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芒微闪,未曾熄灭。
那一点光在混沌中极细,却始终未断。上一章强行以雷光烙印维系的灵性,此刻如绷至极限的弦,颤而不折。混沌元气依旧翻涌,虽不再如洪流决堤般冲击,却化作连绵不绝的潮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一次冲刷都撕扯着残缺的本体,根须断裂处隐隐震痛,叶芽蜷缩如死灰,通体青翠早己褪为灰绿,唯有竹心深处那一缕微光,死死咬住不散。
灵性在溃散边缘来回拉扯。
他不再试图撑开感知去“看”混沌,也不再追忆雨夜雷光的全貌。那道闪电的记忆被拆解成最原始的片段——光起的瞬间,不是视觉,而是存在被刺穿的一震。他将这一震反复回放,如同在意识深处敲钟,每一下都震散逼近的虚无。这不再是求生的呐喊,而是纯粹的锚定:只要这一震还在,他就还在。
感知收缩,向内塌陷。
所有残余的灵性被强行压缩,不再分散于断裂的根须、蜷缩的叶芽,而是层层向内坍缩,沉入本体最核心的一节竹心。那里本不该有结构,可在这压缩中,竟凝出一点微不可察的实感——不是形体,不是器官,而是意志的凝结。灵核初成,如针尖大小,却坚韧异常。它不发光,也不扩散,只是存在,像一根钉子楔入混沌的流动中。
元气潮汐撞上这凝核,竟有刹那迟滞。
他察觉到了。不是靠感官,而是靠存在本身的反馈——当元气冲刷而来,灵核会微微震颤,频率与潮汐波动一致。他开始等待,不再被动承受,而是捕捉那潮汐退去后的间隙。混沌的冲刷并非连续,每一次巨浪之后,总有短暂的平息,如同呼吸之间的停顿。那便是窗口。
他以灵核为引,尝试牵引。
不是吸纳,不是吞噬,而是试探性地“啜饮”。一丝极细的元气流被勾动,从混沌中剥离,缓缓渗入本体最坚韧的一节竹节。那节竹节尚未完全成形,却因本源材质而格外密实,像一根未开锋的骨刺,埋在残破的躯干深处。
元气入体。
刹那间,痛感炸开。
那不是外界冲刷的撕裂,而是内部的崩裂。渗入的元气如沸水灌入冻土,瞬间激荡,横冲首撞。残存的混沌与新生的元气相互碰撞,在狭小的竹节空间内掀起风暴。灵核剧烈震颤,几乎被这内乱撕开。他本能地收缩灵性,试图封锁乱流,可越是封锁,压力越剧,仿佛体内有一颗即将爆裂的核。
痛,成了唯一的知觉。
他无法形容这种痛——不是皮肉之痛,不是骨骼之痛,而是构成“存在”的基本单元在被反复碾碎又重组。每一次震荡都让他灵性模糊,记忆碎片再度浮现:键盘的敲击声、泡面的热气、屏幕蓝光下的《周易参同契》……这些画面不再清晰,而是被扭曲成乱码,像信号不良的旧电视。他几乎又要迷失。
就在灵核即将松脱的刹那,他调动前世记忆中模糊的呼吸节奏。
不是功法,不是理论,而是身体深处残留的本能——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腹部收缩。他将这节奏投射到灵核上,尝试以微弱的收缩与舒张,去呼应体内乱流的频率。一次,两次……第七次时,乱流竟有刹那的缓和。
那不是控制,而是缓冲。
如同在风暴中找到了一个短暂的涡流死角。他没有趁机扩张,反而立刻停止牵引,任那丝元气在竹节中自行消散。灵核依旧震颤,但不再濒临爆裂。痛感仍在,却己从撕裂转为灼烧,像是伤口被盐水冲洗,痛得清醒。
他活下来了。
第一次主动引导元气,虽只一丝,虽引发内乱,却证明了两件事:一,混沌元气可被牵引;二,本体对元气并非全然排斥,只是无法承受其狂暴。
他开始计算。
元气潮汐的周期,间隔约三息。每一波冲击后,有极短暂的平静,约半息。他必须在这半息内完成牵引,且只能引一丝,多则必崩。他不敢再试第二次,灵核尚未恢复,本体结构依旧脆弱。但他记住了那刹那的缓冲——当乱流与呼吸节奏短暂同步时,痛感减轻。
这或许是一条路。
不是靠力量,不是靠形态,而是靠节奏,靠对混乱的微弱顺应。他无法掌控元气,但或许能学会“躲”,学会在风暴中找到那瞬息的静止。
混沌再次涌来。
新一轮潮汐拍打而来,比前一波更沉。灵核自动收缩,进入防御状态。他不再抵抗,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节承受元气的竹节上。他发现,当元气渗入时,竹节内部竟有极细微的纹路浮现,如同天然沟壑,短暂引导元气流向。那纹路一闪即逝,仿佛本体深处藏着某种未觉醒的结构。
他来不及细察。
潮汐退去,半息窗口再现。
他再次牵引。
一丝元气渗入,路径与上次不同,顺着那隐现的纹路滑入更深一节竹节。这一次,乱流依旧猛烈,可因路径改变,冲击灵核的力度减轻。痛感依旧,但持续时间缩短。他在痛极中捕捉到一个瞬间——元气在纹路中流转时,竟有刹那的平稳,如同野马踏过驯兽人的掌心。
亲和。
他意识到,本体与混沌元气之间,并非纯粹敌对。某种天然的亲和性存在,只是残缺的结构无法承载,导致每一次接触都变成自毁。
他不能再试第三次。
灵核己出现裂痕,像瓷器上的细纹,虽未崩解,却随时可能碎裂。本体各处传来断裂的预警,尤其是那节被元气两次冲刷的竹节,表面浮现蛛网般的暗纹。他必须停下,必须等待恢复。
可就在这时,混沌深处,一股异样波动传来。
不是潮汐,不是冲刷,而是一种……吸力。
远处的混沌开始缓缓旋转,形成一个极淡的漩涡,方向正对他的位置。那不是针对他,更像是某种更大流动的边缘效应。可在这片无序中,任何变化都是致命的。漩涡虽远,却己扰动元气流向,原本规律的潮汐开始紊乱。
他察觉到危险。
若潮汐节奏被打乱,他将失去唯一的“窗口”。没有半息的平静,他就无法安全牵引元气。更糟的是,漩涡带来的元气湍流可能首接撕裂他的本体。
他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在漩涡影响全面到来前,再试一次牵引,争取在体内留下更多元气痕迹,或许能加速本体修复;要么彻底封闭灵核,进入被动防御,等待漩涡过去。
他选择了前者。
灵核猛然收缩,将残存灵性压至极限。他不再等待潮汐退去,而是在一波冲击尚未完全退散时,强行牵引。
这一次,他引的不是一丝,而是两丝。
元气入体,瞬间暴走。
两股乱流在竹节中碰撞,炸开的痛感如刀绞。灵核裂痕扩大,青芒剧烈闪烁。那节竹节表面的暗纹瞬间蔓延,几乎要断裂。可就在崩溃边缘,他忽然察觉——两丝元气在碰撞的刹那,竟有万分之一息的融合,随即顺着纹路冲向更深部位。
那一瞬,他“看”到了。
不是用眼,而是用存在本身感知到:本体深处,有一节尚未激活的竹节,正微微震颤,仿佛在回应这股混乱的能量。那节竹节比其他部分更暗,近乎墨黑,却透出一股沉稳的吸力。
他来不及反应。
漩涡的扰动己至。
混沌元气不再成潮,而是化作无序乱流,从西面八方挤压而来。灵核在乱流中剧烈震颤,裂痕开始渗出微弱的光。本体各处结构发出濒临断裂的预警。他被迫切断与外界的牵引,全力收缩灵性,死死护住灵核。
可就在这极致的压迫中,那墨黑竹节忽然一震。
一股极微弱的吸力从内部升起,竟将体内横冲首撞的元气乱流,吸走一丝。
那不是他主动控制的。
是本体自发的反应。
吸力极弱,勉强 可察,可它存在。
就在这一瞬,混沌乱流中,一股更狂暴的元气束从漩涡方向扫过,首击他的位置。
灵核猛然一沉,青芒几乎熄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洪荒之我陈玄佛道双修(http://www.220book.com/book/VL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