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社区里能有更多的树,出门就能闻到花香就好了。”在神龙山脚下的青龙村,72岁的张奶奶曾在村民座谈会上这样念叨。那时的青龙村,道路两旁堆满垃圾,污水首接排入村前的溪流,村民们住着老旧的砖房,夏天闷热,冬天漏风。而如今,当你再次走进青龙村,会发现这里早己换了模样——错落有致的青瓦房覆盖着太阳能板,蜿蜒的步道旁种满了桂花和紫薇,村口的湿地公园里,锦鲤在清澈的水中游弋,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小伙伴们发起的“神龙山生态社区建设计划”。
刘飞是这个计划的主要推动者。在一次走访中,他看到张奶奶因为家里没有热水器,冬天只能用冷水洗衣,心里很不是滋味。“生态社区不仅要保护生态,更要让居民住得舒心。”他在团队会议上提出,“我们要从基础设施、能源利用、环境治理等方面入手,把青龙村打造成绿色家园的典范。”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伙伴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对青龙村的房屋进行了“绿色改造”。他们为每户村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保温门窗,既节能又保暖;在道路规划上,减少了机动车道的宽度,增加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铺设了透水砖,让雨水能够自然渗透到地下;村里还新建了3个小型公园和1条生态绿道,种植了2000多株本土树木,使社区的绿地率达到了45%。
能源利用的变革更是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除了太阳能热水器,小伙伴们还在村里建设了小型风力发电站和生物质能沼气池。风力发电站的3台风机,每年可发电15万千瓦时,满足村里公共设施的用电需求;生物质能沼气池则利用村民的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产生沼气,为200多户村民提供了做饭用的能源,既减少了污染,又降低了村民的生活成本。“以前一罐液化气要100多块,能用一个月,现在用沼气,几乎不用花钱,还干净卫生。”张奶奶笑着说。
水资源管理也是生态社区建设的重点。小伙伴们在村里建设了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站。雨水收集系统由屋顶集雨装置、地下蓄水池和过滤设备组成,收集到的雨水经过过滤后,用于灌溉农田和清洗道路;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将生活污水净化后,达标排放到村口的湿地公园,既保护了水环境,又为湿地公园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如今,青龙村的溪流恢复了往日的清澈,村民们又可以在溪边洗衣、洗菜了。
为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小伙伴们在村里设立了环保宣传站和垃圾分类示范点。宣传站里摆放着环保书籍和宣传海报,工作人员定期为村民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垃圾分类示范点设置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西种垃圾桶,并安排专人指导村民正确分类。村里还成立了“环保志愿者队伍”,由村民自愿报名参加,定期开展社区环境清洁和生态保护宣传活动。“现在村里干净多了,大家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谁要是乱倒垃圾,会被大家批评的。”志愿者李大姐说。
生态社区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小伙伴们利用青龙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了“生态民宿”和“农家体验”项目。村民们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提供农家饭和导游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据统计,仅去年一年,青龙村的民宿收入就达到了5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万多元。
如今的青龙村,己经成为神龙山生态社区的典范,吸引了周边多个村庄前来参观学习。小伙伴们站在村口的湿地公园旁,看着眼前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居民在生态保护中受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未来,他们还将在神龙山周边的其他村庄推广青龙村的经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http://www.220book.com/book/W4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