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以工代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烽烟:特种兵王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章节无错乱精修!
 

祠堂前的喧嚣渐渐平息,愿意加入护乡队的青壮们被赵铁柱领着去登记造册,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然而,更多留在原地的老弱妇孺,脸上却写满了忧虑。护乡队能保平安,可眼下最要命的,是快要见底的米缸和地里蔫黄的禾苗。

李默没有离开高台。他目光扫过这些面带菜色的乡亲,心中清楚,光有武力还不够,必须立刻解决最根本的生存问题。

“乡亲们!” 他再次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护乡队要练,要站岗放哨,但咱们的肚子也不能空着!地里的庄稼,更不能眼睁睁看着旱死!”

这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眼巴巴地望着他。

“昨日剿匪,缴获了些许粮食和财物。” 李默的声音清晰传来,“这些,是咱们全村人用血换来的!我提议,不按户头平分,而是拿出来,作为‘工钱’!”

“工钱?” 人们面面相觑,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有些陌生。

“对!工钱!” 李默斩钉截铁地说,“从今日起,咱们大村,要大兴土木!第一件大事,就是抢修水渠,引水灌田!凡是愿意出力的,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干了活,就按出力多少,记下‘工分’,凭工分,每日结算,换取粮食!”

他顿了顿,让众人消化这个信息,然后详细解释道:“比如,一个壮劳力,挖一天土渠,记十分工,可换一升糙米!半劳力,或做些轻便活计,记五分工,换半升!老人孩子,帮忙送水、递工具,也能记上一两分,换碗粥喝!”

这个法子,简单首接,将劳动和报酬紧密挂钩。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以往村里有事,多是族老指派,自带干粮,何曾有过这等“干活就给粮”的好事?

“默哥儿,此话当真?”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颤声问道,他家里己经断粮两天了。

“当真!” 李默目光坚定,“三叔公和几位族老在此作证!缴获的粮食,现在就搬到祠堂库房,由三叔公和两位公推的账房先生共同掌管,每日收工,当场凭工分兑粮,绝无拖欠!”

三叔公在一旁重重点头,几位族老也纷纷表示支持。李默此举,既解决了燃眉之急,又将物资的分配权置于公开监督之下,避免了中饱私囊,赢得了族老们的信任。

“好!俺干!”

“俺家婆娘也能去!”

“为了活命,拼了!”

希望之火在人群中点燃。比起虚无缥缈的承诺,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更能激发人的干劲。

李默趁热打铁,立刻开始分工:“赵铁柱!”

“在!” 赵铁柱挺胸应道。

“你带护乡队一半人手,负责维持秩序,巡查安全,防止有人偷奸耍滑,也防外贼窥探!”

“得令!”

“李狗儿!”

“默哥儿,俺在!” 机灵的李狗儿窜上前。

“你带几个半大孩子,立刻去勘察村东头那条旧水渠,摸清淤塞和破损的情况,画个简图回来!”

“保证完成任务!” 李狗儿学着护乡队的样子,有模有样地行了个礼,带着几个小伙伴飞奔而去。

“其余乡亲,青壮男子,随我去祠堂库房领取锄头、铁锹、箩筐!妇女老人,准备烧水、做饭、照料工具!”

命令一条条发出,清晰明确。原本惶惑无助的人群,瞬间被组织起来,变成了一个有目标的劳动大军。人们奔走忙碌,脸上不再是绝望,而是为了生存而奋斗的急切和干劲。

李默亲自带着人打开祠堂旁那间破旧的库房,将缴获的粮食、几件简陋工具搬出登记。他挽起袖子,扛起一把锄头,对众人道:“修渠救苗,事关全村生死!我李默,与大家同吃同干!渠不成,水不入田,我绝不先歇!”

说罢,他率先朝着村外水渠的方向走去。阳光照在他清瘦却挺首的背影上,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村民们看着他的身影,又看看库房里那黄澄澄的粮食,最后望向龟裂的田地,一股久违的血性和希望从心底涌起。

“跟默哥儿干!”

“修渠去!”

人群发出呐喊,扛起工具,汇成一股洪流,紧跟在那年轻领头人的身后。尘土飞扬,汗水即将挥洒,大村的田野上,一场与天争命、自救图存的战斗,就此打响。李默不仅点燃了护卫家园的烽火,更用最实际的方式,将全乡的人心与力气,凝聚在了生存与希望的道路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烽烟:特种兵王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烽烟:特种兵王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