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盒安神香被送入乾元殿后,起初并未引起任何波澜。周景湛勤于政务,常常焚香静心,殿内各类香料从不短缺。
然而,接连几个批阅奏折至深夜的晚上,当殿内只剩下烛火噼啪声和他翻动纸页的声响时,那缕从角落香炉中逸出的、不同于往昔龙涎香的清雅气息,便格外清晰起来。这香气不浓不艳,醇和绵长,似能安抚躁意。周景湛偶尔从繁重的思绪中抽离,会注意到它,并觉得因思虑过甚而隐隐作痛的额角,似乎真的舒缓了些许。他只当是换了香料的新奇感,并未深想。
掌事大太监崔德海却细心地察觉到了不同。陛下近几日深夜离开书房时,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疲惫似乎淡了些,连带着伺候的宫人都觉得御前的气氛不那么凝滞了。他目光掠过那尊狻猊香炉,心中对浣香阁那位沈姑娘的评估,又悄然调高了一分。此女所呈之物,竟真能合了圣心,且是不动声色地合上。
几日后,周景湛处理完一批关于边疆军务的紧急奏报,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面露倦色。崔德海奉上参茶,轻声禀道:“陛下,永嘉长公主方才差人送来一碟点心,说是新得的方子,名唤‘七白糕’,味道清雅,特献给陛下换换口味。”
周景湛抬眼,见那碟点心洁白如玉,造型简朴,与他平日所见的精致御点大不相同。他本无食欲,但或许是那安神香带来的好感尚在,或许是永嘉的心意难却,他随意拈起一块放入口中。口感松软,带着淡淡的谷物清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甘甜,竟意外地合他此刻清淡的脾胃,毫无腻味之感。
“长公主有心了。”他淡淡道,并未多言,却将剩下的半块也用完了。
崔德海垂首应道:“长公主殿下说,是浣香阁的沈姑娘闲时琢磨的方子,她觉着好,便借花献佛了。”
周景湛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旋即恢复如常,只“嗯”了一声,便重新看向奏折。崔德海却知道,沈清漪这个名字,连同她的香和点心,己再次在陛下心中留下了痕迹,这一次,更深了些。
后宫之中,没有真正的秘密。
贵妃赵婉蓉在华阳宫听闻此事,气得绞紧了手中的帕子,对心腹挽翠冷笑道:“本宫送去精心炖制的血燕她推说没胃口,永嘉拿着那贱人做的粗陋点心就能讨得陛下欢心?还有那个沈清漪,真是好手段!不声不响,倒把长公主哄得为她铺路!”
挽翠连忙劝慰:“娘娘息怒,陛下什么没见过,不过是图个新鲜。她身份低微,终究上不得台面。”
“上不得台面?本宫看她是想爬到所有人头上去!”赵婉蓉美目含煞,“去,给父亲递个话,不能让这等狐媚子继续蛊惑圣心!”
缀霞宫内,修仪林静姝正对着一局残棋发呆。宫女素心将打听来的消息低声回禀。林静姝沉默片刻,轻声道:“去库房,将那套李廷圭墨找出来。”素心讶异:“娘娘,那墨很是珍贵……”林静姝打断她:“陛下重文墨,沈姑娘既通此道,赠墨比赠其他更显心意,也不落人口实。”她看得明白,陛下对此女确有不同,此时结交,未必是坏事。
永嘉长公主周玉衡自然是乐见其成,吩咐钱嬷嬷对浣香阁多加照拂,但也提醒:“告诉她,树大招风,需懂得藏锋。”
浣香阁内,沈清漪听着采薇带回的各方反应,神色平静。她并非能未卜先知,只是比旁人更善于观察和体察入微。她留意到周景湛勤政易疲、脾胃不佳的细微迹象(这在她初次宫宴献舞远远一瞥时便有所察觉),又通过阅读宫中流传的普通医书杂记,结合自己过去在某些世界积累的模糊经验(这被她理解为一种“天赋”或“首觉”),才调制了那安神香,琢磨了那“七白糕”。她靠的不是神机妙算,而是心思缜密和对目标极致的用心。
这日,崔德海亲自到来,身后小内侍捧着几卷书。“沈姑娘,陛下念你喜好读书,这是前朝几位学士编撰的《山河风物志》,记载各地民俗地貌,陛下让咱家送来给你解闷。”
沈清漪恭敬接过:“民女谢陛下恩典,劳烦崔公公了。”
崔德海笑容温和:“姑娘客气。陛下还夸赞姑娘调的香宁神静气,若是方便,再调制一些便是。”
沈清漪心领神会,这是认可,也是给了她一个继续“表现”的由头。她垂首应下。
送走崔德海,她抚摸着书卷,若有所思。周景湛在一步步地试探,也在一点点地给予回应。她需要更加谨慎,也更加精准。
她再次净手调香。这一次,她在原方基础上,凭着那种奇异的“首觉”,极其轻微地调整了几味辅料的比例,让香气在原有的宁神基础上,更添了一分难以言喻的、令人安心的温润。她说不清具体原理,只觉得这样似乎更好。
她将新香仔细封存。这不仅仅是香料,更是她融入这深宫,靠近那座权力巅峰的无声语言。她深知,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但此刻,她己成功地将自己“润物细无声”地,烙印在了帝王的心念之中。
作者“任九233”推荐阅读《绑定生子系统后她成了暴君白月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2Z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