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神龙山的空气里弥漫着腐殖土与松针的清香。但这份宁静下,一场关乎生态未来的“体检”正在悄然进行——由中国科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8家机构组成的专家团,带着无人机、土壤采样器等设备,对神龙山的生态系统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全面评估。这是神龙山在参与国际合作的同时,对自身生态成果的一次“回头看”,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专家团的工作细致到近乎苛刻。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他们采用“地面样方+空中遥感+红外相机”的三维监测法,仅在神龙山核心区就设置了100个10米×10米的植物样方,记录下从高大的冷杉到低矮的苔藓共327种植物;红外相机捕捉到的金钱豹、林麝等珍稀动物影像,比五年前增加了65%。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中,水质监测数据显示,神龙山所有溪流的pH值稳定在6.5-7.5之间,溶解氧含量达到国家一类水标准;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厘米2.8万个,是城市市区的30倍以上。
但评估也暴露出隐忧。在神龙山南麓的退化林地,专家们发现部分人工种植的速生树种与原生植被竞争激烈,导致林下草本植物种类减少;旅游景区周边的土壤,因游客踩踏出现轻微板结;而随着生态经济的发展,个别企业存在过度采摘野生中草药的苗头。“生态保护就像走钢丝,既要往前走,又不能失了平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李院士拿着评估报告,对围坐一旁的小伙伴们说。
针对这些问题,小伙伴们与专家团共同制定了“神龙山生态巩固三年计划”。在生态保护方面,他们优先对南麓退化林地进行“近自然修复”——清除部分速生树种,补种珙桐、红豆杉等原生珍稀树种,并在林下种植三叶青、重楼等耐阴中草药,既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为后续的生态经济发展埋下伏笔。同时,为保护金钱豹等顶级捕食者,神龙山扩大了核心保护区范围,在周边设置电子围栏和警示标识,严禁人类活动干扰。
生态经济的优化同样紧锣密鼓。小伙伴们联合当地政府,出台了《神龙山绿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将生态能源、生态科技、生态旅游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在生态能源方面,神龙山与光伏企业合作,在废弃的采矿区建设了5万平方米的光伏电站,每年可发电800万千瓦时,满足景区和周边村落的用电需求;在生态旅游方面,他们推行“限量预约”制度,将每日游客量控制在3000人以内,并开发了“森林疗愈”“中草药研学”等深度体验项目,让游客从“看风景”变成“参与生态保护”。
公众生态教育也在创新形式。除了在景区设置生态科普长廊,小伙伴们还打造了“神龙山生态课堂”线上平台,推出《跟着红外相机看动物》《中草药的秘密》等系列课程,累计吸引了超过500万人次观看。在神龙山脚下的小学,他们组织学生成立“小小生态观察员”队伍,让孩子们定期记录校园周边的动植物变化,培养生态保护的意识。
当你走进神龙山,会看到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游客们跟着向导学习辨认中草药,孩子们蹲在溪边观察蝌蚪——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是神龙山可持续发展的缩影。小伙伴们知道,生态保护没有终点,就像神龙山的溪流永远向前流淌,他们的脚步也不会停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神龙山历险记(http://www.220book.com/book/W4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