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华园,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柳柳坐在物理系三楼实验室的窗边,专注地分析着最新的实验数据。自从发现卫六那本《感情优化项目-数据记录》后,她开始更加留意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细节。
"柳老师,"博士生小李轻轻敲门,"国际超导大会的邀请函到了,他们希望您和卫老师共同做大会报告。"
柳柳接过那份精致的邀请函,目光落在"终身成就奖"几个字上。这本该是令人欣喜的时刻,但她的心头却掠过一丝不安。
晚上回到家,她将邀请函递给卫六。出乎意料的是,卫六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便继续调试着面前的量子模拟程序。
"你似乎不太兴奋?"柳柳试探着问。
卫六停下手中的工作,眼神中带着少有的犹豫:"我在思考一个问题。"
"关于报告内容?"
"不,"他摇摇头,"关于我们。"
这句话让柳柳愣住了。在他们的关系中,"我们"这个词很少被卫六如此郑重地提起。
接下来的日子里,柳柳注意到卫六的行为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实验室的每一个数据,反而开始花更多时间待在家里。更让她困惑的是,卫六开始学习烹饪,甚至主动提出要重新布置书房。
"这不像你,"一次晚餐时,柳柳终于忍不住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卫六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她:"我在做一个实验。"
"什么实验?"
"关于如何在科学和感情之间找到最优的平衡点。"
柳柳忍不住笑了:"你又在用数据建模了?"
"不,"卫六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这次不一样。"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名为《人生相图分析》的文件。屏幕上不是冰冷的数据图表,而是一张张他们这些年的照片——从青涩的学生时代到如今的两鬓微霜。
"看这里,"卫六指着时间轴上的几个关键节点,"每次我们在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时,感情就会进入一个特殊的相态。"
柳柳仔细看着那些被标记出来的时刻:第一次发现量子涡旋、提出"柳氏耦合"理论、获得诺贝尔奖...确实,每个科学成就的高峰期,都对应着他们关系的微妙变化。
"我发现了三个临界点。"卫六的声音变得严肃。
他调出第一个临界点的分析图:"当外界荣誉达到某个阈值时,我们的关系会自动进入一种'防护态'——过度在意外界的评价,反而忽略了彼此的内心感受。"
第二个图表显示的是时间分配的数据:"当科研投入超过每天10小时,感情质量会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个临界值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得多。"
最后一张图让柳柳屏住了呼吸——那是他们各自健康状况与工作强度的关系图。
"第三个临界点在这里,"卫六指着图上那个尖锐的转折点,"当我们的生理指标开始报警时,感情也会随之进入危险区。"
柳柳沉默良久,轻声问道:"所以你现在是在..."
"我在尝试找到那个最优点,"卫六握住她的手,"不是通过计算,而是通过感受。"
这个认知让柳柳深受触动。她想起这些年来,他们总是在追求科学的极致,却很少停下来思考这些追求背后的代价。
"也许,"她若有所思地说,"我们需要的不是找到平衡点,而是重新定义什么是重要的事。"
卫六的眼中闪过领悟的光芒:"就像在量子力学中,观测者的选择决定了系统的状态?"
"是的,"柳柳微笑,"也许幸福不是一个需要求解的方程,而是一种需要选择的态度。"
第二天,他们做了一件让整个实验室都惊讶的事——婉拒了国际超导大会的邀请,转而申请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研究休假。
"我们要去完成一个更重要的实验。"当学生们不解地询问时,卫六这样回答。
这个实验没有详细的方案,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可量化的成功标准。他们只是简单地收拾行装,回到了当年初次合作时去过的那个小山村。
在这里,没有实验室的仪器嗡鸣,没有永无止境的数据分析。只有清晨的鸟鸣、午后的阳光和夜晚的星空。
起初,卫六还保持着科学家的习惯,试图记录每一天的"情感数据"。但渐渐地,他放下了笔记本,开始真正地活在当下。他们一起在山间散步,在溪边野餐,在星空下回忆年轻时的梦想。
"知道吗,"一个夜晚,柳柳靠在卫六肩头,"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放弃物理学生涯,你会后悔选择了我吗?"
卫六没有立即回答。他仰望着星空,仿佛在思考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问题。
"我曾经以为,"他终于开口,"科学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但现在我明白了,你才是我最重要的发现。"
这句话简单,却让柳柳热泪盈眶。因为她知道,对卫六而言,这比任何数学证明都更加珍贵。
一个月后,当他们回到实验室时,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们的变化。不是外表,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一种由内而外的从容与平和。
"我们找到了答案。"在第一次组会上,卫六对好奇的学生们说。
"是什么?"小李迫不及待地问。
柳柳与卫六相视一笑,轻声回答:"临界点不是需要避免的危险,而是提醒我们转变的契机。就像超导材料在临界温度下会发生性质突变一样,人体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完成相变。"
从那天起,实验室的氛围悄然改变。工作依然严谨,但多了一份从容;研究依然专注,但不再盲目追求突破。卫六和柳柳开始花更多时间指导学生,分享他们这些年积累的经验与感悟。
有人问他们是否后悔婉拒那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卫六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回答:
"科学的意义不在于收集荣誉,而在于理解世界。而理解世界的第一步,是理解自己的内心。"
在一个宁静的傍晚,他们再次来到物理系顶楼的天台。夕阳的余晖给整个校园镀上一层金色,远处的实验室灯火初明。
"知道我现在最确定的一件事是什么吗?"柳柳轻声问。
卫六等待着她的答案。
"无论未来还会有多少临界点,我们都能一起度过。"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因为我们的感情,己经找到了一种超越相变的稳定态。"
卫六微笑着握住她的手,没有说什么。但在那一刻,两个灵魂达到了完美的共振,就像经过精密调谐的量子系统,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保持深层的连接。
夜色渐深,星光开始在天幕上闪烁。在科学与爱情的边界上,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永恒的平衡点——在那里,理性与感性不再对立,而是交融成生命最美的和弦。
(第三十八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K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