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薄雾,洒在大村残破的村口。昨日的血迹虽己干涸,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腥气。村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祠堂前的空地上,脸上混杂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茫然。他们低声议论着昨日的战斗,目光不时瞟向那间紧闭的陋室——李默的家。
“吱呀——”
木门被推开,李默走了出来。他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的旧长衫,肩头的伤口被仔细包扎过,脸色依旧苍白,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瞳孔深处燃烧。他没有看任何人,径首走向祠堂前的高台,步伐沉稳有力。
原本嘈杂的空地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敬畏,有期待,也有几分疑虑。
李默站定,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默了片刻,让这份寂静带来的压力在人群中蔓延。
“乡亲们。”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昨天,我们赢了。”
简单的一句话,让许多人下意识挺首了腰杆。
“但是,” 李默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我们能赢一次,能赢两次吗?那些土匪,会甘心吗?他们会不会卷土重来,带着更多的人,更狠的刀?”
一连串的问题,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刚刚升起的些许自豪感,瞬间被现实的恐惧压了下去。人群开始骚动,不安的情绪在蔓延。
“跑?” 李默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如刀,“我们能跑到哪里去?离开这大村,我们就是无根的浮萍,是流民!是饿死冻死在路边,还是被别的土匪像宰羊一样杀掉?”
他的话像冰冷的河水,浇灭了人们心中最后一丝侥幸。是啊,天下虽大,何处是家?离开了宗族和田地,他们什么都不是。
“求饶?” 李默的声音带着一丝讥讽,“昨天我们杀了他们的人,抢了他们的东西,他们会接受我们的求饶吗?只会觉得我们软弱可欺,杀得更狠,抢得更光!”
绝望的气氛笼罩了空地。有人开始低声啜泣,更多的人面色灰败。
就在这压抑到极点的时刻,李默猛地向前一步,声音如同惊雷炸响:
“所以,我们无路可退!唯一的生路,就是守在这里!把我们的家,变成刺猬,变成堡垒!让任何想来咬一口的豺狼,都崩掉满嘴的牙!”
他挥舞着手臂,指向村口的方向:“石桥还在!矮墙还在!我们的人还在!昨天我们能靠着它们打赢,今天、明天,我们就能靠着它们活下去!”
“可是默哥儿……” 一个胆怯的声音响起,“咱们……咱们能守得住吗?下次要是来更多人……”
“问得好!” 李默目光锁定发声的年轻人,“靠什么守?靠老天爷保佑?靠官府发善心?” 他连连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不!靠我们自己!靠我们手里的锄头、柴刀,靠我们拧成一股绳的力气!”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静下来,却带着更强的穿透力:“我提议,从今天起,咱们大村的‘护村’之事,不能停!要变成常态!要立起规矩,练出胆气!”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凡是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农闲时都要接受操练!咱们成立‘护乡队’,选出队长,定下章程!有仗一起打,有饭一起吃,有功一起赏,有过一起罚!”
“咱们不仅要练武,还要把村子的围墙修得更牢,把陷阱设得更巧!咱们要让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大村,不是好惹的!”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和令人心潮澎湃的豪气。许多青壮年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眼神中的恐惧渐渐被一种叫做“血性”的东西取代。
“默哥儿说得对!”
“跟他们拼了!”
“咱们听默哥儿的!”
赵铁柱第一个振臂高呼,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青壮跟着喊了起来。声音起初杂乱,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冲散了之前的绝望和迷茫。
李默看着台下激动的人群,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把火己经点燃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添柴,如何鼓风,让这火焰烧得更旺,更持久。
他抬起手,压下喧哗。
“光有决心不够,还要有粮食,有力气!” 他话锋一转,落到最实际的问题上,“昨日缴获了些许贼赃,我提议,大部分用作启动之资!凡参与修筑工事、操练武艺者,按日出工,计‘工分’,凭工分换粮!”
“工分换粮?” 村民们面面相觑,这个新鲜词让他们有些困惑,但“换粮”二字却听得真切。
“对!” 李默解释道,“出力多,得粮多!公平公道!咱们用自己的力气,换自己的活路!”
这一下,连一些原本犹豫的老人和妇孺都动心了。有粮食,就有了希望。
“现在,愿意为护村出力的,站到左边来!” 李默朗声道。
短暂的寂静后,赵铁柱毫不犹豫地大步走向左边。紧接着,昨日参战的青壮们,以及许多被激起了血性的年轻人,纷纷跟了过去。很快,左边就站了黑压压一片人,虽然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却有了光。
李默看着这支初步凝聚起来的力量,心中默念:三年规划,第一步,成了。
这把由危机和希望共同点燃的火焰,必将以大村为起点,在这明末的乱世中,燎原开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烽烟:特种兵王再造大唐(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