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李默独坐在他那间西处漏风的屋子里。桌上油灯如豆,映照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白日里勘察的贫瘠土地、村民愁苦的面容、周员外阴鸷的眼神、差役离去的背影……种种画面在他脑中飞速闪过。
他没有像普通书生那样长吁短叹,而是如同执行任务前进行战术推演一般,冷静地铺开一张粗糙的草纸,用烧剩的木炭条,在上面划出几个清晰的区域。
劣势分析区:
封闭贫困: 土地贫瘠,水利崩坏,资源匮乏,信息闭塞。
组织涣散: 村民如同一盘散沙,缺乏有效管理和共同目标。
外部威胁: 土匪环伺,乡绅猜忌,官府态度不明。
武力薄弱: 虽有初步武装,但装备简陋,缺乏系统训练。
炭笔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李默的目光锐利,毫不回避这些严峻的现实。
优势分析区:
宗族纽带(核心资产): “李晟后裔”身份+血缘聚居,是凝聚人心的天然粘合剂。
人力基础(可塑资源): 青壮劳力充足,缺的是组织和希望。
潜在资源(待开发): 废弃矿藏,是未来军工和经济的起点。
乱世缝隙(战略机遇): 朝廷控制力下降,为地方势力提供了生存空间。
降维打击(绝对核心): 我带来的现代知识、组织理念、军事技能。
他的笔尖在“降维打击”和“宗族纽带”上重重圈点。这是他能撬动整个局面的两大支点。
战略目标设定(循序渐进):
阶段一(生存): 凝聚宗族,掌握武装,解决粮食危机。
阶段二(扎根): 发展生产(农、矿、工),积累物资,制度建设。
阶段三(发展): 壮大实力,以待天时。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李默开始细化第一阶段的可执行方案,脑海中浮现出现代企业管理和特种小队建设的模式,并将其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具体行动计划:
护乡队正规化:
组织架构: 设立明确层级(队正、什长),责任到人。
训练大纲: 队列纪律→体能格斗→基础战术→武器使用。循序渐进,注重培养服从性和团队意识。
思想建设: 结合“李晟精神”,灌输“保家卫族、光荣传承”的信念,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绑定。
奖惩制度: 建立基于战功、训练表现的透明奖惩机制,树立标杆,激发竞争。
解决粮食危机(双管齐下):
短期救急: 组织人力,利用现有条件紧急修缮水利,能救一分是一分。同时,清点村中存粮,推行临时配给制,确保基本生存。
外部获取: 利用缴获的土匪财物作为启动资金,派可靠之人尝试与外界商人接触,换取粮食。必要时,可考虑对周边为恶的小股土匪进行“精准清除”,以战养战。
争取宗族支持(关键一步):
明日集会: 在祠堂召开全族会议,公开提出“护村常态化”方案。
话术要点:
晓之以理: 分析当前严峻形势,强调抱团取暖的必要性。
动之以情: 高举“李晟后裔”旗帜,激发族人荣誉感和责任感。
诱之以利: 明确表示护乡队所需钱粮将从族中公田收益和剿匪所得支出,并建立公开账目,承诺优先保障参战者和出力者利益,让所有人看到希望。
明确权责: 表明自己只负责军事指挥和总体筹划,民政大事仍由族老会共同决议,尊重传统权力结构,减少阻力。
情报与预警:
建立简易的情报网络,安排机灵少年在村外要道蹲守,并加强与周边村落的信息沟通,做到敌情早知。
李默放下炭笔,将写满计划的草纸凑到灯焰上点燃。火光跳跃,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纸化为灰烬,计划却己深深刻入他的脑海。
他不需要纸面文件,那太危险。所有的谋划,都将通过他的言行,一步步变为现实。
他知道,明天将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他需要说服族老,安抚乡绅,激励民众,将一盘散沙凝聚成一块坚硬的磐石。
但这正是他擅长的。从现代社会的精英战士,到明末乡村的领导者,舞台变了,核心能力却依旧适用——分析、规划、组织、执行。
他吹熄油灯,屋内陷入一片黑暗。窗外,传来隐约的虫鸣。在这片古老的沉睡的土地上,一颗属于现代的灵魂,正悄然点燃变革的火种。明日,大村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君雨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