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第二天,“漆光筑影”系列毫无悬念地斩获了“非遗·新境”大赛的最高奖项——“匠心创新大奖”。
评审团给出的评语中,特别肯定了其在“尊重传统材质美学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极具前瞻性和完成度的现代表达”。
这无疑是对沈知微理念最有力的背书,也让她在与林晚那场无声的理念交锋中,赢得了关键一分。
奖杯和荣誉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关注度。“绛雪斋”的展位前始终人流如织,询价、寻求合作的名片收了一沓。
之前因谣言而有些停滞的“凤翎”系列预售,也重新焕发活力,数据开始稳步攀升。
但沈知微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清楚地知道,奖项和热度是暂时的,如何将这份关注转化为“绛雪斋”长远发展的动力,才是关键。
此刻摆在她面前的,是苏景明院长和林晚代表的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以及陆时砚那边关于父亲谜团的新线索。
三条支流,都可能改变主河的走向。
展会结束后回到江城,沈知微立刻投入了新一轮的工作。
她首先与福伯和核心管理层开了一个会,通报了展会成果,也坦诚地讨论了苏院长和林晚提出的可能性。
“与美院合作,能提升咱们的格调和学术底蕴,长远看是好事。”一位负责生产的老匠人说道,“就是不知道这些学院派的规矩多不多,会不会影响咱们干活?”
“林博士那边的资源确实,国际市场和高端品牌,那是我们以前不敢想的。”
市场部的负责人则更倾向与“溯光”合作,“但她的要求肯定极高,而且……感觉她那个人,不太好打交道,主意太正。”
福伯沉吟良久,看向沈知微:“大小姐,这两条路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难。老奴觉得,关键还是看您想把‘绛雪斋’带向何方。是更偏向研究和传承,还是更偏向市场和扩张?”
沈知微手指轻叩桌面,目光沉静:“这两者并非完全对立。与苏院长的合作,可以夯实我们的根基,培养更多兼具技艺与理论的新血;与林晚的接触,则能帮助我们打开视野,探索商业化应用的更多可能。我的想法是,不做非此即彼的选择。”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我们可以同时推进。接受苏院长实验室的邀请,派我们的工匠去学习交流,也欢迎美院的师生来工坊实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我们的传统经验结合。另一方面,与‘溯光’保持接触,谨慎评估合作项目,如果真有合适的契机,以小规模、限定款的形式尝试合作,控制风险,积累经验。”
这个“两条腿走路”的方案,既积极又稳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接下来的一周,沈知微变得异常忙碌。她亲自带队,与国立美院设计学院对接,敲定了合作框架。
苏院长对“绛雪斋”的开放态度十分赞赏,初步约定下个月就派遣一个由教授和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前来工坊,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和创作交流。
同时,她也与林晚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视频会议。林晚显然也关注到了沈知微获奖的消息,态度比之前更为务实。
她没有再纠缠理念之争,而是首接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合作构想:
“米兰即将举办一个国际手工艺与设计博览会,主办方给了我一个联合策展的机会。我希望打造一个名为‘东方材质未来式’的主题展区。沈小姐,我希望‘绛雪斋’能作为核心参展方,为我们这个展区量身打造一组作品,要求是——必须极致体现漆艺的可能性,同时又要具备国际化的审美语言,能够引发全球设计师的共鸣。”
这个提议极具诱惑力。米兰设计展是全球设计界的顶级舞台,若能在此亮相,对“绛雪斋”国际声誉的提升是巨大的。
但挑战也同样巨大——时间紧,要求高,而且完全围绕林晚的策展理念进行创作,自主性会受到很大限制。
“林博士,感谢您的邀请。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沈知微谨慎地回应,“但我需要和团队评估一下具体的要求和创作周期,才能给您确定的答复。”
“可以。”林晚干脆利落,“详细的需求文档我会发给你。希望一周内能得到你的好消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后我在非遗圈杀疯了结束与林晚的通话,沈知微揉了揉眉心。两条外部路径算是初步理清了头绪,但都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和未知的挑战。
傍晚,她终于抽出时间,在一家隐蔽安静的茶室,见到了陆时砚。
多日不见,他看起来有些风尘仆仆,但眼神依旧锐利清明。
“调查有进展了?”沈知微没有过多寒暄,首接问道。
陆时砚点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薄薄的文件夹,推到她面前。“‘X.C.’,全称很可能是‘Xenon Craft Institute’,一个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己于五年前解散的私人研究机构。背景很复杂,主要从事一些……非公开的尖端材料研究和文化资产咨询。”
沈知微的心跳漏了一拍。父亲怎么会和这样一个神秘机构扯上关系?
“根据我查到的一些碎片化信息,”陆时砚压低声音,“这个研究所解散前,似乎对一种极其特殊的古代漆艺配方非常感兴趣,那种配方据说源自某个失落的文明,其性能和效果远超现代化学漆。而他们当时在亚洲区域寻找的合作对象或者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你的父亲,沈怀安先生。”
沈知微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特殊的古代漆艺配方?这和她之前的猜测吻合了!父亲当年痴迷研究,难道就是在探索这个?
“那赵启山……”
“有迹象表明,赵启山名下的一个离岸公司,在研究所解散前后,与它有过几笔大额资金往来。”陆时砚目光沉静,“时间点,恰好就在你父亲去世前后。”
茶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父亲的“意外”,或许真的与赵启山有关,而根源,很可能就是一种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失传的古代漆艺配方!
沈知微握紧了茶杯,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她感到一阵冰冷的愤怒和彻骨的寒意。为了一个配方,就可以罔顾人命,夺人家业吗?
“这些……有确凿证据吗?”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暂时还没有首接证据能证明你父亲的死与他们有关。”陆时砚坦诚道,“这些线索大多来自一些无法公开的渠道和信息拼图,法律上站不住脚。而且那个研究所己经解散,关键人物也下落不明,调查难度很大。”
他看着她苍白的脸色,语气放缓:“告诉你这些,是让你心里有数,知道面对的可能是怎样的对手。但切忌冲动。赵启山行事谨慎,尾巴收拾得很干净。”
沈知微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是的,不能冲动。复仇需要证据,需要时机。
“我明白。”她缓缓松开紧握的手,“谢谢你,陆时砚。这些信息对我很重要。”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陆时砚问道。
沈知微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两条路都要走。明面上,‘绛雪斋’要抓住苏院长和林晚带来的机会,继续发展壮大,积累实力和声誉。暗地里,父亲的事,我不会放弃追查。那个配方……如果它真的存在,我更要找到它!这不仅是解开父亲死亡谜团的关键,也可能蕴含着漆艺未来的某种可能性。”
她转回头,看向陆时砚:“或许,可以试着从父亲留下的笔记和物品中,寻找关于那个配方,或者那个‘X.C.’研究所的更具体线索。”
陆时砚颔首:“这是一个方向。我会继续利用我的渠道,留意赵启山和那个解散研究所的关联动向。有消息随时联系。”
离开茶室,夜风微凉。沈知微坐进车里,没有立刻发动。三条支流的信息在脑中交汇、碰撞——学术的严谨,商业的机遇,还有隐藏在黑暗中的往事与阴谋。
她感到肩上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但内心的方向却也从未如此清晰。
她拿出手机,先给福伯发了条信息:“福伯,明天帮我整理一下父亲书房里所有他晚年留下的研究笔记和往来信件,尤其是涉及特殊配方或海外联络的部分。”
然后,她找到林晚的微信,回复道:“林博士,米兰展的邀请,我们接受了。请发需求文档过来,‘绛雪斋’会全力以赴。”
最后,她沉吟片刻,给陆时砚发去两个字:“珍重。”
放下手机,她启动车子,汇入都市夜晚川流不息的车河。前路漫漫,迷雾重重,但她知道,自己必须,也必将趟出一条属于“绛雪斋”,也属于她沈知微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87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