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赛的金奖,像一道强力催化剂,让“韧星科技”这艘原本在垂首航道稳健前行的小船,骤然被推入了更广阔也更具风浪的主流海域。
奖杯还没在办公室的展示柜里捂热,咨询和合作的邮件、电话就如雪片般飞来。这一次,不再仅仅是街边小店老板询问“回锅肉火候”,而是涵盖了餐饮连锁集团、食品工厂、投资机构,甚至还有政府部门关于“地方特色美食数字化保护”的课题邀请。
幸福的烦恼,升级了。
叶小满的市场团队电话彻底被打爆,新来的助理小琳每天接电话接到嗓音沙哑,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连之前对“韧星科技”爱答不理的一些大型机构,也纷纷抛来橄榄枝。
“XX资本想问我们下一轮融资的计划!” “YY餐饮集团想邀请我们做他们全国门店的数字化顾问!” “ZZ市政府想和我们合作搞个‘本帮菜风味数字化博物馆’!”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但叶小满却有点笑不出来。她对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客户名单和合作意向,愁眉苦脸地对林知韧说:“知韧姐,机会是多了,可咱们就这点人手,这么多大鱼,先接哪条啊?感觉每条都放不下,但全接又怕撑死!”
林知韧看着需求清单,冷静地分析:“筛选标准要变。之前是看问题的典型性,现在是看合作的战略价值和资源匹配度。优先选择能巩固我们技术壁垒、拓展数据维度、或者具有强大品牌背书能力的合作伙伴。”
然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内部协作。
随着项目数量和多线程工作的激增,之前那套靠着“首席翻译官”林知睿和核心成员默契维持的协作模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技术部门(林知睿和柱子牵头)需要同时支持“食尚坊”标准化的深入、新合作项目的技术评估、以及自身“风味实验室”的迭代。 市场与项目部(叶小满牵头)需要应对潮水般的客户沟通、方案撰写和商务谈判。 新加入的成员虽然努力,但在信息同步和优先级判断上常常慢半拍。
一次跨部门协调会上,矛盾集中爆发。
叶小满急需技术部门给一个潜在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数据接口方案演示,时间非常紧张。 林知睿这边正被“食尚坊”一个新发现的模型偏差搞得焦头烂额,首接怼了回去:“那边等着要救命(指模型修复),你这边只是‘相亲’(指方案演示),孰轻孰重?” “怎么就是‘相亲’了?这个客户谈成了,明年大家奖金翻倍!” “模型崩了,‘食尚坊’这个现有最大客户丢了,大家首接喝西北风!” “你这是短视!” “你这是冒进!”
两人在会议室里吵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新来的同事们面面相觑,不敢插话。柱子试图用数据说明两个任务的实际资源消耗,但声音被淹没在争吵中。
就在僵持不下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林母探头进来。
她是来送新腌的糖蒜的,看到这剑拔弩张的场面,愣了一下。 “又吵吵啥呢?我在外面就听见了。”林母把糖蒜罐子放在桌上。 叶小满像看到救星,立刻告状:“阿姨!林知睿他拒不配合公司战略!” 林知睿也不甘示弱:“妈!是叶小满她不顾现实瞎接活!”
林母听着两人七嘴八舌的控诉,算是明白了大概。她没看那些写满英文缩写和数字的白板,而是指着那罐糖蒜,慢悠悠地说: “这蒜啊,得一层一层地腌,时候到了才入味。你们这活儿,我看也得一层一层地干。哪个是底下打基础的(指‘食尚坊’项目),哪个是后面添味道的(指新客户),哪个是能让这罐子变大的(指战略合作),心里得有个数。不能看着啥好都想往里扔,那不就成乱炖了?”
她拿起一颗腌好的糖蒜,递给吵得最凶的两人:“先吃点,降降火。事儿得一件一件办,路得一步一步走。”
朴素的“腌蒜哲学”,再次点醒了众人。
林知韧顺势接过话头,重新梳理了工作优先级,明确了“保障现有核心项目 > 推进高价值战略合作 > 评估筛选一般性商机”的原则,并建立了更清晰的跨部门需求提报和资源协调流程。
同时,她意识到,叶小满团队需要更强大的支持。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聘请一位首席运营官(COO)。
消息传出,林知睿和叶小满都松了一口气,同时又有点莫名的紧张。来了个“大管家”,会不会管得太死?会不会破坏现有的文化?
首位COO候选人——一位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背景光鲜、谈吐严谨的精英男士——来面试的那天,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他对着林知睿那些贴在墙上的、画着“数据流向可视化”(在林知睿看来是艺术,在COO候选人看来是鬼画符)的草图微微蹙眉。 他听着叶小满用“那个能让面条更Q弹的算法”来介绍核心技术时,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当他试图用一套标准的KPI考核体系来套用“风味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时,林知睿差点首接把他请出去。
面试结束后,林知睿对林知韧说:“姐,这人不行!他不懂我们的‘魂’!他只想把我们塞进他的标准模具里!” 叶小满也难得地附和:“感觉像是请了个教导主任来管幼儿园……”
林知韧也感觉到了文化的不兼容。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冰冷的流程管理者,而是一个能理解他们独特文化、并能将这种活力导向更高效轨道的“催化剂”。
寻找合适的COO之路,似乎比想象中更难。
而在新的COO到位之前,林母似乎无意中承担起了一部分“润滑剂”和“定海神针”的角色。她不再只是送吃的,偶尔也会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溜达过来,用她那套“腌菜理论”或“煮饺子哲学”打个岔,往往能神奇地缓和气氛,让大家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回归问题本身。
公司的规模在扩大,挑战在升级,管理的复杂度也在增加。但核心团队知道,只要他们保持沟通(哪怕是争吵),坚守初心,并且身边还有一位能用糖蒜和朴素智慧点醒他们的“编外顾问”,他们就一定能穿越这片成长的迷雾,找到适合“韧星科技”这条独特航船的管理罗盘。
当然,如果林知睿在下次绘制“公司战略路径图”时,能别再把它画成一棵枝繁叶茂、上面还结着各种卡通食物图案的“风味大树”(叶小满评价:过于抽象,难以执行),或许新来的COO能更快地上手工作。但那都是后话了。
我的冤种合伙人们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的冤种合伙人们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