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东尼奥主厨的米其林三星餐厅“L'Aurore”(黎明)的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代号“普罗米修斯”——意为盗取“风味”的火种,照亮精准烹饪的未来。这无疑是“韧星科技”迈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个难题,是数据采集的“水土不服”。
林知睿团队引以为傲的便携气味传感器和温湿度记录仪,在“L'Aurore”那如同精密实验室般的后厨里,遭遇了滑铁卢。
“他们用的都是电磁感应加热柜!精准控温,根本没有明火!”林知睿看着从巴黎传回来的第一批数据,抓狂地挠着头,“我们的‘锅气’模型完全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追求的是‘低温慢煮36小时带来的极致’,是‘分子料理产生的泡沫在舌尖破裂的微妙触感’!这跟我们熟悉的‘猛火快炒’、‘炝锅爆香’根本是两个世界!”
叶小满也面临着沟通困境。法方团队严谨、守时,但极其注重流程和书面确认。叶小满那种靠一个电话、几句“哥们儿仗义”就能推动进度的中式江湖套路,完全失效。一个简单的数据接口授权,来回邮件扯皮了一周还没搞定。
“他们管这个叫‘Professional’(专业)!”叶小满对着电脑上长达二十页的(且是法文的)合作协议草案,欲哭无泪,“我感觉我的‘叶氏效率法则’在塞纳河边搁浅了!”
甚至连柱子负责的数据传输也遇到了麻烦,跨国网络延迟和不稳定的VPN连接,让实时数据同步变得磕磕绊绊。
就在团队为“普罗米修斯”项目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降临——林母病倒了。
起初只是轻微的感冒和咳嗽,大家都没太在意,林母自己也坚持说“没事,喝点姜汤就好了”。但几天后,她突然发起高烧,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急性肺炎,需要住院观察。
这个消息像一块冰,瞬间冻结了办公室所有的忙碌和喧嚣。
林知韧立刻放下所有工作,赶往医院。叶小满、林知睿、柱子,甚至连冯陌,都陷入了沉默和担忧。林母不仅仅是林知韧和林知睿的母亲,更是整个“韧星科技”的“定海神针”,是那个用一盘盘饺子、一碗碗汤、一句句朴素的智慧,将他们凝聚在一起的灵魂人物。她这一病,大家才惊觉,这根“针”对他们而言是何等重要。
林知睿守在病床前,看着母亲因为发烧而潮红、显得格外脆弱的脸,心里充满了自责和恐慌。他想起自己之前还因为嫌母亲唠叨、不理解他的“艺术”而顶嘴,想起母亲一次次默默送来宵夜,自己却因为沉迷代码而常常忽略……巨大的后悔淹没了他。
叶小满红着眼圈,强打精神处理着工作,但明显心不在焉,几次把客户的邮件都回错了。 柱子默默地将所有服务器的监控警报级别调到了最高,确保任何技术问题都能被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不想让任何意外再打扰到团队。 冯陌则迅速调整了工作安排,尽可能地分担林知韧和核心团队的压力,并私下联系了熟悉的医生朋友,咨询更好的治疗方案。
“普罗米修斯”项目,因为核心成员的状态下滑和家庭突发状况,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法方发来了措辞礼貌但隐含催促的邮件。
病房里,林母在退烧后稍微清醒了一些。她看到围在床边的儿女和伙伴们个个愁容满面,反而虚弱地笑了笑,用沙哑的声音说:“都围着我干啥……我没事……就是有点累,睡一觉就好了……你们该忙忙你们的,别耽误正事……”
她越是这么说,大家心里越是难受。
就在这时,林母看着窗外,忽然喃喃地说了一句:“有点想吃……小时候生病时,俺娘给做的那碗……酸汤面叶儿了。”
那是一种极其朴素的家常病号饭,用揪的面片,配上酸香的汤汁,开胃又暖身。
林知韧心中一动。她看着病床上思念故乡味道的母亲,又想到远在巴黎、正为“风味”而努力的团队,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她拿出手机,打给了还在办公室加班、试图攻克法餐数据难题的林知睿。 “知睿,先放下手里的活。”林知韧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冷静,“妈想吃酸汤面叶儿。你,现在,想办法,用我们的技术,把这碗面的‘风味数据’和‘制作过程’,清晰地、准确地,传递给安东尼奥主厨。”
林知睿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姐?现在?给米其林三星主厨……传一份中国病号饭的菜谱?” “不是菜谱。”林知韧语气坚定,“是‘风味诉求’,是‘情感连接’。告诉他,这是我们团队‘灵魂人物’此刻最渴望的味道,问他,能否理解这种跨越文化和阶层的、最本真的‘fort food’(慰藉食物)?这,或许比任何技术演示,都更能说明我们‘风味实验室’的价值。”
这个任务荒诞、突兀,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刻。
林知睿几乎是瞬间就理解了姐姐的意图。他立刻行动起来,暂时抛开了那些复杂的法餐数据,调动起全部的技术和“翻译”能力。
他没有发送冰冷的化学分子式或温度曲线。他让叶小满用充满感情(且语法经过冯陌校对)的英文,描述了这碗面对于一位中国母亲、对于一个团队的意义。他则附上了一份精心制作的“数字风味档案”:里面有手绘的(林知睿亲自上阵,画风依旧抽象但充满情感)面片形态图,有根据林母口述还原的、关于酸度、咸度、面片软硬度、汤底浓郁度的“感官雷达图”,甚至还有一段柱子找来的、模拟揪面片时那“哒、哒、哒”的、带着生活节奏的背景音效。
这封极其非常规的邮件,穿越时区,发往了巴黎。
一天后,他们收到了安东尼奥主厨的回信。信很长,语气充满了惊叹和感动。
“亲爱的朋友们,”主厨写道,“收到你们的‘数字家书’,我深受触动。这让我回忆起我祖母在她花园里为我采摘香草时手上的泥土气息……技术或许有国界,但美食所承载的情感与记忆,是全世界共通的。你们让我看到了数据背后,那份温暖的、人性的光芒。这,正是烹饪乃至所有艺术的终极追求。”
他不仅表示完全理解,还分享了他个人在疲惫时最想念的、来自他意大利祖母的“Ribollita”(意式蔬菜汤)的故事,并附上了一份他根据自己的理解,用“L'Aurore”的食材和技艺,“演绎”出的一碗法式“酸汤面叶”的概念图(当然,看起来更像是一道精致的汤品)。
一场因文化差异和技术瓶颈几乎陷入僵局的合作,因为一碗充满人情味的“病号饭”,意外地找到了共鸣,重新打通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消息传到医院,林母听说远在法国的“洋大师傅”都知道了她想吃酸汤面叶儿,还专门为她“设计”了一道菜,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开怀的笑容,精神似乎也好了许多。
“看吧,”她笑着对守在一旁的儿女说,“我就说,好吃的味道,到哪儿都通着心呢。”
团队的凝聚力,在共同担忧和这个意想不到的“跨国病号饭”任务中,变得更加坚不可摧。他们明白,无论技术走得多远,飞得多高,那份源自生活、源自人情的“初心”,才是他们最强大的引擎和最温暖的港湾。
当然,林知睿在收到安东尼奥主厨回信后,激动之余,又开始琢磨着要不要给他的便携传感器加一个“思乡情感探测模块”,这个过于超前的想法被叶小满无情地镇压了:“打住!先把人家的电磁炉数据搞明白再说!”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