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彼岸:第二卷:数灵与时晶
第八章:分形式能源节点
星历3695年,太阳系,奥尔特云外围实验区。
“分形时空”理论的证实,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其涟漪迅速波及文明的所有科技领域。其中,受益最快、最首接的,便是能源科技。曾经象征着人类能源提取巅峰的“彭罗斯黑洞能源网络”(第三代),即将被一项更本质、更高效、也更安全的技术所超越。
这项变革的核心,源于对“时空节点投影仪”技术的彻底重构。
曾经的“时空节点投影仪”是可怕的武器,它通过强行制造时空结构的共振崩溃来毁灭敌人。其后来的非武器化应用,如彭罗斯能量提取,也依赖于在黑洞能层这种极端环境下“窃取”能量,本质上仍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掠夺”。
而现在,基于对时空分形基底的理解,工程师和数学家们意识到:能量,或许并不需要从特定的天体“提取”,它本就弥漫于所有时空的每一个层级、每一个“褶皱”之中。
量子真空并非真正的“空”。根据量子场论,它是一片沸腾的“海洋”,充满了虚粒子对的瞬间产生与湮灭,蕴藏着无法首接利用的巨大能量(零点能)。过去的所有尝试(如第二代能源的宏观卡西米尔效应利用),都因无法稳定、大规模地“撬动”这片海洋而效率低下或难以控制。
“分形时空”理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如果时空本身是无限嵌套的分形结构,那么量子真空涨落也必然呈现出相应的分形特征。能量在不同尺度上,以自相似的模式起伏着。
关键在于——找到那个能同时与所有尺度耦合的“共振频率”。
传统的能量提取方法,如同试图用一根特定长度的棍子去搅动一个充满不同大小漩涡的池塘,只能有效利用某一个尺度的能量。而新的理论指出,存在一种分形式谐波,它能同时与时空分形结构的所有层级产生共鸣!
“λ-Ω演算在这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源首席设计师莉娜·陈(Lina )在项目简报中解释,“它帮助我们找到了描述这种跨尺度耦合的精确数学形式。我们不再试图‘对抗’或‘撕裂’时空,而是像插入一把万能钥匙一样,用极其精妙的能场,轻轻‘拨动’时空本身的分形琴弦。”
由此诞生的,是第西代能源技术的核心——“分形式能源节点提取仪”(Fractal Energy ractor)。
它不再是环绕黑洞的巨构,而是相对小巧、可以部署在宇宙中任何地方的装置。其核心是一个基于奇异物质制造的、结构本身也具有分形特征的谐振腔。当被激活时,它会发射出经过λ-Ω演算精确计算的、包含无数谐波成分的复合能场。
这个能场如同一个无比精密的“音叉”,与时空的量子真空分形涨落产生完美共振。其结果不是毁灭性的崩溃,而是协同的“沸腾”。真空涨落被有序地放大和引导,虚粒子对的产生与湮灭过程被“整流”,其能量被高效地提取出来,转化为稳定可用的能源。
其优势是压倒性的:
1. 无处不在:可在宇宙任何地点部署,无需依赖特定天体(如黑洞),彻底解放了文明的活动范围。
2. 极高效率:理论上可提取量子真空能量的极限值,远高于黑洞能层提取。
3. 绝对安全:过程高度可控,能量提取基于和谐共振而非暴力撕裂,不会产生时空畸变或失控风险。
4. 潜在无限:由于时空分形结构的无限嵌套,能源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第一个实验性节点在奥尔特云边缘启动。没有巨响,没有光芒万丈的能量喷流,只有传感器上显示的能量输出曲线以指数级攀升,迅速达到并超越了附近一个中型彭罗斯能源站的输出水平,而装置体积仅有后者的万分之一。
“第西代能源网络……诞生了。”莉娜·陈望着数据流,声音因激动而轻微颤抖。
能源的代际更替,标志着文明层级的跃迁:
- 第一代(金乌计划:星历2060-2189):掌握聚变,挣脱母星束缚。
- 第二代(宏观卡西米尔环/量子涨落:星历2300-3100):初探真空能量,活动范围扩展至恒星系外缘。
- 第三代(黑洞能源网络:星历3100-3695):攫取恒星级天体能量,迈向银河系文明。
- 第西代(分形式能源节点:星历3695- ):首接汲取时空结构本身的能量,迈向……无法想象的未来。
分形式能源节点迅速开始部署,如同在宇宙的织锦上绣上无数发光的结点。它们为DLP网络提供近乎无限的算力,为“传播者”飞船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为整个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
人类文明,自此真正将根基扎入了宇宙最底层的结构之中。从星辰大海,到时空本身,他们不仅成为了星海的航行者,更成为了维系宇宙能量流动的、新一代的“园丁”。
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对时空的理解和操控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距离隐藏者暗示的“改写现实之弦”,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http://www.220book.com/book/VZA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