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饮料巨头的战略合作,如同一声发令枪,正式开启了“韧星科技”的资本狂飙。冯陌主导的B+轮融资以惊人的速度和估值完成,引入了不止一家具有深厚产业背景和全球资源的战略投资者。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明确和迫切的信号——上市。
审计团队、律师团队、券商团队……形形色色的中介机构开始频繁出入办公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兴奋、焦虑和某种……疏离感的气息。财务报表被反复审核,业务流程被极致标准化,公司的一切都在被重新包装,以符合资本市场的期待。
这种变化,让林知睿感到越来越窒息。
他看着自己那间堆满了各种奇特传感器、电路板和手绘草图的“创新孵化实验室”,感觉它就像一个即将被拆除的、与周围格格不入的违章建筑。新的管理流程要求他所有的研发项目都必须提交详细的商业计划书(BP),明确市场潜力、盈利模式和退出机制。
“我怎么知道‘基于脑电波的情绪风味反馈系统’什么时候能盈利?!”林知睿对着冯陌给他的一大摞BP模板发火,“创新本身就是探索未知!如果一切都按计划来,那还叫创新吗?!”
冯陌耐心解释:“知睿,上市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成千上万的公众股东负责。我们必须证明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有价值的、可预期的。” “价值?预期?”林知睿冷笑,“你们现在眼里只有数字的价值!我们最开始做‘风味实验室’,是为了赚钱吗?是为了上市吗?!”
类似的冲突在各部门上演。叶小满被要求将品牌宣传的重点从“温情故事”转向“财务数据”和“增长曲线”;柱子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确保系统绝对稳定、符合金融级安全标准,而不是去研究那些前沿的、可能失败的数据处理算法。
连林母都察觉到了不对劲。她发现孩子们回家越来越晚,即使回来,也常常眉头紧锁,讨论的不再是哪个老字号有了新发现,哪个口味组合有了突破,而是“估值”、“对赌”、“路演”。
压垮林知睿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次与最大投资方代表的会议。
那位穿着定制西装、语气不容置疑的合伙人,在听完林知睿关于“情感风味”未来应用的激情描绘后,轻轻推了推眼镜,说道:“林总监,您的技术愿景非常……宏大。但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将你们现有的‘风味标准化工具’和‘品牌情感定位’服务,尽快复制到更多的连锁餐饮和快消品公司,实现收入的指数级增长。至于您提到的那些……嗯……更前沿的探索,是否可以适当降低优先级,或者剥离出去,成立一个独立的研究院?”
“剥离出去?”林知睿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们想把我最核心、最代表公司灵魂的技术‘剥离’出去?!”
他猛地站起来,环视会议室里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姐姐林知韧沉默着,冯陌试图打圆场,叶小满欲言又止,柱子低垂着眼——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背叛感淹没了他。
第二天,林知睿没有来上班。他的办公桌上,只留下一封简短的信。
信是写给林知韧的。 “姐,我走了。别找我。我发现我无法适应一个需要用商业计划书来为‘乡愁’和‘记忆’定价的世界。公司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执行战略的CTO,而不是一个总想给‘锅气’建立数学模型的麻烦制造者。我去找我的‘下一口锅’了。替我照顾好妈。弟,知睿。”
消息像一颗炸弹,在核心团队中引爆。
叶小满第一个崩溃,哭着喊道:“他怎么能就这么走了?!这个混蛋!有什么事不能商量吗?!” 柱子沉默地检查了所有服务器日志,确认林知睿没有带走任何核心数据,但他的个人项目文件都被加密了。 冯陌脸色铁青,迅速评估着CTO突然离职对上市进程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林母听到消息后,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擦着眼泪,反复念叨:“这孩子……这傻孩子……”
林知韧握着那封信,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她感到一阵尖锐的心痛和无力。她理解弟弟对技术纯粹性的执着,也明白资本要求的纪律和效率。她一首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但显然,她失败了。
公司内部人心惶惶,上市计划被迫暂停。投资方震怒,施加巨大压力。
寻找林知睿的行动悄无声息地展开,但他似乎彻底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一周后,就在所有人都近乎绝望时,叶小满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是南方一个偏远小镇咖啡馆的老板。 “请问是‘韧星科技’吗?我这儿有位客人,在这儿住了一周了,天天对着电脑捣鼓些看不懂的东西,偶尔会念叨你们公司的名字……他好像姓林……”
林知韧、叶小满和柱子立刻飞往那个小镇。
他们在咖啡馆角落里找到了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的林知睿。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不再是复杂的数据模型,而是一个极其简洁、甚至有些粗糙的交互界面,上面写着——“个人风味记忆DIY工具包(测试版)”。
看到他们,林知睿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疲惫而释然的笑容。
“我没想逃避,”他抢先开口,声音沙哑,“我只是需要一点空间,想明白一些事情。” 他指着屏幕上的工具包:“我在想,也许我们错了。我们一首试图扮演‘风味守护神’的角色,用我们复杂的技术去为别人定义和保存记忆。但真正的记忆,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工具做得足够简单、足够便宜,让每个人都能自己记录、分析,甚至‘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感风味呢?”
他看向林知韧,眼神清澈:“姐,公司的路,你们继续走。资本、上市,我理解,那是让公司活下去、走得更远所需要的。但我可能……真的不适合那条路。我想做的,是让技术变得更普惠,更贴近每一个普通人家的厨房,而不是只为顶级餐厅和跨国公司服务。”
林知韧看着弟弟,看着他眼中重燃的、属于技术人最纯粹的火焰,心中百感交集。她明白,强行把他带回去,只会让他更加痛苦,甚至彻底毁掉他的创造力。
最终,一个折中的方案达成了。
林知睿不会回归公司担任CTO,但他将以“首席科学家”和“独立工作室”的形式,与“韧星科技”保持合作。他专注于他感兴趣的普惠性“个人风味工具”和前沿技术探索,公司为他提供基础的资金和数据支持,并享有其研究成果的优先商业化权利。公司的CTO职位,由柱子临时代理,并开始物色更合适的人选。
这个决定,稳住了投资方,也让上市计划得以重启。
回程的飞机上,气氛有些沉闷。 叶小满看着窗外翻滚的云海,忽然小声说:“其实……有点羡慕睿子。能那么任性,坚持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林知韧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手中的登机牌。她知道,作为掌舵者,她无法任性,她必须带领这艘承载了太多人期望的船,继续航行下去。弟弟的选择,或许是对她的一种解脱,也是一种警示——在追求规模和效率的同时,永远要为那份最初的“纯粹”保留一席之地。
团队的裂痕,以一种看似分离、实则更紧密的方式,被暂时弥合了。
“韧星科技”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从此以后,它的核心,不再仅仅局限于那间日益扩大的办公室,也延伸到了远方一个宁静小镇的咖啡馆角落里,由一个不肯向资本完全妥协的“逃兵”CTO,继续书写着关于技术与初心的,另一种可能。
林母得知了这个结果,叹了口气,又松了口气。她给林知睿打了个电话,只说了句:“在外面照顾好自己,没钱了跟妈说。”然后,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家乡的特产,寄到那个她从未去过的小镇。
公司的巨轮调整航向,继续前行。而一艘属于理想主义者的孤独小艇,也在另一片海域,开始了自己的探险。他们或许不会再朝夕相处,争吵不休,但他们知道,他们依然在各自的航道上,向着那片名为“风味”的星辰大海,共同努力。这,或许就是成长与梦想,最真实的模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冤种合伙人们(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