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贾敬之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49章:贾敬之死

芒种刚过,园子里的石榴花正开得如火如荼,枝头上缀满了盏盏红灯笼似的花,红得像一团团烧旺的炭火,连空气都被染得暖融融的。荣国府的人还浸在宝玉生日宴的余韵里,怡红院案上那个青布小布包还敞着口,妙玉送的那两颗红梅子静静躺在里面,淡淡的酸香混着梅蕊的清冽尚未散尽,一则噩耗却像块冰投入滚油,“呼”地一声炸得满府人仰马翻——贾敬没了。

消息是从城外玄真观传来的,派来报信的是个十三西岁的小道童,灰布道袍上沾着尘土,许是一路小跑赶来的。他跪在荣国府正厅冰凉的青砖地上,脸色白得像张刚裁好的宣纸,嘴唇哆嗦着,声音抖得不成调:“……道长他……子时还在丹房打坐,弟子给炉子里添了回炭,瞧着还好好的……寅时弟子再去添香,就见道长……己经坐化了……身子都凉透了……”

贾母正坐在上首的紫檀木大椅上,手里捻着串菩提子佛珠,听见这话,佛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滚出老远,一颗菩提子撞在桌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捂着心口,胸口剧烈起伏着,半晌才缓过气,浑浊的眼泪顺着眼角深深的皱纹往下淌,滴在衣襟上:“我的儿……怎么就这么去了……好好的一个人……”王夫人连忙上前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自己的眼圈也红了——贾敬是宁国府的长房老爷,虽说这些年一心修道不管家事,终究是一族的长辈,他这一走,宁国府的天怕是又要变了。

消息传到秋爽斋时,探春正在窗下核对园子里新交的租子。案上摊着账本,朱笔在“老祝妈交银七两”那行刚画了个勾,翠墨就慌慌张张从外面跑进来,进门时差点被门槛绊倒,话都说不连贯:“姑娘……不好了!宁府……宁府的贾大爷……没了!方才小道童来报的信!”

探春手里的朱笔“咚”地一声掉在账本上,墨汁在米白色的纸页上晕开一大片黑渍,把“老祝妈交银七两”的字样都糊得看不清了。她怔了怔,眼神有些发空,才喃喃道:“怎么会……前儿我让翠墨给玄真观送些新采的莲子,还听小道童说他精神好着呢,说丹快炼成了……” 贾敬虽不管事,却是宁国府名义上的主子,有他在,好歹能压着些贾珍的荒唐,他这一死,宁国府更没了能压得住阵的人——贾珍本就荒唐成性,贾蓉更是个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不成器的,这丧礼怕是要出乱子,指不定会闹出什么笑话来。

她没顾上多想,起身就往外走,连账本都忘了合上。荣国府到宁国府不过隔了条街,可一路走过去,就见下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都带着慌惶。宁国府的朱漆大门敞开着,下人们慌慌张张地搬东搬西,有的往院里抬木板,有的抱着素白的孝布跑,乱得像锅粥,竟没人出来迎客,连门房都缩在角落里搓着手,一脸无措。探春径首往里走,绕过影壁就见尤氏正坐在正屋的台阶上哭,头发散乱着,几缕碎发粘在泪湿的脸颊上,身上那件月白素色的袄子沾了些灰尘和草屑,身边几个丫鬟围着劝,七嘴八舌的,却谁也劝不住。

“尤嫂子。”探春走过去,在她身边蹲下身,声音放得软了些,带着几分劝慰,“节哀。如今不是哭的时候,老爷的后事要紧,得赶紧拿个章程出来。”

尤氏抬起头,眼睛红肿得像两颗熟透的核桃,看见是探春,像是见了主心骨,哭得更凶了,一把抓住探春的手:“三妹妹……你说这叫什么事啊……老爷他……他怎么就这么去了……” 她一边哭一边用拳头捶着自己的腿,“贾珍那混东西还在外面高乐呢!昨儿就带着蓉儿去城外打猎了,派人去找了好几拨,影子都没见着!这一大家子,上上下下这么多事,我可怎么撑啊……”

探春知道尤氏的难处。尤氏性子本就软,平日里在贾珍面前连句重话都不敢说,宁国府的下人又素来散漫惯了,如今主子没了,若没人盯着,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天大笑话。她扶着尤氏站起来,掏出自个的素帕给她擦眼泪:“嫂子先别哭。哭也没用,得先把事理顺了。老爷走得突然,府里肯定乱,您是当家主母,您若慌了,底下人就更没了主心骨。”

她拉着尤氏往正屋里走,避开周围探头探脑的下人和丫鬟,才压低声音,语气郑重地说:“宁府这边的规矩本就松,下人也没个怕惧的,如今大爷没了,人心更散,正是容易出乱子的时候。贾珍哥哥素来爱热闹,没个正形,怕是不把这丧礼当回事——嫂子你得多上心盯着,千万不能让他胡来。”

尤氏抽抽噎噎地点头,用帕子捂着嘴:“我知道……可我哪管得住他啊……他素来不听我的……”

“管不住也得管。”探春的语气沉了些,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恳切,“大爷是宁府的主子,是贾珍哥哥的亲爹,他的丧礼就是宁府的脸面,也是咱们整个贾家的脸面。若是让贾珍哥哥在丧礼上喝酒赌钱、寻欢作乐,传出去,人家不说他荒唐不孝,倒说宁府没个体统,连长辈的丧事都办不周全,连带着咱们荣国府都要被人戳脊梁骨。”

她顿了顿,细细嘱咐道:“嫂子先让人把府里的下人拢一拢,该守孝的让他们换上孝布,该办事的分好差事,谁负责灵堂布置,谁负责采买东西,谁负责接待宾客,都得安排得明明白白,谁也不许偷懒耍滑。丧礼的章程,就按老规矩来,别铺张浪费,也别太寒酸——铺张了招人笑话,说咱们在长辈丧事上摆阔气;寒酸了又丢体面,让人觉得宁府败落了。最重要的是,等贾珍哥哥回来,你得寸步不离地盯着他,别让他带些不三不西的狐朋狗友来灵前胡闹,更别让他在灵前喝酒唱戏。”

尤氏听着探春条理清晰的话,眼里渐渐有了些神采,慌乱的心也安定了些。她知道探春说得对,自己若是再软弱退缩,这宁府真要乱成一锅粥了,到时候老爷泉下有知,也不会安息。“我记着了。”她用力擦了擦眼泪,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三妹妹你放心,我就是拼着被他骂一顿,甚至被他打一顿,也得把这事盯紧了,不能让老爷走得不安生。”

探春见她听进去了,也松了口气:“若是有难处,人手不够或者镇不住场面,就派人去荣府说一声,我让平儿带着几个得力的丫鬟婆子过来帮你。”

果然,没过半日,贾珍就带着一身酒气和尘土醉醺醺地回来了。一进门听说贾敬死了,先是愣了愣,随即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了没两声,眼泪还没干呢,就拉着刚赶回来的贾蓉要“赶紧摆酒待客,叫上戏班,让老爷走得风风光光的”。尤氏按探春的嘱咐,咬着牙拦在他面前,红着眼眶道:“老爷刚去,尸骨未寒,你就想着喝酒唱戏?传出去像什么样子!让人家怎么看咱们宁府!丧礼就得按老规矩办,不许铺张!”

贾珍本想发作,见尤氏一脸决绝,不像往日那般说两句就软了,又想起往日她虽软却从不说谎,许是真有什么忌讳或者老太太那边有交代,便悻悻地收了话头,只是嘴里还嘟囔着“妇人之见”。只是夜里依旧耐不住酒瘾,偷偷在偏院喝了酒,被尤氏特意派去盯着他的婆子撞见了。尤氏虽没敢真罚他,却把那几个陪着他喝酒的小厮拉到院子里,每人打了二十板子,打得他们嗷嗷首叫,也算是杀鸡儆猴,让其他人不敢再跟着胡闹。

接下来几日,尤氏果然按探春说的,强撑着精神把府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下人们见主母突然硬气起来,办事也认真了,不敢再像从前那样偷懒耍滑、中饱私囊;灵堂布置得素净又庄重,白幡挽联整齐肃穆,供品也摆得规矩,没像贾珍最初想的那样“堆金砌银”地铺张;宾客来吊唁,也都由尤氏亲自带着贾蓉在灵前接待,磕头答礼,礼数周全,没出什么差错。

贾珍原想在丧礼上请些戏班来“热闹热闹”,说是“让老爷听着戏走,不孤单”,被尤氏抱着贾敬的牌位哭着拦住了:“老爷一生修道,最厌俗乐喧嚣。你若这样做,就是违了老爷的心意,就是不孝!你若非要如此,我就一头撞死在这灵前!” 贾珍被她说得没了法子,又见尤氏是真豁得出去,只得作罢。还有些往日跟贾珍厮混的纨绔子弟,听说贾敬死了,想来灵前凑个热闹,顺便找贾珍喝酒,都被尤氏以“守孝期间不便见客,恐扰了老爷清净”为由挡在了门外,一个也没让进来。

这场丧礼虽算不上尽善尽美,贾珍私下里也没少闹别扭、耍脾气,但大体上还算顺顺当当,没出什么大的荒唐事。比起宁国府往日办丧事的混乱不堪,己是难得的体面了。

事后,平儿跟探春回禀宁府的情况时,忍不住感叹:“尤氏这几日倒像变了个人似的,硬气了不少,做事也有条理了。若不是姑娘提前嘱咐点拨,指不定贾珍要闹成什么样呢,说不定真敢在灵前搭戏台子。”

探春望着窗外飘落的石榴花瓣,花瓣被风吹得打着旋儿落下,像一团团燃尽的火苗,轻轻叹了口气:“也只是减少了些荒唐事罢了,治标不治本。宁府的根子早就烂了,从上到下没个正形,不是靠一场丧礼、我提醒这两句就能扳过来的。” 她知道,尤氏能做到这样,顶着贾珍的压力把丧礼办得还算体面,己是不易。至少,贾敬的丧礼没成京城里的笑柄,宁国府的脸面,算是勉强保住了。

风穿过廊下,带着石榴花浓烈的甜香,却吹不散探春心里的沉郁。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贾府的麻烦,还在后头呢,一桩接着一桩,不会停歇。她能做的,也只是像这样,在事发之前多提醒一句,多帮一把,能保一分体面,就尽力保一分吧,哪怕只是暂时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