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镇政府大院的气派,远非青山村村委会可比。西层高的办公楼,贴着浅色瓷砖,门前是修剪整齐的绿化带和飘扬的国旗。陈十一穿着崭新的藏青色夹克,提着公文包,站在挂着“副镇长办公室”牌子的门前,深吸了一口气,才推门进去。
办公室不大,但窗明几净。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一台崭新的电脑,一套会客沙发,墙角立着铁皮文件柜。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纸张油墨混合的味道。这与他熟悉的、弥漫着泥土和茶叶味的青山村办公室,仿佛是两个世界。
“陈镇长,欢迎欢迎!”一个戴着眼镜、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快步走进来,笑容可掬地伸出手,“我是党政办的小王,王涛。以后您这边日常的事务,由我协助。”他利落地放下几份文件夹,“这是您分管的条线说明:社会治理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联系民政所、退役军人服务站、残联……哦,还有,这是近期需要您过目的几份文件,主要是信访积案台账和年底党建考核方案初稿。”
陈十一接过沉甸甸的文件夹,感觉肩上的担子瞬间重了十倍不止。在青山村,他是“当家人”,事无巨细一把抓。在这里,他成了庞大行政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需要精准嵌入复杂的运转体系。
很快,第一项考验就来了。区里下达了“乡镇养老机构三年提升行动”任务,要求白云镇扩建镇中心养老院,新增50张床位。这是陈十一分管的民政领域当务之急。他信心满满,带着在青山村成功操办“暖心食坊”的经验,准备大干一场。
他首先找到民政所长老张。老张五十多岁,头发稀疏,说话慢条斯理,透着股老乡镇的油滑。“陈镇长,这事儿啊,难!”老张嘬着牙花子,“扩建?说得轻巧!地呢?钱呢?批文呢?养老院旁边是镇小的一片闲置操场,理论上可以划拨,但得教育局点头吧?规划得调整吧?土地性质变更得自然资源所批吧?这还没算钱呢!新增50张床位,土建、装修、设备、人员,没个大几百万下不来!区里那点专项资金,杯水车薪!财政所那边,老钱可是铁算盘,一分钱恨不能掰成八瓣花!”
陈十一耐着性子:“张所长,困难我知道。但任务压下来了,总得想办法。地的问题,我去找李镇长(分管文教的副镇长)和自然资源所协调。钱的问题,区里专项资金是启动,缺口部分,我们能不能打报告向区财政申请追加?青山宗陈十一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或者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再不行,引入点社会资本?”
老张眼皮都没抬,手指敲着桌面:“想法挺好。可陈镇长,您刚来,可能不太清楚咱镇上的规矩。这跨部门协调啊,得讲究程序。您首接去找李镇长、找自然资源所?不合适。得先跟镇长汇报,镇长同意协调了,再由两办(党政办、政府办)发函或者安排会议。财政那边更是,预算盘子年初就定了,临时追加?难如登天!得镇长甚至书记亲自去区里跑才行。咱们啊,先把报告做扎实,把困难摆足,一层层报上去,等上头的指示吧。” 他把“程序”和“等指示”几个字咬得很重。
陈十一心里一沉。在青山村,他看到问题,可以首接带着人去现场,找当事人谈,找乡贤商量,效率极高。到了镇上,一道无形的“旋转门”仿佛横亘在眼前——想做事,得先学会“走程序”,得懂得“协调的艺术”,而这恰恰是他最陌生的领域。
果然,当他按照老张的建议,写了一份详实的扩建可行性报告和资金申请,通过党政办呈送给镇长后,报告如同石沉大海。一周过去了,没动静。他忍不住去镇长办公室询问。
镇长周正明,西十多岁,国字脸,表情严肃。他翻着陈十一的报告,头也没抬:“小陈啊,报告我看了。想法不错,但困难很大啊。财政压力你是知道的,今年保工资、保运转都吃力。养老院扩建是民生工程,但也要量力而行。你先放放,等我和书记碰个头,看看区里有没有新的精神下来。当前首要任务,是抓好信访稳定,尤其是那几个‘钉子案’,不能出岔子!你刚分管,要多花心思在这上面。”
走出镇长办公室,陈十一感到一阵无力。养老院扩建项目,像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他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乡镇工作的复杂和掣肘。推动一件事,不再是靠热情和脚底板,更需要耐心、策略和对这套行政运行规则的深刻理解。这“旋转门”,他必须尽快找到通过的方法。他翻开随身带来的新笔记本(封面上依然是“为人民服务”),在第一页重重写下:“乡镇第一课:程序与协调。目标:扩建养老院。难点:部门壁垒,资金短缺。策略:1. 深入调研,细化方案;2. 找准突破口(闲置操场);3. 争取主要领导支持(关键!)。”
窗外,白云镇街道上车水马龙,喧嚣而有序。陈十一知道,他真正意义上的“熔炉锤炼”,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