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天降预言石:锦年万岁,代萧永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都把皇帝气炸了,怎么还不来杀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W9W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夏朝 建安六年 御书房

磨墨的老太监越发惊慌,右眼皮从今儿个早起后便跳个不停,总有些不祥之感。

莫非预示的就是此时此刻?

自陛下登位,还从未见过陛下在批奏折时如此生气。也不知这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折,到底写了些什么?

“启奏陛下,臣锦年于建安三年参加科考时中举,以举人身,任迁民县县令一职。”

“所辖迁民县于昨日天降神石,石上八字令年惴惴不安,上有:锦年万岁,代萧永昌八字。臣惶恐,不知此石应如何安置,请旨裁决。”

“臣为官三年欺压百姓,鱼肉乡里,欺男霸女,贪污赃银百万两,所辖迁民县民不聊生。”

“……”

“臣愧对圣恩,愧对天恩,德不配位,上书自首。求陛下将臣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罪臣迁民县县令锦年!”

翻看奏折的萧帝眉头逐渐紧缩,越看越气,越气越想往下看。

整篇看完,从冷哼到狂笑,不屑一顾到怒火中烧。

“好一个罪臣迁民县县令锦年!”

箫帝大手一拍,梨花桌面裂出一道缝隙,“来人!”

“老,老奴在。”

随侍的老太监被吓得拂尘掉落,双膝跪地,声音颤抖,不敢抬头。

“宣御前禁卫指挥使庞虎!”

听到震耳欲聋的龙吼,老太监头都不敢抬,跪着应嗻,退出御书房叫人。

须臾,一位身穿黑色飞鱼服,头戴翼善冠,腰系狻猊带,目光炯炯的将军走进御书房,“拜见陛下”。

“你亲自去迁民县。”

“传朕口谕:

赐死迁民县县令锦年,尔到之日即刻行刑!不得有误!把他给老子凌迟!”

“凌迟前把那块天降的破石头也剁碎,塞他肚里!”

“狂妄小儿!”

“朕登位以来,见过蠢死的,第一次见上书找死的。莫不是嘲笑朕老了提不动刀了?”

大掌再次一挥,梨花桌面的缝隙裂的更大了些。

暴力合上求死奏折,萧帝用力将折子甩出御书房,“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臣遵旨!”

庞虎心下一惊,行礼后退出御书房。

路过被皇帝扔出门外的奏折,步履微微放缓,试图偷瞄奏折上的字。

他是真想把奏折拿起来看看写了些什么,竟然把陛下气成那个模样,还命他亲自去凌迟那个叫锦年的县令!

小小的偏远地区七品县令,也配让他这个三品大员亲自凌迟?

伸长脖子瞄了好一会儿都看不清,庞虎收回视线,放弃偷瞄。

何必在乎为啥子要杀他?

陛下让他死,他就得死!

不过陛下口中说的,把那块天降的破石头塞他肚子里?是指?

……

庞虎顿足,回头看向御书房。

要不要和陛下确认一下是哪块石头?

……

庞虎很烦,却敢怒不敢言。

一怒之下,小小的怒了一下。

随后陷入纠结。

万一迁民县有很多天降的石头怎么办?陛下说的不清不楚,他哪知道是哪块石头?他又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

首接去问那个县令?他不说怎么办?用什么手段好?

烦!

不管了,看情况再定。

早杀完早回家!

管他哪块石头,天高皇帝远,陛下也不可能亲自跑到迁民县扒他肚子看。

那个县令要是不肯说,他就随便找块看得顺眼的石头塞进去。

想到这里庞虎又产生了新的疑问,陛下还没说要从哪儿塞进去?前面还是后面?上面还是下面?

突然刮过一阵阴风,庞虎打了个冷颤。

不想了,一切随缘。

每月发的这点月俸凑合干干就行了。遂加速向着城外出发,执行圣令。

御书房内,被气的箫帝还是缓不过来,揉了揉眉心,喝了口龙案上的凉茶,“不够凉。给朕拿冰块加进来!”

“嗻。”御书房门口的小太监领命。

即使隔着一道门都能感受到陛下散发怒意,小太监紧张跨步,飞快离开。

箫元帝越是想忘记那气人的奏折,折子里面的内容就越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朕己经很久没有这么想杀过一个人!小小七品县令居然敢欺男霸女,贪赃百万?!”

“还上书说什么天降神石,锦年万岁,代萧永昌?是在找死?”

“好!好得很!”

“别人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惦记朕的位置都藏着掖着!你小子!八百里加急只求被朕赐死!”

“朕成全你!”

萧元帝气的鼻孔大张。

看到门外随风摇摆的奏折,更是火气上涌,指着折子怒吼,“愣着干什么?!把那碍眼的东西给朕烧了!”

小太监从冻库刚取回冰块,来不及将冰块放进龙案上的茶壶和茶杯中,就听见陛下最新指令,立刻躬身应,“嗻。”

慌张的退出御书房,捡起奏折闷头小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都把皇帝气炸了,怎么还不来杀她 一时失神不小心撞到一慈眉善目人。

抬眼后双腿发软,额头冒汗,“皇,皇后娘娘。”连忙跪地磕头,“皇后娘娘吉祥。奴才不是故意的,娘娘饶命。”

“起吧,小心些。”武后并未责怪。

娘娘身后的奴婢白了小太监一眼。

也就是娘娘仁慈,要是其他贵人早就下令让人把他拖出去,至少得杖责八十。

被撞的皇后却垂眸沉思:御前的奴才一般情况下可不会这么慌张。难道是发生什么大事儿了?

莫非哪个不长眼的外邦又在骚扰我大夏边境?!还是哪里出了天灾?

想到这个可能,武后冷脸问:“陛下的奏折怎么在你手里?”

小太监跪地磕头,“这,这奏折是陛下从御书房中扔出来的。其他的奴才不知,请娘娘恕罪。”

“奴才一首守在御书房门外,无令不得入内,真不知道内里发生了什么。”

御书房内

小太监匆忙离开后,随侍的老太监接过小太监未完成的活,把冰块加入茶壶和茶杯中。

“妖言惑众!狗胆包天!目无王法!”萧帝的吼声从御书房传出,“把冰鉴给朕搬到御书房。”

“嗻。”老太监畏缩地从御书房退出,出门看到皇后娘娘在此,急忙见礼,“皇后娘娘吉祥。”

武后点头,对着二人道:“都平身吧。”

二人异口同声:“谢娘娘。”

武皇后看向随侍的老太监,“陛下怎么生气了?给本宫讲讲?”

老太监看向小太监手里的奏折,捂嘴轻咳二声。又看了看奏折,为难道:“回禀皇后娘娘,老奴着实不知缘由。请娘娘恕罪。”后又用下巴指了指小太监手中的奏折。

见皇后并未生气,老太监开口请示,“陛下让老奴取冰鉴到御书房……”

皇后知道老太监的意思,颔首,“陛下让你去就快去吧。这还离夏天远着呢。天也还没热到需用冰鉴的时候,怎火气那么大。”

对着小太监抬眸,“你手中的,可是官员今日递的折子?陛下让你做什么?”

“回皇后娘娘,陛下说,‘拿去烧了’。”小太监低头回话。

武皇后伸手,“给本宫。”

一个奏折能将她八哥气成这样?她不信。

“嗻。”小太监立刻双手将奏折奉上,像是交出了烫手的山芋,躬身退回御书房外候着。

接过奏折,看到奏折上粘的白色羽毛,柳眉微蹙,但愿不是她想的那样。

“八百里急奏?加急送来?莫非真是哪里出了天灾或战乱?”

快速浏览后合上奏折,武后心里震惊,但也松了口气,还好不是天灾和战乱。

自古以来新帝登位最怕十年内出现重大天灾或外敌大举入侵,因为会被视为不祥之兆。

若是再被有心之人宣扬是君主不仁导致天罚或战乱,好不容易稳固的王朝,极易再次出现动荡。

看了县令锦年的奏折,武后心生疑惑,“这人?太狂妄了。莫非真能贪赃百万?”转而摇头反驳,“不可能。朝廷一年税收都到不了百万。”

“一县之主把折子写成这样,难怪八哥如此生气。”

“不过,这人的字倒是颇有大家风范。”

“锦年万岁,代萧永昌?找死何必……”

天降神石?

那大逆不道的八字,别说是帝王,她看了都来气。

按理说没人会想死,更不会主动寻死。

“莫非……?”

这人是在向圣上求救?

武皇后越想越觉得应是如此,否则怎么都无法解释通此人的寻死之举。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御书房门前,推开房门,“萧八!”

“萧八,你发现这封奏折中的问题了吗?”

萧元帝火气还没降下去,就看到碍眼的奏折又被武后拿到面前。

“不是让太监拿去烧了吗?谁办的事?”

守在御书房门外的小太监进门,立刻跪地俯首,不敢言语。

“赶紧拿去烧了,别搁朕面前碍眼。”

小太监不敢上前,那折子如今在皇后娘娘手上,给他八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拿。

“这等找死的就该成全他!”男人咬牙切齿,像是要将奏折的上书人吃了般,“辱我萧氏,其罪当诛!”

萧元帝怒目而视,后悔没让庞虎带个诛九族的圣旨,“老子不仅要杀他,还要诛他九族!”

武后合上折子,轻敲桌面,“你现在是帝王,什么老子不老子的,是不是与你说过为帝者要注意言行?”

小太监心惊,咽了下喉咙。

平日里但凡皇后娘娘在,陛下都是极为儒雅,说话音量都不敢放开,生怕娘娘嫌他粗鲁。

皇后娘娘打了个手势,身后的丫鬟秒懂,默默带着小太监离开,并将御书房附近值守宫人调走。

临走前还不忘将御书房的大门关严。

“三娘,哎!痛!”

“痛,给哥留点面子。哎~别打了!”

武三娘丢下手中的戒尺,冷笑,“陛下冷静了?可否听妾身几句话?”

“娘子请讲。娘子辛苦了。”

倒了杯茶水放到皇后面前,萧元帝只想把武后手中的那根戒尺和那破奏折一起烧了。

明明之前己经把宫里的所有的戒尺都偷偷了,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

“你没看出这奏折有问题吗?”武皇后将手中的奏折递给萧元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W9W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都把皇帝气炸了,怎么还不来杀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W9W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