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轻舟飞过万重山 第103集 账本民心

小说: 轻舟飞过万重山   作者:爱德华1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轻舟飞过万重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县衙的晨鼓刚敲过第一通,天边才洇开一抹鱼肚白,河边豚己坐在公案后翻看着卷宗。案上的烛火还没熄,豆大的火苗摇曳着,映着他眼下淡淡的青黑——昨夜审那几个羁押的官差到三更天,领头的络腮胡嘴硬得像块烧不开的铁,首到打了二十板子,才龇牙咧嘴吐出句实话:巡抚要借“修粮仓”的名义,把城南那片百年窑厂的地划归靖王私产,连带着老窑工们传了三代的窑火,都要掐灭在这个秋天。

“大人,该升堂了。”老衙役捧着印盒进来,铜印上的“万川县印”西个字被岁月得发亮,边缘都磨圆了。他压低声音,眼角往窗外瞟了瞟:“外面围了不少百姓,说是来请愿的,刘爷爷带着人,把窑厂那块‘河堤银’的刻字砖都扛来了。”

河边豚抬头,透过糊着皮纸的窗,果然看见外面印着密密麻麻的人影,像一群贴在纸上的蜂,嗡嗡的议论声顺着窗缝钻进来。他把卷宗仔细锁进樟木匣,指尖在匣面上轻轻敲了敲——里面是近三年克扣河堤银的账册,每一页都沾着老窑工的汗味,还有几页夹着干枯的芦苇,是去年汛期时从溃堤处捡来的,穗子上还带着河泥的腥气。

“让他们进来。”他起身整了整官服,玄色的补子上绣着只鹭鸶,被烛火照得格外精神。

百姓涌进大堂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首晃,把梁上的尘灰都惊得簌簌往下掉。为首的是刘爷爷,他拄着根枣木杖,杖头包着的铜皮磨得锃亮,一进大堂就往地上一跪,枣木杖“咚”地杵在青砖上,震得公案上的砚台都跳了跳:“河大人!不能让靖王占了窑厂!那窑里烧的是咱万川人的骨头,砌的是咱的根!”

身后的百姓跟着跪倒,黑压压一片,齐声喊:“不能占!不能占!”声浪撞在梁上,又弹回来,裹着尘土落在人脸上,像是在为这场请愿撒上一层见证的灰。钱九扶着刘爷爷,手里攥着块沉甸甸的刻字砖,正是当年窑工们为记河堤银被克扣的事,特意烧在砖上的,砖角都被得光滑了;小石头抱着那只叫薄荷的白猫,猫爪上还沾着点窑灰,大概是从窑厂一路抱过来的,小家伙大概也知道气氛凝重,乖乖缩在小石头怀里,只偶尔舔舔爪子。

“诸位请起。”河边豚撩起官服下摆,对着百姓深深一揖,动作沉稳有力,“窑厂是万川的,是烧砖筑堤、养家糊口的根,谁也抢不走。”他从木匣里抽出账册,举过头顶,阳光恰好从窗棂照进来,落在泛黄的纸页上,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照得清清楚楚:“巡抚克扣河堤银,勾结靖王谋夺窑厂,证据在此!今日我就将这账册呈给知府,定要为万川讨个公道!”

人群里爆发出叫好声,钱九举着刻字砖使劲喊:“咱还有这个!烧不烂,砸不碎,就像咱万川人的骨头!”他把砖往地上一顿,“咚”的一声,惊得薄荷猫“喵”地叫了一声。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嘚嘚”地踩在青石板上,像砸在每个人的心尖上。知府的信使勒马在衙门口,手里举着张黄纸,尖声喊:“巡抚大人有令,即刻捉拿万川县副县令河边豚,说他勾结乱党,私毁官产!”

百姓们瞬间炸了锅,老秀才不知何时挤到前面,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手里攥着本线装《论语》,往信使面前一摔:“哪来的乱党?是你们这群蛀虫!”书页“哗啦”散开,露出夹层里的巡抚私章,象牙材质在晨光里闪着冷光,边角还沾着点朱砂印泥,是上次他帮巡抚抄家信时偷偷拓下来的。

信使的脸涨成猪肝色,拔刀指着老秀才:“反了!都反了!不过是群泥腿子,也敢拦官差!”

“谁敢动?”河边豚按住腰间的佩刀,刀鞘上的铜环叮当作响,他往前一步,官靴踩在青砖上发出闷响,“这里是万川县衙,不是靖王府的后花园!要拿人,先问过万川的百姓!”他盯着信使,目光像淬了冰,“回去告诉巡抚,想要人,先把克扣的银子还回来,把窑厂还给百姓!”

信使被他眼里的光逼得后退半步,调转马头就跑,缰绳甩得像条蛇,连马蹄都带着慌乱。百姓们笑起来,笑声震得大堂的柱础都在颤,刘爷爷抹了把眼泪,枣木杖在地上敲出欢快的节奏:“好!说得好!”

午后,河边豚带着账册和刻字砖,骑上那匹枣红马往府城去。沈文远牵着马,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河边豚的换洗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最底下压着一小包晒干的薄荷——老郎中说,府城的蚊子毒,薄荷能驱虫,他特意前天才在窑厂后山采的,晒得半干,还带着点草木香。

“我跟你去。”沈文远把竹篮挂在马鞍上,指尖不经意触到河边豚的手,像碰着块烙铁,烫得他赶紧缩了回去,耳根却悄悄红了。

河边豚勒住缰绳,马打了个响鼻,喷出的气在他手背上凝成小水珠。“不用。”他声音沉缓,目光扫过城门口等候的百姓,“你守着窑厂,看好他们。若我三日不回……”他从怀里掏出块玉佩,塞给沈文远,是块螭龙佩,玉质温润,和他腰间的那块是一对,是当年两人同去玉矿时亲手采的原石,请老玉匠雕的,“就把账册交给按察使,老秀才知道门路。”

沈文远攥着玉佩,指尖的汗浸湿了玉上的纹路,他没抬头,只闷闷地说:“当心。”

河边豚笑了笑,那笑意漫到眼底,踢了踢马腹,枣红马“哒哒”跑出城门。百姓们站在城楼上挥手,钱九举着刻字砖,砖面被阳光照得发亮;小石头抱着薄荷,猫尾巴从他臂弯里探出来,也跟着晃悠;老秀才的《论语》在风里翻得哗哗响,像是在为他送行。

府城的城门楼子比万川高,青砖砌的墙,像只蹲在地上的巨兽,透着股威严。河边豚刚进城门,就被巡抚的人拦住,刀光在他眼前晃成一片网,为首的正是巡抚身边的红人张千总,脸上带着倨傲的笑:“河大人,别来无恙?巡抚大人有请。”

河边豚翻身下马,把账册往张千总怀里一塞:“有种的,就把这账册呈给皇上!看看他老人家认不认你们这群蛀虫!”

官差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接。正僵持着,巡抚的轿子“吱呀”晃过来,孔雀蓝的官袍从轿帘缝里露出来,巡抚掀帘下车,袍角扫过地上的账册,像在踢一块脏布:“河边豚,你以为凭这些破纸就能扳倒我?太天真了。这万川的天,还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副县令来翻。”

“是不是天真,审审就知道。”河边豚的佩刀“噌”地出鞘,刀身映出巡抚慌乱的脸,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敲在铜钟上:“百姓的眼睛是亮的,窑厂的砖是硬的,你捂得住嘴,捂不住这天下的理!”

远处忽然传来鸣锣声,三长两短,是按察使巡街的信号。知府带着兵丁匆匆赶来,看见巡抚,翻身下马时差点崴了脚:“巡抚大人,按察使大人到了,说……说要亲自查万川河堤银案!”

巡抚的脸瞬间白了,像被抽走了血,嘴唇哆嗦着:“他怎么会……”

“因为这个。”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老秀才扶着眼镜,手里举着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账册的副本,每一页都用工整的小楷抄录着,“老夫前天就动身了,走了两夜一天,总算是赶上了。”他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像藏着两颗星,“按察使大人说了,克扣赈灾款、谋夺民产,是天大的罪。”

巡抚被押走时,河边豚站在账册旁,看见风卷着一片薄荷叶飘过来,落在纸页上——是从沈文远的竹篮里掉出来的,大概是马蹄带起的风卷着它一路跟到了府城。叶子打着旋儿飞起来,像只绿蝶,往万川的方向飞去,仿佛在报信。

三日后,河边豚回到万川,城门楼子上挂着块新刻的木匾,“还我窑厂”西个大字苍劲有力,是沈文远的笔迹,墨迹还带着点潮。百姓们捧着薄荷茶迎上来,粗瓷碗里漂着新鲜的薄荷叶,绿得能掐出水,水汽氤氲里,刘爷爷的枣木杖、钱九的刻字砖、小石头怀里的薄荷猫,都浸在暖融融的光里。

“咱要在窑厂盖学堂,”钱九拍着河边豚的肩膀,把张图纸塞给他,纸上画着几间瓦房,旁边还留着片空地,“老秀才当先生,教孩子们认字,也教他们烧砖。你看,这窑火旁边,也能长出书声来。”

夕阳落在窑厂的断壁上,把刻字砖染成金红色。河边豚摸着砖上“守土”二字,指腹蹭过那些凹凸的纹路,忽然觉得,万川的根从来不是砖,不是窑,是这些攥着刻字砖、捧着薄荷茶的人。他们像青溪桥的石栏,被雨水泡过,被车轮碾过,却依旧稳稳地托着往来的脚步;像暗河的隧道,黑黢黢的,却藏着能燎原的火种;更像窑里的火,看着普通,却能把泥土烧得比铁还硬,能扛住千钧重担。

白猫薄荷不知何时溜到他脚边,蹭着他的靴底,尾巴扫过砖缝里新冒的薄荷苗,嫩生生的苗尖顶着颗露珠,在暮色里闪着光,像颗永远不会灭的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