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漩涡深处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最新章节随便看!

查办吴爱国案后,陈十一并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感慨中。纪委的工作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一个案子结束,新的任务立刻接踵而至。很快,一个更为复杂、棘手的案子交到了他的手上。

有匿名举报信反映,市住建局副局长吴浩明在担任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期间,涉嫌在土地出让、规划审批等方面为多家房地产公司提供便利,收受巨额好处,并存在生活作风问题。举报信内容相对笼统,但指向明确,且涉及开发区建设的关键领域,敏感性高。

这个案子不同于之前的科级干部案件,吴浩明是副处级实职干部,在市里经营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调查难度和阻力必然更大。分管领导特意叮嘱陈十一:“这个案子要格外慎重,初核要扎实、隐秘,注意方式方法,既要收集证据,也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打草惊蛇。”

初核工作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举报信提供的线索有限,很多信息需要自己去挖掘。吴浩明为人谨慎,表面上作风强硬,办事雷厉风行,甚至给人留下“不近人情”的印象,伪装得很好。调查组从开发区过往几年的土地出让档案、规划变更审批卷宗入手,浩如烟海的资料,需要一页页翻阅,一个个数据比对。

过程异常枯燥且进展缓慢。他们发现了几起土地出让价格明显低于同期市场价、规划条件莫名放宽的案例,但相关程序文件表面上却做得近乎“完美”,难以找到首接破绽。显然,对手具有很强的反调查能力。

调查一度陷入僵局。陈十一压力巨大,白天组织大家分析案情,调整方向;晚上常常独自在办公室待到深夜,反复研究那些看似无懈可击的材料,试图找出隐藏的蛛丝马迹。他甚至又拿出了在基层做群众工作的笨办法,指示调查组成员以其他名义,低调走访相关房地产公司离职人员、项目经办人等,寻找可能的知情人。

就在山重水复之际,一个意外的突破口出现了。调查组在排查与某家受益房企有关的资金流向时,发现了一笔看似不相关的、流向省外某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款项。顺藤摸瓜,发现这家拍卖公司曾拍出一幅价值不菲的名家画作,而最终的收货人,竟然是与吴浩明岳家有些拐弯抹角关系的一个远房亲戚。

“雅贿!”陈十一脑海中立刻跳出这个词。对方果然狡猾,不再采用简单的现金交易。

他们立刻秘密协调省外有关部门,核查那家拍卖公司的交易记录和资金流向。同时,加大对吴浩明密切关系人的摸排。过程犹如解一道复杂的谜题,各个环节必须严丝合缝,不能有半点差池,否则前功尽弃。

然而,调查遇到的阻力也开始显现。有人说情打招呼,暗示吴浩明是“能干事的干部”,要“保护干部积极性”;有的调查对象开始变得不配合,或者提供的证词前后矛盾;甚至调查组内部,也感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压力。

陈十一顶住压力,一方面向领导坚决汇报,争取支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证据链的完整性和程序的合法性,确保每一步都合规合纪,不留任何瑕疵。他告诫调查组成员:“越是复杂的案子,越要沉住气。我们的武器是事实和证据,只要证据扎实,谁也翻不了天!”

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内查外调,一条通过艺术品交易、特定关系人代持等隐蔽方式输送利益的链条逐渐清晰起来。关键证据被一一固定。收网时机逐渐成熟。

当厚厚的调查报告摆在案头时,陈十一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面对吴浩明这样级别的干部,最后的正面交锋将是一场硬仗。他精心组织了谈话方案,预想了各种可能和对策。这不仅是对智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和定力的终极较量。

这场深入漩涡中心的战斗,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也锤炼了他应对复杂局面、攻克艰难险阻的实战能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