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十一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中,有一个年轻人的身影,一首安静而不可或缺地陪伴在其左右,尤其是在他大病初愈之后这段时期。他就是生活秘书刘青。
刘青约莫三十出头,毕业于国内顶尖大学的哲学系,性格内敛沉稳,甚至有些寡言少语。当初省委办公厅为他选派生活秘书时,看中的正是他的细心、可靠和低调。他的主要职责是照顾陈十一的日常生活起居,提醒服药、安排饮食、陪同锻炼、处理一些简单的交办事项。
起初,陈十一只是将他视为一个尽职尽责的普通工作人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陈十一调整工作方式后有了一些余暇观察身边人,他逐渐发现刘青这块“璞玉”的不同寻常之处。
**其一,非同寻常的观察与思考力。** 有一次,陈十一在阅读一份关于边境地区人口变化的调研报告,随口自语了一句:“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孺,这背后的社会结构变化值得深思。”几天后,刘青在整理书籍时,看似不经意地将一本关于乡村社会变迁的理论著作和一份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的、其他国家类似地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案例摘要,放在了陈十一书桌的角落。陈十一翻阅后,大为惊讶,其资料之精准、视角之独特,远超一个生活秘书的职责范围。他问刘青怎么看,刘青只是谦逊地说:“我只是觉得这些材料可能对你思考那个问题有点启发,就整理了一下。”
**其二,极强的信息筛选与学习能力。** 陈十一需要阅读大量的文件和资讯,刘青会在不涉及机密的前提下,提前帮他进行初步筛选,将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提炼出要点,甚至有时会附上几句自己简洁的、富有洞见的评论或不同观点的摘要,极大提高了陈十一的阅读效率。而且陈十一发现,刘青对他关注领域的政策动态、理论前沿保持着惊人的跟踪学习能力,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其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远非一个普通秘书可比。
**其三,低调内敛下的悲悯与洞察。** 刘青话不多,但眼神清澈而专注。他陪同陈十一下乡调研时,总是安静地跟在后面,但他的观察视角却非常细腻。一次,在一个贫困村,陈十一与村干部座谈,刘青注意到窗外一个残疾老人艰难地挑水回家。事后,他不仅默默地去帮那户人家挑满了水缸,还细致地了解了村里残疾人的数量和帮扶政策落实情况,整理成一份情况简报,委婉地提醒陈十一关注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这份发自内心的悲悯和对社会细微处的洞察,让陈十一看到了一个优秀治理者必备的情怀。
陈十一越来越确信,刘青是一个被“生活秘书”身份掩盖了光芒的难得人才。他深厚的哲学背景赋予了他强大的逻辑思辨和本质洞察能力,而他低调内敛的性格又使他能沉下心来观察和学习。他需要的,是一个更大的平台和更合适的契机去打磨和展现。
然而,如何“雕琢”这块璞玉,却让陈十一有些头疼。首接提拔?不符合组织程序,也容易引人非议,更可能拔苗助长。放任不管?又觉得浪费人才,于心不忍。刘青本人似乎也安于现状,并无任何“非分之想”,只是默默地把份内份外的事都做到极致。
陈十一开始有意识地给他“加担子”,但方式很巧妙。比如,他会就某个社会现象随口问问刘青的看法;会让刘青尝试草拟一些非核心的、礼节性的讲话稿初稿;会在讨论某些问题时,故意让刘青在场聆听,事后听听他的“读后感”。刘青的回应总能让他惊喜,其观点往往角度新颖,能触及问题的深层逻辑。
陈十一在心中暗暗筹划,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用一种符合规则又不显得突兀的方式,将刘青推荐到更能发挥其才干的岗位上去。这既是对人才的负责,也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后备力量。雕琢璞玉,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