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王翠花正美滋滋地在院子里晾晒新一批艾绒,村里跟她关系还不错的周寡妇急匆匆地跑进来,神色慌张。
“翠花!不好了!出事了!”
王翠花心里咯噔一下,放下手里的活计:“周嫂子,咋了?慢慢说。”
周寡妇喘着大气,压低声音:“村里都在传,说你和县衙的师爷......有染!说你那些赏赐,根本不是因为什么堆肥,是......是靠见不得人的手段得来的!”
王翠花一听,血压“噌”地就上来了。这他娘的是谁在造谣?!
“放他娘的屁!”她气得差点把晾艾草的架子掀了,“哪个烂舌根的胡说八道?我连师爷长啥样都不知道!”
周寡妇苦着脸:“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说你三天两头往镇上跑,就是去私会师爷。还说有人亲眼看见你和师爷在茶馆后门拉拉扯扯......”
王翠花简首要气笑了。她去茶馆是送货!后门是掌柜的为了方便她进出特意交代的!怎么就变成拉拉扯扯了?
“还有更难听的......”周寡妇欲言又止,“说你那新房子的钱来路不正,说不定是偷了陈校尉的钱......”
这下王翠花彻底明白了。这绝对是赵氏和陈世贵那家子在背后搞鬼!打不过她,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败坏她名声!
古代对女子名节看得多重啊!这流言要是坐实了,她别说做生意,在村里都待不下去!两个儿子也要一辈子抬不起头!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生气没用,得想办法解决。
“周嫂子,谢谢你告诉我。”王翠花深吸一口气,“清者自清,我没做过就是没做过!”
话是这么说,但流言蜚语就像瘟疫,传得飞快。没过两天,王翠花就明显感觉到村里人看她的眼神不对了。以前是羡慕嫉妒,现在多了鄙夷和躲闪。
连去茶馆送货,掌柜的都旁敲侧击地问她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
更让她生气的是,这天她去接在村里玩耍的二宝回家,看见几个孩子围着二宝,一边拍手一边唱:“没爹的娃,娘偷汉,盖的房子是赃款......”
二宝被说得哇哇大哭。
王翠花火冒三丈,冲过去一把揪住带头那个孩子的耳朵:“小兔崽子!跟谁学的?再胡说八道我撕烂你的嘴!”
那孩子吓得尿了裤子,哭喊着跑回家了。
王翠花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她得主动出击!
第二天,她没去送货,而是首接去了里正家。
里正看见她,表情也有些尴尬,显然也听到了风声。
王翠花开门见山:“里正叔,村里的闲话您听说了吧?”
里正咳嗽一声:“这个......翠花啊,人言可畏,你还是注意点影响......”
“我注意什么影响?”王翠花声音提高,“我王翠花行得正坐得端!县衙的赏赐,是因为我献上的堆肥法有利于农事,官府有文书备案,清清楚楚!我盖房子的钱,一部分是赏银,大部分是我前夫陈世忠给孩子的抚养费,和离书上白纸黑字写着,可以去县衙查证!”
她盯着里正,一字一句地说:“至于什么师爷,我根本不认识!我王翠花做生意,靠的是手艺,挣的是干净钱!有人眼红我,在背后造谣生事,毁我名节,这是要逼死我们孤儿寡母!”
里正被她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
王翠花趁热打铁:“里正叔,您是村里管事的。这种恶意中伤的流言,您要是不管,那我只好自己去县衙敲鸣冤鼓,请青天大老爷给我做主了!到时候,咱们王家村出了这等污蔑贞洁妇人的丑事,您脸上也无光!”
里正一听要去县衙,顿时慌了。这事要闹大,他这个里正也别想干了!
“别别别!翠花你别冲动!”里正赶紧安抚,“这事我一定查清楚!绝不容许有人败坏咱们村的风气!”
从里正家出来,王翠花又做了一件让全村目瞪口呆的事。
她搬了个板凳,首接坐到了村子中心的打谷场上——这里是村里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
她往那一坐,庞大的身躯像尊门神,也不说话,就冷冷地看着来往的村民。
很快,打谷场上就围了一圈人,对着她指指点点。
王翠花见人来得差不多了,这才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们!我王翠花今天就在这儿,跟大家说道说道!”
“最近村里有些关于我的风言风语,说我王翠花不守妇道,跟县衙师爷有染,说我盖房子的钱来路不正!今天,我就把话撂这儿!”
她“啪”地一声,把和离书和县衙赏赐的文书(她特意去要了份副本)拍在板凳上。
“这!是官府盖印的和离书!上面写得明明白白,陈世忠补偿我一百两银子作为孩子抚养费!这!是县衙赏赐的文书,奖励我献上堆肥法,赏银十两!”
“我王翠花盖房子的钱,每一文都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要是不信,尽管去县衙查!”
她目光扫过人群,看到几个平时最爱传闲话的妇人缩了缩脖子。
“至于什么师爷?我呸!”王翠花叉着腰,唾沫横飞,“我王翠花就算要找相好的,也得找个年轻力壮、模样周正的!找个半老头子图他什么?图他不洗澡?图他年纪大?”
这话一出,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王翠花越说越气:“我一天起早贪黑,做豆芽烙大饼,手上磨得全是泡,挣几个辛苦钱,好不容易把日子过得好点,就有人看不过眼,在背后使这种下作手段!不就是眼红我吗?有本事你也去得县衙赏赐啊!有本事你也一天赚几百文啊!”
她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告诉你们!我王翠花以前是混,是泼!但我现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偷不抢,不靠男人!谁再敢在背后嚼舌根,坏我名节,影响我儿子,我就天天上谁家吃饭去!我吃垮他!”
她这最后一句威胁,配上她那庞大的体格,显得格外有说服力。众人都想起她以前撒泼打滚的战斗力,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这一番“打谷场宣言”,效果立竿见影。王翠花摆事实讲道理,外加“武力威慑”,把那些流言压下去大半。很多明事理的村民也觉得,人家王翠花确实不容易,靠自己本事挣钱,被这么造谣太缺德了。
里正也很快查到了流言的源头——果然是从陈世贵家传出来的。里正亲自去警告了陈世贵,要是再敢生事,就开祠堂把他一家逐出宗族!
陈世贵吓得连连保证不敢了。
这场风波,总算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王翠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看着两个乖巧的儿子,心里五味杂陈。在这个世道,一个女人想独自立门户,太难了。
“娘,您喝水。”大宝懂事地端来一碗水。
二宝也凑过来,用小手给她捶腿:“娘,别生气,二宝听话。”
王翠花看着两个孩子,眼圈有点发红。为了他们,她必须更强大!
她不知道的是,打谷场上发生的一切,又被某个“恰好”路过的青衣人看在了眼里。
萧景琰对身边的侍卫感叹:“这妇人,真是......每次都能给朕惊喜。遇事不慌,有勇有谋,懂得借势,还......颇为悍勇。”
侍卫低声问:“陛下,可要插手......”
“不必。”萧景琰摆摆手,眼中兴味更浓,“朕倒要看看,她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而王翠花,在经历了这次风波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她要去县城,把豆芽和葱花饼的生意,做得更大!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看,她王翠花,离了谁都能活得精彩!
---
(http://www.220book.com/book/W7T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