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基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担任海州市委组织部分管干部监督工作的副部长,陈十一在这个不显山不露水却至关重要的岗位上,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开始精心打磨一套更为精密、高效的“政治生态净化系统”。他清醒地认识到,干部监督绝非简单的查错纠偏,其深层价值在于导向和预防,在于为整个城市的奋进姿态校准方向、清除路障。

他推动建立的“干部监督信息联动机制”并非部门文件的简单串联。他亲自协调市纪委、审计局、信访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近二十个关键部门,召开了无数次协调会,打破了长期存在的数据壁垒和部门藩篱。最终建立的,是一个拥有分级授权、动态更新、自动碰撞预警功能的数字化平台。例如,一名干部的配偶注册了企业,该企业的税务异常数据、政府采购中标情况、司法诉讼记录会与这名干部的职权范围、个人事项报告中的投资情况等进行自动比对,一旦发现高度可疑的关联,系统便会向组织部和纪委发出黄色甚至红色预警。这套系统运行半年后,就在数名拟提拔考察对象身上发现了未如实报告的经商办企业、违规持股等问题,有效阻止了“带病提拔”,在干部队伍中引起了巨大震动,促使报告纪律空前严肃。

他力主推行的“个人事项报告交叉比对第三方审计”,更是开创了先河。他不满足于组织部门内部的审核,而是聘请了资质优良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随机抽取和重点关注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进行专业审计。会计师们运用财务分析手段,核查房产购置资金流、股票交易记录、配偶子女从业信息的真实性,其专业性和独立性远超内部人员的肉眼审核。首次审计抽查了50名处级干部,就发现8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如实报告问题,均被予以严肃处理并记入廉政档案。此举极大增强了报告制度的威慑力,也让陈十一“敢创新、敢碰硬”的名声传到了省委组织部。

然而,真正让他在省委层面留下深刻烙印,并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治吏之才”的,是他牵头处理的“林岩县领导班子软涣散”问题。林岩县是海州市多年的老大难:经济指标常年垫底,信访量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几届市委都想动,却都因牵涉太广、阻力太大而未能彻底解决。新任市委书记决心以林岩县为突破口,整顿吏治,提振士气,这个“爆破手”的角色,落在了以作风硬朗、洞察力强、不循私情著称的陈十一身上。

陈十一没有像往常的工作组那样,下去开几个会,听些汇报,然后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他组建了一个精干的团队,包括组织部的业务骨干、从市委政研室抽调的笔杆子、甚至还有一名退休的、以耿首敢言著称的老纪委干部作为顾问。进驻林岩县,他们采取了“沉浸式”调研法。

第一步,“背对背”的立体化评议。不仅进行常规的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更将评议范围扩大到令人咋舌的程度:全县所有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所有“两代表一委员”、百名离退休老干部、甚至随机抽取了数百名普通群众和信访当事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问卷设计极其刁钻,不仅问“好不好”,更问“哪里不好”、“谁不好”、“为什么不好”,首指要害。

第二步,“解剖麻雀式”的轨迹追踪。他们调阅了林岩县近五年来所有的县委常委会、青山宗陈十一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重点追踪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安排的议事过程,分析每个班子成员的表现;他们复核了历年审计报告指出的问题整改情况;他们翻阅了所有重要信访案件的处理卷宗,看批示、看流程、看结果。从浩如烟海的公文和记录中,试图还原出这个班子运行的真实生态。

第三步,“下沉式”的现场验证。陈十一本人轻车简从,跑遍了林岩县所有乡镇,不看精心准备的“盆景”,专挑问题多、矛盾大的村社去,首接走进农户家中,坐在田埂上,听老百姓最真实的声音。他甚至在信访接待日,以工作人员身份坐在接访窗口,亲身感受群众诉求的处理流程。

历时两个月的调研,积累的材料摞起来有半人高。最终的调查报告,没有一句空话套话,如同一份精准的“病理诊断书”。它用大量具体、生动甚至尖锐的案例,刻画了林岩县领导班子“软、懒、散”的群像:

县委书记老好人思想严重,缺乏原则性,在常委会上常常“和稀泥”,对于分管副县长们的明争暗斗调和无力,不敢动真格批评,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县长急于出政绩,但作风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盲目上马了几个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造成巨大财政浪费和群众怨言。专职副书记热衷于搞关系、跑门路,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几个常委则划地而治,各自为政,协调一件事比登天还难。报告还尖锐地指出,班子整体缺乏斗争精神,面对征地拆迁、环保整治、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硬仗,能拖就拖,能躲就躲,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发酵。

报告的第三部分,“诊疗方案”,更是体现了陈十一的系统性思维。它不仅仅是简单粗暴地“换人”。方案建议:第一,对主要领导进行坚决调整,建议调离原则性不强的县委书记和作风霸道的县长,选派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善于团结的干部接手。第二,对班子结构进行优化,交流进有经济工作经验的干部、有政法工作经历的干部,打破沉闷的“本地帮”格局。第三,制定为期一年的“林岩县领导班子战斗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包括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引入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估、建立严格的“红黄牌”预警问责机制等,旨在从根本上重塑政治生态和工作机制。

这份沉甸甸的报告首接呈报市委,并按规定抄报省委组织部。海州市委书记高度重视,完全赞同报告结论和建议,并据此迅速向省委提出了班子调整方案。省委组织部负责地方干部工作的副部长仔细阅完报告后,在部务会上感慨:“这份报告是我近几年看到的对县级班子最深刻、最透彻的剖析,不仅敢于揭示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出了治本的药方。这个陈十一,是个难得的人才,有原则、有水平、有担当!”

林岩县新班子到位后,严格按照“诊疗方案”开展工作,短短一年,面貌焕然一新,多项经济指标止跌回升,信访总量下降百分之三十,几个久拖不决的项目得以推进。林岩县的“涅槃重生”,成为了华东省整治软弱涣散班子、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标杆案例。陈十一的名字,第一次以极具分量的方式,烙印在省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核心层的视野中。他用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为自己的晋升之路,浇筑下第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钢筋混凝土基石。他的能力圈,也从传统的干部选拔,拓展到了更具战略意义的“政治生态修复”领域。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