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轻舟飞过万重山 第120集 墨痕记日

小说: 轻舟飞过万重山   作者:爱德华1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章节无错乱精修!
 轻舟飞过万重山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轻舟飞过万重山最新章节随便看!

万川巷口的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它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摇曳,仿佛一幅被风揉皱的水墨画,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这颗老槐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前,它见证了无数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树皮己经脱落了一层又一层,但它依然默默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老槐树就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它见证了巷子里的人们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它看到过年轻的情侣在树下相拥,许下永恒的誓言;也目睹过老人在树下独坐,回忆着往昔的岁月。然而,无论这些故事如何曲折,老槐树始终保持着它的宁静和淡定,它不会为任何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自己的生长节奏。

尽管时光己经在老槐树的身上刻下了无数的痕迹,但它的树干依然粗壮有力,没有丝毫衰老的迹象。它似乎在告诉人们,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依然能够坚韧地生长。

河边豚怀里的鲫鱼拓还带着宣纸的脆感,边角被指尖捻得发潮,仿佛能感受到河水的。这张拓片是河边豚刚刚完成的作品,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生怕损坏了这精美的艺术品。

就在刚才,河边豚送汤给张婆婆时,老人的手在拓片上慢慢,那粗糙的手指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当指腹划过鱼鳍的纹路时,老人忽然停住了,她的目光凝视着那一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鱼尾的墨浓了半分呢。”张婆婆轻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对河边豚技艺的赞赏和对细节的关注。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河边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河边豚仔细端详着拓片,果然发现鱼尾处的墨色略深一些。他不禁感叹张婆婆的观察力之敏锐,这细微的差别常人很难察觉,但在她眼中却一目了然。

“婆婆,您真是好眼力啊!”河边豚由衷地赞叹道。张婆婆笑了笑,继续抚摸着拓片,似乎在回味着什么。河边豚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老人与拓片之间的互动,心中充满了敬意。分,是拓到一半被风刮了吧?"

他低头瞅了瞅,果然见鱼尾边缘有团晕开的墨渍,像滴没擦净的泪。那是午时拓到一半时,江湖霞突然从墙头翻进来,喊着"狗剩把石斑鱼拓掉进泥坑了",他手一抖,墨汁就漫了过去。此刻被张婆婆点破,倒像是被人掀开了藏在衣兜里的糖纸,甜丝丝的窘迫涌上来。

"您老的手比秤还准。"河边豚把拓片小心夹进竹制画夹,竹片碰撞发出细碎的响。画夹里己经夹了不少拓片,最上面那张是三个月前拓的白条鱼,鱼腹处有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那天狗剩说"鱼在水里也能看见太阳",非要他添上去,结果像块贴歪的膏药。

张婆婆喝完最后一口汤,把搪瓷碗往桌上一放,发出"当"的轻响。"你阿爸拓鱼,总爱在边角记上时辰。"她摸索着从抽屉里摸出个铁皮盒,钥匙串哗啦作响,"你看这个。"

盒子打开时飘出股樟脑味,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多张拓片,最上面那张是条大草鱼,鱼鳃旁用蝇头小楷写着"壬午年芒种,与霞丫头拓于东河湾"。河边豚指尖抚过那行字,忽然想起江湖霞今早扎的歪辫,发梢还别着朵野蔷薇——原来"霞丫头"就是她。

"这张是他十六岁拓的。"张婆婆的手指点在鱼眼位置,那里的墨色格外深,"那天他跟人打赌,说能闭着眼拓完鱼眼,结果把瞳仁拓成了三角形,急得首哭。"老人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里像藏着星星,"后来他总说,拓鱼跟做人一样,有疤才鲜活。"

窗外传来"哐当"一声,是狗剩把装拓片的木框撞翻了。河边豚探头去看,见那小子正手忙脚乱地捡,石斑鱼拓上沾了块黄泥,像给鱼背添了颗痣。江湖霞蹲在旁边笑,手里的芦苇杆戳着狗剩的腰,"让你炫技,非要把拓片举过头顶......"

"要你管!"狗剩把拓片往怀里一揣,黄泥印子蹭到衣襟上,"张婆婆,小豚哥的鲫鱼拓比我这好看吧?"他凑进来时,额角还沾着片槐树叶,"我这张......就当给鱼加了个胎记。"

张婆婆摸过狗剩递来的石斑鱼拓,指尖在黄泥处顿了顿,忽然道:"这泥是东河湾的吧?带着点沙粒感。"狗剩眼睛瞪得溜圆:"您咋知道?我刚在那儿摔了一跤!"

老人没答,只是把两张拓片并在桌上。阳光透过窗棂,在鲫鱼拓的墨渍与石斑鱼拓的泥印上投下光斑,像两只鱼在桌上摆尾。"你阿爸常说,拓片是日子的脚印。"张婆婆的手指在两张纸上慢慢游走,"这墨渍是风,这泥印是路,少了哪个,鱼都不活。"

河边豚忽然想起今早拓鱼时的情景:天刚蒙蒙亮,他蹲在东河湾的浅滩,露水打湿了裤脚。鲫鱼刚出水时还在扑腾,鱼尾扫起的水花溅在宣纸上,晕出片不规则的白。他当时急着擦,江湖霞却说"留着吧,这是鱼在跟你打招呼"。此刻那片留白在阳光下泛着光,倒真像鱼吐的泡泡。

"对了小豚,"江湖霞忽然从门外探进头,辫子上的野蔷薇晃了晃,"王大爷让你去给他拓张鲤鱼,说要贴在新做的鱼篓上。"她手里举着个竹编鱼篓,篾条间还留着新劈的竹青,"他说要跟三十年前你阿爸给他拓的那张比一比。"

河边豚跟着江湖霞往王大爷家走时,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两人的影子,像两条并游的鱼。路过杂货铺时,老板娘正把水上飞当年拓的鲈鱼图往墙上挂,图上的鱼鳞被岁月浸成了浅褐色,边角卷得像波浪。"小豚快看,"老板娘用抹布擦着画框,"这鱼尾的墨痕,跟你今早拓的是不是一个路子?"

他仰头看去,果然见鲈鱼尾有团相似的墨渍,旁边的小字写着"丙戌年夏至,风大,霞丫头捣乱"。江湖霞的脸"腾"地红了,拽着他就跑,"别听她瞎说!"辫子上的野蔷薇掉在地上,被狗剩捡起来,叼在嘴里追上来。

王大爷的院子里晒着渔网,鱼腥味混着桐油香。老人正坐在竹椅上削竹篾,见他们来,往竹筐里一指:"刚打上来的红鲤,鲜活着呢。"竹筐里的鲤鱼甩着尾巴,鳞片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你阿爸当年拓的那张,鱼鳍上有个小缺口,是被猫爪子挠的。"

河边豚铺好宣纸时,狗剩正举着石斑鱼拓跟王大爷吹嘘:"我这张带泥的才叫绝,是鱼自己盖的章!"江湖霞抢过拓片往他头上拍,"就你能耐,刚才是谁把拓板掉沟里的?"

笑声里,鲤鱼的墨痕在纸上慢慢显形。河边豚忽然想起水上飞的手札里写:"拓鱼者,拓其形,亦拓其时。风、雨、人、猫,皆为鱼之伴,少一则失其魂。"他抬笔在鱼尾处点了个墨点——那是刚才狗剩的芦花鞋蹭到宣纸上的。

王大爷看着拓片上的墨点,忽然叹了口气:"跟你阿爸当年一模一样。"他从屋里翻出个旧木箱,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拓片,最底下那张边角都磨破了,"这是他十岁拓的第一条鱼,你看这歪歪扭扭的,鱼嘴都拓成了鸡嘴。"

纸上的小鱼确实滑稽,眼睛是两个墨团,鳍翅像被啃过的树叶。但旁边的小字却工工整整:"第一次拓鱼,阿爸说像鸡就像鸡,反正它是我的鱼。"河边豚的指尖拂过那行字,忽然觉得眼眶发潮——他今早也在鲫鱼拓的边角写了行小字:"风捣乱,霞丫头笑,狗剩摔了泥坑。"

"你阿爸总说,"王大爷把旧拓片放进河边豚的画夹,"日子就像这拓片,看着是鱼,其实藏着好多人好多事。"夕阳把院子里的影子拉得老长,狗剩正追着江湖霞抢石斑鱼拓,王大爷的竹刀在篾条上划出细碎的响,远处货船的汽笛又鸣了,悠长地漫过东河湾的水面。

河边豚把新拓的鲤鱼图晾在绳上,风过时,拓片轻轻晃,与旁边的鲫鱼拓、石斑鱼拓撞在一起,发出沙沙的响,像许多条鱼在说话。他摸出画夹里张婆婆给的大草鱼拓,看着"与霞丫头拓于东河湾"那行字,忽然明白:所谓墨痕,从来不是完美的鱼形,而是风的调皮,人的吵闹,是某一刻的慌张或大笑,是多年后再摸起时,能立刻想起的——那个阳光很好的下午。

狗剩的惊呼声、江湖霞的笑声、王大爷的咳嗽声、远处的汽笛声,渐渐融进暮色里。河边豚把画夹抱在怀里,走在回家的路上,青石板上的脚印混着拓片的墨香,像条看不见的鱼,慢慢游进了日子深处。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