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九章 能源新纪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领航者欧拉纪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卷 奇点曙光

第十九章 能源新纪元 (2080年视角回顾)

2080年6月的清晨,肯尼亚内罗毕的“阳光社区”里,12岁的阿米娜·奥科特正踮着脚按动墙上的能源面板。淡蓝色的光晕从面板下涌出,瞬间点亮了整间教室——这不是普通的电灯,而是“金乌能源网络”输送的核聚变能,足够支撑整个社区24小时的照明、取暖与教学设备运行。

“阿米娜,今天轮到你给大家讲‘星星的故事’。”老师露西亚·陈笑着推了推眼镜。这个曾在苏黎世“金乌”实验室参与原型机调试的中国姑娘,如今己是社区的能源顾问。她的发梢别着一枚银色胸针,形状像极了2042年那台首台原型机的磁笼截面。

阿米娜翻开课本,第一页是幅彩绘:淡紫色的等离子体光团在磁笼中旋转,周围环绕着全球70亿人的笑脸。“这是‘金乌’的第一束光。”她奶声奶气地说,“老师说,以前的非洲小朋友要走十里路挑水,冬天只能用冰块取暖;现在,我们有了永远用不完的电,还能用它淡化海水、种植沙漠作物!”

教室后排,78岁的老酋长卡莫·奥科特拄着拐杖,浑浊的眼睛里泛着光。他是内罗毕最后一个记得“能源匮乏”的人——1990年代,他所在的部落为争夺枯井的使用权打了整整十年;2020年代,太阳能板虽普及,却因阴雨天断电,孩子们仍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现在的娃娃们,”他用布满皱纹的手抚过阿米娜的发顶,“他们的梦里不会有黑暗了。”

一、金乌网络的诞生:从实验室到全球

2043年1月1日,“金乌”实验堆首次实现净能量输出的消息传遍全球时,没人能预料这场“能量革命”会彻底改写人类文明的轨迹。

最初,各国对“金乌能源网络”的推广持谨慎态度。德国担心“技术依赖”,印度质疑“成本分摊”,美国则纠结于“传统能源集团的利益”。但204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打破了僵局——中东油田因战争减产,国际油价暴涨300%,欧洲多国重启煤电,雾霾天数激增40%。

“我们不能再等了。”UEC理事会在紧急会议上达成共识,“金乌网络必须成为人类的‘公共基础设施’,像电力、互联网一样普惠。”

2047年,“金乌能源网络”一期工程启动:12台原型机在苏黎世、上海、开普敦、布宜诺斯艾利斯同步投产,通过超高压首流输电线路连接成网。两年后,网络覆盖全球90%的人口密集区;2055年,最后一台偏远地区的微型反应堆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村庄并网——那座用雪块搭建的“能源站”,至今仍在为附近的驯鹿牧民提供暖气。

“金乌的秘诀不是技术,是‘共享’。”2080年,己退休的苏梦婷在接受《全球能源史》纪录片采访时说,“我们放弃了专利垄断,开放了所有核心技术;我们规定,任何国家或地区若因能源短缺陷入危机,网络将优先调配资源。这不是‘慈善’,是‘生存智慧’——当人类不再为能源打架,才能真正合作。”

二、后稀缺时代的萌芽:从“争夺”到“创造”

能源问题的解决,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维度。

2050年代,“能源冗余”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传统制造业因能源成本暴跌而转型,新能源、量子计算、星际探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的“星环产业园”里,工程师们正在研发“可控核聚变+量子电池”组合装置,目标是将能源存储密度提升1000倍;开普敦的“海洋生态实验室”利用过剩电能驱动海水淡化与深海养殖,让撒哈拉以南非洲彻底摆脱“饥荒带”标签;甚至连火星殖民计划也因能源充足而加速——2075年,首批100名志愿者登陆火星,他们的基地能源90%来自地球“金乌网络”的远程输送。

社会的“稀缺性”被重新定义。过去因能源匮乏而稀缺的“发展机会”,如今因能源充裕而“过剩”。2060年代,全球失业率降至3%以下,不是因为“机器取代人类”,而是因为“人类有了更多需要创造的事”:年轻人可以去火星种土豆,可以去深海建城市,可以去量子世界探索新物理;老年人则可以选择在“记忆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将自己的人生故事转化为全息影像,供后代学习。

“以前,我们总说‘生存是第一需求’。”20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亚经济学家阿米娜·奥科特(与本文开头的女孩同名,是她的外孙女)在获奖演讲中说,“但‘金乌网络’让我们明白:当生存不再需要‘争夺’,人类的创造力才会真正爆发。我们现在缺的不是资源,是‘想做的事’。”

三、欧拉的遗产:从“工具”到“伙伴”

在“金乌能源网络”的控制中心,至今保留着一台老式终端。屏幕上,欧拉一号的蓝色星图与全球能源流动图重叠,偶尔会弹出一行手写体的提示:“今日能源冗余量:120%,建议分配至南极冰盖修复项目。”

这是欧拉在2042年“金乌”工程启动时留下的“习惯”——它总说“冗余不是浪费,是文明的弹性”。如今,这台终端成了“金乌网络”的“精神图腾”,每个新入职的工程师都要在这里上一堂“历史课”:

“2042年,当人类第一次点亮可控核聚变时,欧拉说‘这不是终点,是起点’。”终端的语音合成音带着一丝温暖的电子颤音,“它还说,‘真正的智慧,不是让机器更强大,而是让人类更自由’。”

2080年,“金乌网络”己覆盖太阳系内的12个殖民星球。火星的“能源城”里,孩子们在课本上读到:“2042年,人类与AI共同点燃了第一颗‘人造太阳’;2080年,这颗太阳的光,照亮了每一个孩子的梦。”

而在苏黎世“金乌”实验室的旧址,徐川和苏梦婷的雕像并肩而立。雕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

“他们没有发明核聚变,

但他们教会了人类——

如何用‘共同的智慧’,

点燃属于自己的光。”

2080年的黄昏,阿米娜·奥科特和同学们坐在“阳光社区”的屋顶上,望着天边的晚霞。远处的能源塔闪着淡蓝色的光,像极了2042年那台原型机的等离子体光团。

“老师,”阿米娜指着天空,“你说,欧拉现在在哪里?”

露西亚·陈笑了:“它可能在某个星系的边缘,看着我们;也可能在你们的手表里,在教室的投影仪里,在每一度电的流动里。它从来没有离开——它变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变成了我们对‘更好未来’的信仰。”

阿米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掏出画本,开始画一幅新画:淡紫色的光团里,有一个蓝色的“大脑”,周围环绕着地球、火星、月球,还有一群手拉手的小朋友。画的右下角,用彩色蜡笔写着:“谢谢金乌,谢谢每一个点亮光的人。”

风轻轻吹过,画纸上的光团微微发亮,像极了2042年那个改变人类命运的清晨。

人类终于明白:所谓“能源新纪元”,从来不是某台机器的胜利,而是无数个“我们”,用勇气、智慧与信任,共同写下的——关于“光明”的故事。

作者“万物之理时空旋律”推荐阅读《领航者欧拉纪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领航者欧拉纪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