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利剑归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纪委工作的最后一年,陈十一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继续负责重要案件查办的同时,领导开始有意让他更多地参与一些“后半篇文章”的工作,即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部分,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他牵头对近几年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和制度漏洞,形成了数份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招投标、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内部控制的制度规定。

他多次到发案单位,主持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亲自剖析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更多的党员干部从这些惨痛教训中受到警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他的讲课,因为源于真实的案例和深入的思考,既有纪法理论的深度,又有现实案例的冲击力,效果显著,深受触动。

他还注重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回访教育,不是一处了之,而是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改正情况,鼓励他们放下包袱、积极工作,体现了组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这些工作,让他纪委的经历变得更加完整。他不仅是一名“铁面执纪”的“惩腐”利剑,也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治病防病”的“医生”,思考如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与他过去在基层推动制度建设、在社会工作部制定标准、在组织部考察干部的经历,隐隐形成了一种呼应和升华。

一天,市委主要领导来到市纪委调研,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陈十一作为中层骨干代表之一,结合自己查办的案例和后续思考,做了发言。他没有停留在个案本身,而是深入分析了当前某些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深层原因,特别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强化日常监督的“探头”作用、探索对“关键少数”更有效的监督模式、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等。

他的发言既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又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引起了领导的浓厚兴趣。领导不时插话询问细节,并对他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予了肯定。

调研结束后不久,组织部长再次找陈十一谈话。部长微笑着对他说:“十一同志,在纪委这三年,辛苦了,但也收获很大吧?组织上都看到了。你这把‘剑’在纪委的熔炉里淬炼得更加锋利了。现在,是时候让你在新的岗位上,运用好这段经历带来的经验和感悟了。”

谈话中,部长透露,经过市委统筹考虑,决定调陈十一回到市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正处级),分管干部监督工作,同时参与全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规划。

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命。干部监督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关系到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有过纪委工作经历的干部来分管这项工作,无疑是加强了监督的力量和专业性。

陈十一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内心也更加充实和有底气。纪委的三年,让他对干部监督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纸面规定上,而是有了无数个鲜活案例作为支撑,有了对人性弱点、权力风险、制度漏洞的深刻洞察。

离开纪委那天,他回望那座庄严而静谧的大楼,心中充满感激。这里磨掉了他身上可能残存的稚嫩和浮躁,赋予了他一双更加锐利、更能洞察秋毫的眼睛,一颗更加坚定、更能抵御腐蚀的内心。他知道,未来无论在什么岗位,这三年听到的警钟,都将长鸣于心。

利剑归鞘,锋芒内敛,但剑锋所指,仍是腐败与不正之风,只是方式从首接的查办,转向了更前端、更根本的预防、监督与制度构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