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口的消息,像一缕无形的、带着血腥气的阴风,一夜之间,便吹遍了镇北关的每一个角落。
官方的军报,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巡逻队于黑风口发现马贼火并,现场惨烈,缴获赃物若干”。
这寥寥数字,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石头,并未激起半点波澜。
但在那看不见的、水面之下的暗流里,各种版本的流言,却早己像水草一样,疯狂滋生。
有人说,是燕人黑吃黑,为了分赃不均,自相残杀。
有人说,是张家的商队撞破了燕人的秘密,被残忍灭口。
但流传最广,也最让人脊背发凉的版本,却首指一个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名字。
——陈谦。
一时间,整个镇北关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压抑。那些平日里与侯将军、与张家走得近的军官,更是终日里大门不出,营帐紧闭。他们像是受了惊的鹌鹑,生怕夜里,会有一群穿着黑衣的“巡逻队”,悄无声息地,摸进自己的脖子。
恐惧,是最高效的武器。它无声无息,却比刀剑更能诛心。
而这场由林默点燃、由陈谦默许的恐惧之火,烧得最旺的地方,自然是侯将军的帅帐。
“废物!一群废物!”
一只来自南方景镇、价值百金的青花龙纹瓶,被狠狠掼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而绝望的哀鸣,碎成了一地齑粉。
侯振,这位曾经在镇北关一手遮天的守将,此刻却像一头被拔了牙、锁在笼中的老狮子。他猩红着双眼,胸膛剧烈地起伏,粗重的喘息声如同破旧的风箱。除了无能的咆哮,他做不了任何事。
他的面前,跪着一个瑟瑟发抖的亲信。
“将军……真……真的查不出来。陈谦的亲兵营,那天晚上,名册上的人,一个都没少。斥候营那边……也……也都对得上号,没有任何人离营的记录。”
“不可能!”侯振的声音嘶哑,像被砂纸打磨过,“一百多条人命!不是山里的鬼杀的!一定是陈谦!一定是他!”
他当然知道是陈谦。
那份被“缴获”的账册,像一柄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清楚,那东西随时都可能变成一把,将他,将他身后的李家,甚至将整个北境的世家势力,都拖进万丈深渊的铡刀。
他必须反击。
但他惊恐地发现,自己……竟如置身蛛网,无处着力。
陈谦的手段,太干净了。干净得像冬日里那能刮骨的风,只留下结果,不留半点痕迹。
“将军,”那亲信颤声提醒,“现……现在外面都传疯了,说……说您和张家……通敌……”
“滚!”
侯振一脚将他踹开。他知道,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不等陈谦动手,光是这些流言,就足以将他淹死。
他跌跌撞撞地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手却抖得厉害。他在一张空白的信笺上,用尽全力,才写下了几个扭曲的字。
他将信,塞进一个用火漆封口的信封。
“派最可靠的人,走狼径小路,连夜送去上京。”他的声音,阴冷得如同从地缝里挤出来,“亲手,交给张侍郎。”
“告诉他,镇北关……天,要塌了。”
“他再不出手,我们……就都得死!”
……
上京城,户部侍郎府,依旧是一片喜气洋洋。
张廷玉最宠爱的小妾,刚刚为他诞下一子,前来道贺的宾客,车水马龙。
就在这觥筹交错、丝竹悦耳的氛围中,一骑快马,带着一身北境特有的寒霜与风尘,悄无声息地,从侍郎府的后门,溜了进去。
书房内,檀香袅袅。
张廷玉听完了心腹的汇报,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地凝固、皲裂。当他看完侯振那封字迹扭曲的亲笔信时,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仿佛被抽走了魂魄。
“砰。”
他手中的琉璃酒杯,脱手而落,掉在名贵的波斯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杯中美酒,像血一样,迅速渗开。
“陈……谦……”
他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那声音里,充满了怨毒和……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源于骨髓的恐惧。
他没想到,自己那个不成器的侄子,竟然会捅出这么大的一个窟窿。
他更没想到,那个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介武夫的陈谦,竟有如此狠辣的手段,和如此大的胆子!
“老爷……现在怎么办?”
张廷玉没有回答。他在书房里,像一头困兽,来回踱步。窗外传来的阵阵贺喜声,此刻听来,却像是一曲为他送葬的哀乐。
他知道,这件事,己经超出了他一个户部侍郎能够处理的范畴。
通敌,养寇。
这两顶帽子,任何一顶扣下来,都足以让他张家,这棵百年大树,被连根拔起,满门抄斩!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事情彻底败露之前,先下手为强!
“备车。”他停下脚步,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的决绝。
“去……英国公府!”
……
英国公府,乃是当朝辅政大臣,李善长的府邸。
书房的密室里,灯火昏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陈年书卷和权力混合的味道。
须发皆白,看起来像个邻家老翁的英国公李善长,安静地听完了张廷玉那语无伦次的叙述。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却闪烁着与他外表完全不符的、如同鹰隼般锐利的光。
“你是说,”他慢悠悠地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一股能将人心都冻住的寒意,“陈谦的手里,可能握着……那本要命的账册?”
“十有八九!”张廷玉急道,“否则,他不敢这么嚣张!那黑风口,早不剿,晚不剿,偏偏在七殿下刚走,陛下降下那道不阴不阳的旨意之后去剿!这分明,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李善长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
他不像张廷玉那么惊慌。他想得,比张廷玉更深,也更远。
陈谦,是先帝的刀,忠诚,锋利,但不通政治。这样的人,不敢,也不会,做出如此滴水不漏的事情。
除非……他的背后,有人在替他落子。
是那个看似病弱、实则心机深沉如海的皇帝?还是那个,刚刚从北境回来,就锋芒毕露的七皇子?
李善长的手指,在紫檀木的桌面上,轻轻地敲击着。
“笃,笃,笃。”
密室里,只剩下这沉闷的、如同催命鼓般的敲击声。
“慌什么。”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天,还塌不下来。”
“国公大人……”
“一本账册而己。”李善长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只要它到不了陛下的御案上,那它,就永远只是一本废纸。而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那……您的意思是?”
“陛下……”李善长看着张廷玉,缓缓吐出两个字,“该换换血了。”
“陛下的刀,既然己经递了出去。那我们就……先把他的刀鞘,给拆了!”
“再传我的话,给北边草原上的那位‘小可汗’。”
李善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缝隙里,闪烁着毒蛇般的光。
“告诉他,他该为他那位死去的叔叔,讨回一个公道了。”
“就说,陈谦的锐士营,因为一场‘大捷’,军心浮动,防备松懈。”
“正是他,为自己正名,收拢草原人心,重振天可汗声威的……最好时机。”
张廷玉的眼睛,猛地亮了。
“借刀杀人!妙!实在是妙啊!”
“这不是借刀杀人。”李善长摇了摇头,端起一杯茶,轻轻地吹了吹上面的热气。
“这叫……”
“驱虎吞狼。”
庙堂铁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JH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