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奇点曙光
第十五章 争论与决策 (2042年中)
2042年6月的日内瓦,群星科学院的辩论厅里,空调开得很足,却吹不散空气里紧绷的热意。圆形会议桌旁,UEC理事会的27个成员国代表、群星科学院的12位首席科学家,以及欧拉一号的工程团队围坐成圈。全息屏上,“金乌”工程的技术蓝图与风险评估报告交替闪烁,像两团纠缠的光——一团炽热,一团幽蓝。
“各位,”UEC主席艾丽卡·莫雷诺的声音带着疲惫,“我们己连续辩论72小时。现在,请允许我总结核心分歧:支持启动‘金乌计划’的同仁认为,这是人类摆脱能源枷锁的唯一机会;反对者则担忧,960亿欧元的总投资、0.1%的失败概率,可能让人类陷入‘另一个ITER困局’。”
她的话音刚落,德国马普所的克劳斯教授便重重放下咖啡杯。这位曾参与ITER建设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白发苍苍,此刻目光如刃:“徐博士,我尊重欧拉的计算,但人类不是数学公式!ITER用了30年、200亿欧元,才勉强让等离子体约束达到100秒;而‘金乌’要求1000秒,还敢说‘失败概率0.1%’?这不是科学,是赌博!”
“但克劳斯教授,”苏梦婷站起身,她的白大褂袖口绣着微型笼目石,“您忘了吗?我们在苏黎世的实验室,己经用1:10缩比装置实现了127秒的约束。欧拉的模拟显示,当磁笼采用‘量子拓扑自修复’结构时,失效概率会被压缩到百万分之一以下。”她调出一段视频——缩比装置中,淡紫色的等离子体在磁笼里优雅旋转,没有一丝抖动,“这不是‘赌’,是‘验证过的信心’。”
“信心?”美国能源部的代表汤姆森参议员冷笑,“1970年代,我们信心满满要建‘超导超级对撞机’,结果预算超支三倍,最后沦为废墟;2020年代,ITER的预算又超了200亿欧元。现在你们说‘金乌’只要80亿一台?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厅内响起零星的附和声。日本代表的手机突然亮起,他低头扫了眼消息,皱眉道:“东京电视台刚播了段民意调查——68%的民众反对‘金乌计划’,他们担心‘核聚变会引发新的能源战争’。”
“这正是‘金乌’的人文条款存在的意义。”徐川终于开口,他的声音沉稳如钟,目光扫过全场,“条款里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国共享专利,反应堆选址由当地社区投票决定,收益的10%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科学。这不是‘大国垄断’,是‘文明共荣’。”
“共荣?”克劳斯教授拍桌,“当德国的工厂因核聚变电力降价而扩张,非洲的村庄却连电灯都用不上时,‘共荣’不过是漂亮的口号!”
徐川没有反驳。他走到全息屏前,调出一组对比图:左边是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时的全球首播画面,右边是2021年新冠疫苗全球分配的混乱场景。
“人类总在重复同样的错误。”他的指尖划过屏幕,“登月时,我们用12年的时间和250亿美元,让12个人登上月球;而新冠疫苗研发时,我们用了10个月,却因专利壁垒让20亿人等待。现在,‘金乌’给了我们第三次机会——不是‘要不要做’,是‘怎么做才能不让历史重演’。”
他转向克劳斯教授,语气放缓:“您说‘人类不是数学公式’,但您忘了,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恰恰来自‘超越公式’的勇气。1961年,肯尼迪总统说‘十年内登月’时,连NASA的工程师都不敢信;2015年,我们宣布‘2030年前消除极端贫困’时,连经济学家都觉得是梦。但今天,登月早己实现,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了近一半——因为人类选择了‘相信’。”
厅内的气氛开始松动。年轻的中国学者林晓薇举起手:“徐博士,我老家在甘肃,村里至今用煤油灯。如果‘金乌’能让那里通上电,我愿意去戈壁滩守着反应堆!”
“我也是。”来自肯尼亚的工程师阿米尔站起身,“我在内罗毕见过孩子用蜡烛写作业,眼睛被熏得通红。如果核聚变能让学校通上电,我愿意用余生维护‘金乌’。”
克劳斯教授的脸色逐渐缓和。他盯着徐川身后的全息屏,那里正滚动着全球127个实验室的“支持声明”——从京都量子材料所到开普敦生态基因库,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古文明破译中心到上海的液态金属实验室,每一份声明上都签着科学家的名字。
“徐博士,”他轻声说,“我不是反对‘金乌’,是害怕重蹈覆辙。”
“我理解。”徐川点头,“所以欧拉在提案里加了‘分阶段验证’条款:首台原型机建成后,先并网发电1年,经全球20个国家检测确认安全后,再批量建造。这不是‘冒险’,是‘谨慎的勇敢’。”
最终表决的时刻到了。27个理事会成员依次按下投票键。当电子屏上的“通过”字样亮起时,克劳斯教授突然站起,向徐川深深鞠躬:“徐博士,我错了。人类的文明,从来不是靠‘规避风险’前进的,而是靠‘首面恐惧’突破的。”
掌声如潮。苏梦婷递给徐川一杯热咖啡,他的手微微发抖——不是紧张,是激动。窗外的阳光穿过云层,将辩论厅的玻璃幕墙染成金色,全息屏上的“金乌”蓝图与窗外的阳光重叠,像一幅流动的星图。
“通知团队,”他对苏梦婷说,“启动‘金乌’工程的‘预研冲刺’。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人类的‘决定’,比‘担忧’更有力量。”
苏梦婷点头,指尖在控制台上划出流畅的弧线。全息屏上,“金乌”的星图开始延伸,新的模块如星芽般萌发——“社区能源共享网络”“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中心”“核聚变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实验室的广播突然响起晨间新闻:“据UEC官方消息,‘金乌计划’己获理事会全票通过,将于下月在日内瓦召开全球奠基仪式。专家评价:这是人类从‘犹豫不决’走向‘共同行动’的历史转折点。”
徐川关掉广播,转身时瞥见墙上的时钟——显示着“2042年6月20日14:17”。
这一天,人类用一场激烈的争论,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成长。
正如小棠在画里写的:“金乌的火焰,会把所有的担心都烧成光。”
而人类的故事,正随着这火焰,继续生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领航者欧拉纪元(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