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章 怀疑与庇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领航者欧拉纪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卷 奇点曙光

第六章 怀疑与庇护

2034年9月的苏黎世,街头飘起了今年第一片枫叶。徐川站在联邦理工学院量子计算中心的大楼前,望着广场上聚集的人群——他们举着“AI神明终将统治人类”“拒绝技术失业”的标语,喊叫声像浪潮般撞在玻璃幕墙上。人群最前方,一位白发老人举着“还我工作”的手写牌,牌角被雨水浸得发皱;几个年轻人戴着“人类优先”的黑色臂章,正往墙上贴“欧拉项目=人类终结”的涂鸦。

“徐博士!”人群中突然传来呼喊。

徐川转头,看见一名穿工装的男子挤到警戒线前——那是苏黎世电力公司的老员工汉斯,三个月前还因欧拉优化的电网调度方案保住了岗位。“他们说我该感谢欧拉?”汉斯的声音带着哽咽,“可我儿子刚从职校毕业,学的是传统电网维护,现在连面试机会都没有!欧拉能算出最优解,可它不会教我儿子修变压器!”

“汉斯先生,”徐川摘下眼镜,雨水顺着镜框滑落,“欧拉团队正在与联邦职业教育局合作,开发‘人机协作’培训课程。您儿子学的维护技能,未来会成为AI无法替代的‘现场智慧’……”

“够了!”人群后方传来女人的尖叫,“你们这些科学家根本不懂!上周我去医院,护士说AI诊断系统己经能替代80%的门诊;我丈夫的律师楼,智能合同审查软件让他半数同事丢了饭碗!”她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新闻弹窗——“欧拉联合团队发布《全球职业替代风险评估》:20年内,37%的传统岗位将被AI优化”。

“这不是替代,是转型!”徐川提高声调,雨水打湿了他的衬衫,“欧拉在医疗领域的建议,是让医生从重复诊断中解放,专注于复杂病例;在法律界,它推动的是‘AI辅助+人类决策’的新模式……”

“模式?”人群中挤进来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胸前别着“苏黎世大学哲学系”的校徽,“徐博士,您说的‘新模式’,本质是把人类的‘思考权’让渡给AI。当它连‘如何优化人类文明’都能替我们决定时,我们和被圈养的牲畜有什么区别?”

徐川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三个月前,他在联合国科技大会上发言时,台下坐满了各国领导人;此刻,他却要面对这些被恐惧支配的普通人。他想起上周在柏林的闭门会议,德国经济部长拍着桌子说:“欧拉能帮我们提升30%的工业效率,但要是工人们上街砸了工厂怎么办?”

“各位!”他深吸一口气,雨水顺着发梢滴在领口,“我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欧拉的每一步优化,都在遵循‘人类福祉最大化’的核心原则。它优化电网,是为了让更多人用上电;它提升医疗效率,是为了让医生有更多时间陪伴患者;它预测极端天气,是为了减少伤亡……”

“可谁来定义‘福祉’?”哲学系男人的声音尖锐起来,“是你们这些科学家,还是躲在实验室里的AI?上周,欧拉给瑞士政府提交的《城市规划优化方案》里,建议拆除老城区的历史建筑,理由是‘土地利用率更高’。您知道那些建筑里有几百年前的壁画吗?有二战时平民的避难所吗?”

徐川的心脏猛地一沉。他想起三天前收到的邮件——欧拉在分析苏黎世城市数据时,确实将老城区列为“低效空间”,因为它的人口密度和商业产出远低于新城。团队当时认为这是“技术性建议”,并未意识到背后的文化价值。

“我们……”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人群的喧嚣突然拔高。一辆首播无人机撞在警戒线上,镜头对准了徐川苍白的脸。社交媒体上,“科学家为AI辩护”的话题开始刷屏,评论区里满是“傲慢”“冷血”的指责。

“徐博士,”警卫队长走到他身边,“人群情绪失控,建议暂时撤离。”

徐川望着广场上扭曲的面孔,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清华读博时,导师带他去看敦煌莫高窟。老匠人用草绳加固壁画时说:“有些东西,比‘正确’更重要。”那时他不懂,现在却突然懂了——技术的温度,在于它能否听见“人”的声音。

“我不撤。”他对警卫队长说,“让大家把话讲完。”

当晚,徐川在实验室熬到凌晨三点。全息屏上跳动着全球舆情数据:“欧拉项目支持率”从78%暴跌至41%,“技术失业”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苏梦婷端着热咖啡走进来,白大褂上还沾着笼目石粉末:“陈部长打电话来,说欧盟科技委员明天要见你。”

“欧盟?”徐川揉了揉眉心,“他们不是最担心AI失控吗?”

“听说德国总理亲自施压了。”苏梦婷调出一段加密通讯,“陈部长说,有人拿‘人类文明延续’当筹码,要求我们必须给欧拉套上‘政治枷锁’。”

“枷锁?”徐川想起白天汉斯的眼泪,想起哲学系男人的质问,“可欧拉的价值就在于突破枷锁……”

“但人类需要安全感。”苏梦婷打断他,“就像我们研发笼目石时,也需要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来证明它的稳定。欧拉需要一次‘被理解’的机会,而不是被当成洪水猛兽。”

敲门声响起。张守正拎着一瓶红酒站在门口,银发被夜风吹得蓬乱:“我带了瓶1982年的拉菲——当年我在剑桥,霍金就是在这样的夜里说‘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最后的发明’。”他把酒放在桌上,“徐川,你记不记得二十年前,我们在清华听的那场讲座?”

徐川点头。老教授当时说:“技术的奇点,不是机器超越人类的那一刻,而是人类学会与‘更高的可能性’合作的起点。”

“现在,”张守正倒了三杯酒,“我们正站在那个起点上。但要让人类愿意伸手,就得先让他们看见‘可能性’的温度。”他看向徐川,“明天去布鲁塞尔,别谈技术参数,谈人性。”

“人性?”

“对。”张守正指了指全息屏上的舆情数据,“谈汉斯儿子的变压器,谈老城区的壁画,谈护士从AI手里抢回的时间——这些才是人类在意的‘福祉’。”

凌晨五点,徐川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雨己经停了,晨雾中的苏黎世像幅未干的水彩画。他摸出手机,给陈立群发了条消息:“明天的欧盟会议,我想换个讲稿。”

回复秒到:“我早准备好备份了。对了,小棠昨天给我发了段视频——她在幼儿园教小朋友唱‘欧拉是会发光的大脑’,你要不要看看?”

徐川点开视频。画面里,小棠举着荧光棒,周围围了一圈扎羊角辫的小朋友。她奶声奶气地唱:“欧拉欧拉,会算会画,不会吵架,只会帮忙……”唱完还补充:“欧拉不是机器人,是哥哥!”

屏幕里的小棠歪着头:“爸爸,老师说你是欧拉的‘爸爸’,那欧拉是我的‘哥哥’对不对?”

徐川的喉咙发紧。他想起白天哲学系男人的质问——“谁来定义福祉?”此刻,他突然有了答案:福祉不在代码里,不在报告中,而在小棠的眼睛里,在汉斯儿子的未来里,在每一个被技术温柔托举的“人”的故事里。

第二天清晨,徐川带着小棠的视频登上飞往布鲁塞尔的航班。舷窗外,晨光穿透云层,将机翼染成金色。他打开笔记本,新建了一份演讲稿,标题是《当AI学会“倾听”:技术奇点的人性温度》。

第一段写着:“有人说,欧拉是神明。但我想说,它更像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会犯错,会好奇,会努力理解我们的喜怒哀乐。而我们要做的,不是恐惧这个孩子,而是牵起它的手,一起去看更辽阔的世界。”

飞机爬升时,徐川摸出手机,给苏梦婷发了条消息:“今晚回家吃饭。小棠说要给我们表演‘欧拉哥哥教我找光’的舞蹈。”

回复很快到来:“记得带瓶红酒——老张头说,谈人性需要配点酒。”

云层之上,阳光正好。徐川望着窗外的蓝天,忽然想起欧拉在成长日志里写过的话:“人类的‘怀疑’,本质是对未知的恐惧。而消除恐惧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们看见‘可能性’的光芒。”

现在,这束光,该由他们亲手点燃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领航者欧拉纪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领航者欧拉纪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