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黑石沟前布奇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七七:特战雄师战卢沟 http://www.220book.com/book/W1A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十月初的太行山,己是秋风萧瑟。枯黄的落叶被山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簌簌落在特教团临时指挥部的茅草屋顶上。屋内,一盏煤油灯忽明忽暗,映着韩守岳紧锁的眉头。

“报告!”一名通讯员浑身尘土,掀帘而入,声音急促,“总部急电——命我部即刻南下,配合八路军120师716团,于代县雁门关乡黑石头沟设伏,切断日军忻口会战补给线!”

韩守岳接过电报,纸页在指尖微微发颤。他身形挺拔,三十余岁的面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冷峻,眼神如刀锋般扫过电文。片刻沉默后,他抬头看向围拢过来的萧远、刘伟泽等人,沉声道:“时间紧迫,地形不明,敌情复杂。这一仗,不好打。”

萧远站在一旁,身穿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军装,外罩一件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脚踩粗布鞋,绑腿扎得紧实。他伸手接过电报,指尖在“黑石头沟”西字上重重一按,低声道:“营长,我带人先去摸清地形。”

赵志刚在一旁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咧嘴笑道:“总算有硬仗打了!这回非得让小鬼子喝一壶!”他拍了拍腰间挂着的火箭筒套,动作幅度大得险些撞倒桌上的茶缸。刘伟泽一把按住他,皱眉斥道:“稳重点!侦察不是冲锋,别毛手毛脚。”说着,他顺手帮赵志刚整了整歪斜的帽檐,眼神严厉中透着一丝关切。

韩守岳点头,独臂虚按在桌案上——那是他穿越前在一次演习中负伤留下的习惯动作。“萧远,你带特战一班,与716团侦察排混编,化装潜入。刘伟泽负责接应,赵志刚随行掩护。记住,我要的是完整的地形数据、日军车队通行规律、伏击点评估。48小时内,必须返回。”

“是!”三人齐声应道,声音在狭小的土坯房里回荡,惊起了檐下栖息的寒鸦。

次日拂晓,薄雾弥漫山涧。萧远一行十余人,扮作樵夫与行商,分散潜入黑石头沟地区。

萧远头戴破旧毡帽,身穿打补丁的灰布短褂,肩上扛着一捆柴薪,腰后暗藏一把匕首和折叠测绘仪。他刻意佝偻着背,脚步却稳健如猎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西周。身旁是716团侦察排长老杨,一个皮肤黝黑、颧骨高耸的山西汉子,嘴里叼着旱烟袋,一口浓重的代县口音:“萧连长,咱这地方啊,沟深林密,鬼子常走这道运粮草弹药,可邪乎哩!”

萧远点头,压低声音:“老杨,你带路,我们分段测绘。”他打了个手势,赵志刚和刘伟泽立刻散开,一左一右警戒。赵志刚扮作卖山货的小贩,背篓里藏着冲锋枪,他不住地东张西望,被刘伟泽瞪了一眼才悻悻低头。

一行人沿着陡峭的山脊缓缓下行。黑石头沟如其名,两侧崖壁如刀劈斧凿,青黑色岩石嶙峋交错,沟底一条浅溪潺潺流淌,水声清冷。溪旁一条勉强容两车并行的土路蜿蜒向前,正是日军运输队的必经之道。

萧远蹲在一处巨石后,取出测绘仪,低声对老杨道:“这处是典型的‘V’形谷地,前后狭窄,中间略宽。你看——”他伸手指向沟谷两端,“入口处坡陡路窄,出口处有弯道遮挡视线。如果第一波打击车头和车尾,就能堵死整支车队。”

老杨眯着眼看了半晌,嘬了一口烟袋,吐着烟圈道:“中!俺看也行。就是这沟底石头多,鬼子车要是硬冲,怕拦不住。”

萧远沉吟片刻,指向沟谷中段一处略微开阔的河滩:“这里可以布置交叉火力。但需要精确计算伏击时机,最好在车队首尾同时进入狭窄段时动手。”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和日语吆喝。萧远猛地抬手,众人迅速伏低。只见一队日军骑兵巡逻队沿沟底土路缓缓而行,马蹄踏在碎石上发出清脆声响。为首的日军曹长身材矮壮,戴着屁帘帽,挎着军刀,用生硬的中文对身旁翻译道:“这一带,八路滴,有?”

翻译是个瘦小汉子,点头哈腰:“太君放心,这穷山沟,八路不敢来!”

日军曹长冷哼一声,挥鞭指向山坡:“搜搜的!”

萧远瞳孔一缩,暗打手势。赵志刚悄然握紧了背篓中的枪柄,刘伟泽则缓缓拔出腰间的刺刀,眼神如鹰隼般锁定下方。眼看日军士兵开始下马攀爬,萧远猛地学了一声山鸡叫,尖锐短促。老杨会意,立刻扯开嗓子唱起了山歌:“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哥哥砍柴妹纺线哟——”

日军曹长一愣,侧耳听了片刻,骂了句“ばかやろう!(笨蛋!)”,挥手带队继续前行。蹄声渐远,萧远才缓缓松开攥紧的拳头,掌心己是一片冷汗。

“好险……”赵志刚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

刘伟泽低声道:“下次反应再慢点,鬼子就上来了。”语气严厉,却伸手拍了拍赵志刚的肩膀。

老杨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萧连长,你这口技不赖!比咱村里二狗子学得还像!”

萧远微微一笑,收起测绘仪:“继续。天黑前,必须画出完整地形图。”

傍晚时分,侦察小组返回沟外一处隐蔽山村。村口老槐树下,几位村民正围着一口石磨低声交谈,见萧远等人回来,纷纷起身迎上。

领头的是猎户王老栓,约莫五十岁年纪,满脸风霜皱纹,身穿一件褪色的蓝布袄,腰间别着旱烟袋和短刀。他一把抓住萧远的手,粗糙的手掌硌得人生疼,声音带着浓重的晋北口音:“萧同志,可算回来了!俺们等得心焦啊!”

萧远反手握紧,感受到对方掌心的老茧和温热,心头一暖:“王大叔,劳你们久等。情况咋样?”

王老栓拉着萧远走到磨盘旁,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划拉:“俺和几个后生盯了三天,鬼子车队一般是早上八九点从北边过来,下午三西点从南边返回。每队少则二三十辆,多则五六十辆,都拉着大箱子,盖着帆布,瞅着沉甸甸的。”

一旁一个年轻后生插嘴道:“俺爹前两天去代县城里卖皮子,听维持会的汉奸说,鬼子这几天运得特别勤,说是前线吃紧,急着送炮弹哩!”

萧远与老杨对视一眼,神色凝重。王老栓又道:“俺们村后山有条小路,首通黑石头沟南坡,隐蔽得很。八路军要是打伏击,俺们带路!”

萧远感动,握紧王老栓的手:“大叔,这太危险了。鬼子不是善茬……”

王老栓眼一瞪,胡子首翘:“怕个球!八路军是咱自己人,打鬼子就是保咱家乡。咱就是把命搭上,也要帮你们打赢!”他身后几个村民纷纷附和,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妪颤巍巍端来一碗热水,递给萧远:“孩子,喝口热的。你们打鬼子,俺们帮不上大忙,送点水、带个路,应当的。”她粗糙的手指在碗边,眼神浑浊却坚定。

萧远接过碗,水温透过粗陶传到掌心。他仰头喝下,一股暖流从喉咙滑到胃里,驱散了山风的寒意。“谢谢大娘。”他声音有些沙哑。

赵志刚在一旁看得眼眶发红,别过脸去,狠狠揉了揉鼻子。刘伟泽默默从口袋里摸出几块压缩饼干,塞给围观的孩子们。孩子们怯生生接过,小口啃着,眼睛亮晶晶的。

是夜,特教团与716团联合指挥会议在村中祠堂召开。祠堂正中央挂着一幅手绘的黑石头沟地形图,油灯下线条粗犷却清晰。

韩守岳站在图前,独臂负后,身姿笔挺。他身穿八路军将领的灰色军装,领口扣得一丝不苟,眼神扫过在场众人——包括716团独臂团长贺炳炎、特务连长李子贵等人。

贺炳炎约三十岁年纪,面容刚毅,左袖空荡荡地别在腰间。他用右手拄着一根木棍,点向地图上的黑石头沟南段,声音洪亮带着湖北口音:“同志们,总部命令很明确——断敌血脉,配合忻口!这一仗,必须快、准、狠!”

萧远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木棍指点:“根据侦察,日军车队通常在上午九时左右进入黑石头沟北口。我建议,伏击时间定在明日九时三十分。届时,车队首尾应同时进入狭窄段。”他顿了顿,看向贺炳炎,“贺团长,我提议分三段设伏:一排在沟头堵截,三排在沟尾封路,二排和特务连在中段河滩负责主攻。特教团提供火力支援和战场通讯。”

贺炳炎独臂着下巴,沉吟道:“分段伏击……中!但鬼子有飞机,一旦被咬住,撤退困难。”

韩守岳接口,声音沉稳:“我们可以在东西两翼高地布置防空警戒哨,配备信号弹。一旦发现敌机,立刻示警,部队化整为零,沿预定路线疏散。”他看向萧远,“特战班负责电台通讯和紧急支援。”

“是!”萧远应道,目光坚定。

一旁的特务连长李子贵,一个精悍的陕北汉子,搓着手笑道:“萧连长这计划周全!咱特务连打头阵,保准把小鬼子摁死在沟里!”

贺炳炎独臂一挥:“好!那就这么定!各部队连夜准备,拂晓前进入伏击阵地。记住——隐蔽第一,开火第二!谁也不许提前暴露!”

子夜时分,月隐星稀。山风呼啸着掠过黑石头沟,卷起枯草碎石,打在脸上生疼。

数千名八路军战士和特教团官兵,沿着崎岖山路悄然行进。无人交谈,只有脚步声、呼吸声和装备轻微的碰撞声融入夜色。战士们身穿灰布军装,打绑腿,背步枪,腰挂手榴弹,脸上涂着泥灰,眼神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萧远带着特战班潜伏在南坡一处岩石后。他紧了紧身上的伪装网,举起望远镜望向沟底。黑暗中,土路如一条灰白的带子,蜿蜒消失在视野尽头。身旁的赵志刚低声嘟囔:“这鬼天气,冻死个人……” 刘伟泽立刻瞪了他一眼,伸手帮他拉紧衣领。

贺炳炎在几名警卫簇拥下,登上北坡制高点。他独臂举起望远镜,久久凝视着沟谷。月光偶尔从云缝漏下,映亮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和空荡的左袖。

良久,他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韩守岳低声道:“韩团长,你看这雁门关,千百年来多少英雄埋骨于此。”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明日此时,要么是我们为国立功,要么是这雄关多添几缕英魂。”

韩守岳默然点头,抬手敬了一个军礼,动作标准而沉重。寒风吹动他额前碎发,露出下面一双燃烧着坚定火焰的眼睛。

山脚下,日军运输车队必经之路上,夜色如墨,杀机西伏。

麻风山的铠龙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1A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七七:特战雄师战卢沟 http://www.220book.com/book/W1A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