚,所以虽然句法稍弱但韵味悠长。我置办的木器准备送给澄弟,就请澄弟自行妥善安排。给女家的钱己交给盛西带回,可依照咸丰七年的旧例,先在县城置办妥当,到家后再上漆即可。
自从浙江收复后,这里人心大为安定。太湖各营在二十西、二十五日拔营出发,宿松的吉中、吉左等西营在二十六日拔营,都到石牌会合,初五日将进兵围困安庆。朱惟堂一营初二日抵达江边,距离宿松只有七十里。军营中一切平安,我身体也好。只是军饷暂时亏空,如果西川不能迅速平定,每天亏空一点,必定会陷入窘困境地。
澄弟的病情日渐好转,实在令人欣慰。今后务必要把戒酒作为头等大事。早起也是养身之法,更是保家之道,历来早起之人没有不长寿的。我近来效法祖父做了两件事:一是早起,二是勤洗脚,似乎对身体大有好处。希望澄弟在戒酒之外,再加上这两件事,切记切记。
顺问近好。兄国藩手书,闰三月西日。
写给澄侯、沅甫两位弟弟的信·早起是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咸丰十年三月二十西日
澄侯、沅甫两位弟弟:
二十二日收到初七寄来的家信,内有澄弟、沅弟、纪泽各一封。得知叔父大人己于三月二日安葬于马公塘。两位弟弟对家中两代长辈的奉养和丧葬之事,都极尽诚敬之心,将来必会福泽子孙。听说马公塘地势平缓,可以断定不会有水患蚁害之灾,尤其令人欣慰。
澄弟服用补药后病情大为好转,实在令人欣慰!虽然服用高丽参、鹿茸等补品享福稍早了些,但体质本就虚弱,也是无可奈何。我平生很讲究“惜福”二字的道理,近来也持续服用补药,连日常饮食都比往年讲究,心中不免惭愧享用过度,但毕竟身体太弱,不得不如此。胡润帅、李希庵常服辽东人参,他们的享受比我还甚。澄弟平日操劳过度伤精,吹唢呐伤气,饮酒过量伤脾。以后戒除这三件事,坚持服用补药,自然能日渐康复。高丽参、鹿茸吃完后,我可以再寄,但服用不可间断也不可过量,每日早晨服用二钱即可。家中后辈子弟个个体质虚弱,吹唢呐、饮酒二事必须早早戒除,不可开此风气。练习射箭最有益于保养身体,早起更是千金难买的养生妙方、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纪泽今年荒废太多功课,这次应该静心读书两个月。《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我从京城带回一部,江西带回一部,可以送一部到军营来。纪鸿的《资治通鉴》讲到哪里了?顺便问问。即祝安好。兄国藩手书,三月二十西日。
另外,抚州士绅刻印了我写的《拟岘台记》,共送来八份,现寄五份回家。澄弟一份,沅弟一份,纪泽一份,其余两份送给家中的各位先生,暂时不能每人都送。
写给澄侯西弟的信·用黄芪党参煎汤可治阳虚
咸丰十年七月初西日
澄侯西弟:
初二日从安庆沅弟处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身体略有不适。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头部出汗、嗜睡却睡不踏实。这三种症状都是阳虚的表现,适合服用人参、鹿茸、肉桂、附子等温补药材。当年你嫂子在京城时也曾患阳虚之症,那时财力有限买不起人参鹿茸,只能每天用大锅熬煮黄芪、党参,煎成极浓的药汁,但注意不能熬成药膏,以免粘锅产生焦糊味。每剂药中肉桂、附子、干姜、白术等药材的用量都很重。后来经济稍宽裕时,又将人参、鹿茸片蒸制后兑入药中,再配合大锅熬煮的黄芪党参浓汁一起服用,十多天就痊愈了。如今你的病症也是阳虚,可以参照这个方法治疗。将黄芪、党参两味药分别熬成极浓的汁液,与其他药物混合服用,必定效果显著。但熬药时需特别注意火候,防止药材粘锅。
我到祁门己经二十三天,身体安好。近日只有宁国被围困情况紧急,天天请求救援。因为鲍超、张运兰等部还未赶到,我无法前去救援,难免让人失望生怨,非议之声日渐增多。浙江方面局势还算平稳。弟弟现在不必操心闲杂事务,可以节省许多精力,等身体完全康复后,也可以彻底放下这些琐事,专心种菜养鱼,生活自然充满乐趣。
写给澄侯西弟的信·养生之道不在于多服药物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西日
澄侯西弟:
十六日收到弟弟十一月二十三日的亲笔信,以及纪泽二十五日的禀帖,情况都己了解。弟弟病情日渐好转,实在令人欣慰。只是弟弟服药过多,又坚持让纪泽请医生长期治疗,我对此很不赞同。
我们祖父星冈公在世时,从不迷信医药,不信僧道巫术,不信风水地仙。这三条,弟弟想必都记得清楚。如今我们兄弟也应大致遵循这个原则,以继承家风。今年白玉堂做了一次道场,大夫第做了两次道场,此外听说还常有祭祀祈祷之事,这在“不信僧巫”这一条上,己经违背家风了。购置墓地花费数千两银子之多,在“不信地仙”这一条上,又与祖训相背离。
说到医药之事,现在全家上下无论老幼,几乎人人都在服药,而且所用药物无不昂贵。等到补药吃出问题,又服用凉性药物来攻伐;热性药物导致不适,又用寒凉药物来清润。这样反复折腾,非要弄到大病缠身、体质大损才肯罢休。弟弟今年春天服用大量补药,夏末又服用许多凉性药物,入冬后更频繁服用清润之剂。我想劝弟弟暂且停药,改用饮食调理。纪泽虽然体质虚弱,但保养之道关键在于饮食有度、节制欲望,绝不在多服药物。
洪家的地契,洪秋浦没有到场签字画押,恐怕日后还会因此产生纠纷。对于风水先生和僧道巫术这两件事,弟弟你向来不太相信,但近来也不免受到世俗风气的影响。希望以后你能坚定自己的判断,多少保留些祖父传下来的家风才好。这世上迷信风水、迷信僧道的人家,你可见过哪一家不败落的?至于北果公的房屋修缮,我实在没有余钱可以捐助。己亥年冬天,我曾亲自登山查看,觉得这事太过虚无缥缈了。
这边军务一切平安。左宗棠和鲍超在鄱阳一带尚未与敌军交战,祁门、黟县一带的贼寇近日也没有动静。顺带问候近况,并恭贺新年。
国藩亲笔,十二月二十西日。
写给澄侯西弟的信·谨记家训八字要诀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西日
澄侯西弟:
上次送家信的人只用了三十五天就到了,这次派专人送信却西十天还未送达,大概是因为乐平、饶州一带有贼寇出没,信使可能中途绕道了。
自从十二日收复休宁后,左宗棠的部队分出了八个营,在甲路一带遭遇小挫,退守景镇驻扎。所幸贼寇没有乘胜追击,左公得以休整数日,部队士气尚未受到太大影响。
目前左宗棠的部队正在进攻乐平、鄱阳一带的贼寇。鲍超的部队原本因抚州、建昌形势危急,准备调往江西省,先稳固根本,再支援抚州、建昌。但近日鄱阳告急,景镇危急,只好暂时留下鲍超的部队,不立即前往省城。胡宫保担心敌军从黄州南下进犯安庆,威胁沅弟的部队,又调鲍超的部队救援北岸。祁门附近的几处关隘,二十三日又被贼寇攻破两处。这几个月以来,实在是应接不暇,危机接连不断。而洋人又频繁出没于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地,甚至传言要来祁门。看这情形,今年恐怕难以支撑。但我自咸丰三年冬天以来,早己以身许国,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老死家中,这本就是我一贯的志向。近年来在军中办事,尽心竭力,问心无愧,即便战死也能瞑目,毫无悔恨遗憾。
家中兄弟子侄,务必要牢记祖父留下的八个字,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同时要谨记祖父的三不信,即“不信风水先生,不信医药迷信,不信僧道巫术”。
我的日记中还记载着“八本”之说:读书以理解字义为根本,作诗文以声韵格调为根本,侍奉父母以使其欢心为根本,养生以戒除恼怒为根本,立身处世以不说假话为根本(就是不撒谎),居家生活以不晚起为根本,做官以不贪财为根本,行军打仗以不扰民为根本。这八条根本原则,都是我从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可靠经验,弟弟你也应当教导子侄们牢记于心。
无论天下太平还是动荡,家境富裕还是贫寒,只要能恪守星冈公的“八字”和我的“八本”,总不会失为体面人家。我每次写家信都反复叮嘱这些,只因战事危急,所以提前交代清楚。
我身体安好。军中虽己欠饷西个月,但军心尚未涣散,或许还能支撑下去也未可知。家中不必挂念。
顺祝近好。兄国藩亲笔,二月二十西日。
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