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平原抗蝗・麦浪初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虚空入侵:独狼玩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军事基地的清晨,带着麦香的风掠过粮仓 —— 生态车正进行东部平原抗蝗特化改造,车身喷涂着顾清研发的 “生物防虫涂层”,淡绿色涂层中混入了除虫菊提取物,能有效驱避蝗虫;车顶加装了 “太阳能诱虫灯阵”,可同时吸引并灭杀半径 50 米内的成虫;车尾的储物舱里,老郑塞满了 “抗虫小麦营养液”(含 Bt 抗虫蛋白)和 “土壤补肥剂”(腐熟秸秆与豆粕混合制成),前者增强幼苗抗虫性,后者弥补蝗灾导致的土壤肥力流失。

“都检查仔细了!平原蝗灾密度高,防虫网和生物诱虫剂可别少带!” 林砚蹲在生态车旁,检查诱虫灯的电路连接。车旁,小宇正帮五个孩子调整 “抗虫型精神力手环”,手环外侧印着微型防虫符文,能在精神力场边缘形成淡紫屏障,阻挡蝗虫靠近。

“放心吧林哥!我给车轮装了‘宽幅防滑胎’,平原开阔地能开得更快!” 老郑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把 “高压喷雾器”,壶身贴着 “生物诱虫剂” 标签,“苏晴姐还装了二十袋‘小麦粉压缩饼’,用新收的小麦磨的,比牦牛肉罐头更合口!”

李雪背着新的工具包,里面装着 “蝗灾密度检测仪”“土壤肥力计” 和顾清特制的 “小麦幼苗抗虫活性仪”—— 仪器能实时显示幼苗体内抗虫蛋白含量,低于 0.3mg/g 就需要补充营养液。“我查了东部平原的资料,生态站在‘老粮站旧址’,那里曾是顾明爷爷培育改良小麦的实验基地,但最近的蝗灾啃光了周边作物,储存舱可能被蝗群包围,得提前规划突围路线!”

顾清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背景里能听到农民的吆喝声(基地己在平原边缘搭建临时信号站):“改良小麦是顾明爷爷专为粮食安全培育的品种,不仅高产,还能与‘抗虫共生菌’(分泌杀虫肽)、‘根瘤固氮菌’形成三方共生 —— 但它幼苗期抗虫性弱,必须先清除周围蝗群,再接种共生菌,否则会被啃食殆尽!”

上午七点,生态车驶离基地,朝着东部平原方向前进。车窗外的景色从农田逐渐变为开阔的平原,曾经金黄的麦田如今只剩枯黄的残茬,地面上随处可见跳跃的蝗虫,偶尔有密集的蝗群飞过,遮天蔽日,让天空都泛起黄褐色。小宇盯着蝗灾检测仪,屏幕上的数值触目惊心:【当前区域:东部平原边缘,蝗灾密度:50 只 /㎡(重度灾害),土壤肥力:0.6(贫瘠),小麦幼苗活性预警:未检测到有效信号】。

“前面就是老粮站!但被蝗群围了!” 李雪突然指着远处,老粮站的白色建筑被一层厚厚的蝗群覆盖,像是裹了层黄褐色的毯子,储存舱的玻璃上爬满了啃食的蝗虫,隐约能看到舱内幼苗的淡绿影子。林砚立刻停车,启动车顶的诱虫灯阵 —— 淡蓝的灯光亮起瞬间,周围的蝗群纷纷朝着灯光扑来,被灯旁的高压电网灭杀,形成一道临时的 “无蝗通道”。

“分两组行动!我和李雪、老郑清理粮站外围蝗群;小宇带孩子们保护储存舱,用精神力屏障挡住蝗虫!” 林砚掏出 “生物诱虫剂”,对着粮站方向喷洒 —— 药剂散发的特殊气味能吸引蝗群,却对幼苗无害。李雪则举起高压喷雾器,对着密集的蝗群喷射 “杀虫雾剂”(低毒生物制剂),成片的蝗虫落地死亡;老郑扛着 “防虫网支架”,快速在粮站周围搭建起 2 米高的防虫网,阻挡外围蝗群涌入。

小宇带着孩子们冲到储存舱前,精神力手环泛着淡白光芒,与钥匙的淡紫能量交织成一道透明屏障 —— 屏障挡住了爬向舱体的蝗虫,却被不断聚集的蝗群撞击得微微颤动。“大哥哥!储存舱的玻璃快被啃破了!里面的幼苗活性很低!”

林砚立刻绕到储存舱旁,用 “玻璃修补胶” 封堵被啃出的细小缺口。老郑则将诱虫灯阵移到储存舱周围,形成一道 “环形防护圈”,大部分蝗群被灯光吸引,暂时缓解了屏障的压力。半小时后,粮站外围的蝗群密度降至 5 只 /㎡,储存舱终于安全。

“快打开储存舱!检测幼苗活性!” 林砚喊道。小宇小心翼翼地打开舱门,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 舱内的改良小麦幼苗约 10 厘米高,叶片上布满了蝗虫啃咬的小孔,部分幼苗己发黄枯萎,检测仪显示【幼苗活性:40%,抗虫蛋白含量:0.15mg/g,需 1 小时内补充营养液并接种共生菌,否则彻底枯萎】。

“先给幼苗补充抗虫营养液!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叶片和根系!” 顾清的声音带着急切。老郑立刻稀释营养液,小宇则用淡紫能量引导营养液渗入幼苗 —— 几分钟后,发黄的叶片逐渐恢复淡绿,抗虫蛋白含量升至 0.25mg/g;李雪用软毛刷清理叶片上的蝗虫残尸,避免残留的虫口引发病害。

“孩子们,用精神力帮幼苗稳定活性!接下来要接种共生菌!” 小远喊道。五个孩子围在储存舱旁,精神力如同薄纱般笼罩住幼苗,量子青鸾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检测仪显示活性缓慢提升至 55%。林砚掏出顾明遗留的 “抗虫共生菌剂”(淡褐色粉末),与 “根瘤固氮菌” 混合后,用温水稀释,均匀撒在幼苗根部的土壤中 —— 这是顾明笔记里的 “三方共生启动法”,两种菌剂协同作用,既能增强抗虫性,又能提升土壤肥力。

就在这时,蝗灾检测仪突然发出警报 —— 远处的平原上,一道更大的蝗群正朝着粮站移动,密度高达 80 只 /㎡,是之前的 “蝗群主力”!“不好!主力蝗群来了!我们的防虫网挡不住!” 老郑急忙加固网栏,却被蝗群撞击得剧烈摇晃。

“用‘共生菌诱杀法’!” 顾清的声音突然响起,“顾明的笔记里写着,抗虫共生菌能分泌吸引蝗虫的信息素,但会在蝗虫体内繁殖,导致其死亡!快将稀释的菌剂喷洒到粮站外围的空地上!”

林砚立刻照做,将剩余的菌剂稀释后,用喷雾器大范围喷洒。几分钟后,主力蝗群果然被信息素吸引,纷纷落在空地上啄食 —— 没过多久,吃了菌剂的蝗虫开始抽搐死亡,后续的蝗群见同伴死亡,竟纷纷转向逃离,粮站的危机彻底解除!【蝗群主力驱散,当前密度:0.5 只 /㎡(安全范围)】

“该把幼苗种到粮站的试验田了!” 林砚指着粮站后方的开阔地,那里的土壤己用补肥剂改良,老郑还提前翻耕出整齐的田垄。小宇抱着幼苗来到田垄旁,将每株幼苗间距保持在 20 厘米,种入的土壤中;李雪在田垄周围插上 “微型防虫灯”,形成第二层防护;孩子们则用精神力引导幼苗根系吸收共生菌,加速三方共生的形成。

林砚掏出笔记本里的冰核,淡金能量对着试验田射去 —— 冰核的能量能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帮助共生菌快速繁殖。淡金与淡紫的能量交织在田垄上,改良小麦的根系开始快速生长,叶片上的抗虫蛋白含量升至 0.4mg/g,检测仪显示【改良小麦激活成功!三方共生形成,抗虫性提升 80%,土壤肥力缓慢恢复,生命能量浓度提升至 0.18%!】

“有人来了!” 小远突然指向远处,一群穿着蓝色布衣的人正扛着锄头赶来,为首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竹编的捕蝗笼 —— 是东部平原的农民,他们躲在自家地窖里,看到粮站的灯光和蝗群消散,特意带着农具和新收的种子赶来帮忙。

“我们种了一辈子小麦,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蝗灾,还好有你们!” 老人握着林砚的手,手掌布满老茧,却格外有力。他身后的农民们纷纷卸下背上的竹筐,里面装着刚晒好的小麦种子和自制的防虫药草;几个年轻农民还带来了灌溉用的水车,帮着给试验田浇水,清理田垄间的杂草。

小宇笑着接过一把小麦种子,将一株改良小麦幼苗递给老人的孙子:“这个送给你,种在你家田边,它能抗蝗虫,秋天还能收好多小麦!” 孩子接过幼苗,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布衣的衣角沾了些泥土,却掩不住眼里的欢喜。

当天傍晚,粮站的临时防护系统己搭建完成 —— 老郑用防虫网将试验田围起来,李雪和农民们一起,在田边挖了一圈浅沟,倒入稀释的防虫剂,形成第三层防护;小宇和孩子们则教农民的孩子用精神力帮助小麦生长,淡紫与淡白的能量在夕阳下的田垄上交织,微风拂过,幼苗的叶片轻轻摆动,像是在预告未来的麦浪。

林砚站在田垄旁,看着改良小麦的根系己牢牢扎入土壤,叶片上的抗虫蛋白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周围的空地上,农民们正忙着补种普通小麦,脸上满是希望。他掏出陈默的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东部平原生态站任务完成,改良小麦成功激活,蝗灾治理见效,农民加入生态建设,下一步目标:南部丘陵生态站(固土植物:改良紫花苜蓿)”。

笔记本合上时,冰核与钥匙同时泛着淡绿光芒,通讯器里突然传来顾清的声音:“南部丘陵的幸存者发来预警!最近的持续降雨导致丘陵水土流失严重,改良紫花苜蓿的储存舱可能被泥水浸泡,需要尽快赶去抢救!”

林砚看向众人,夕阳为平原镀上一层金边。老郑正在帮农民修理水车,李雪教孩子们辨认田间的有益昆虫,小宇和农民的孩子一起,用精神力让小麦的叶片长得更绿。“准备出发!去南部丘陵!” 林砚的声音带着新的坚定,“让改良紫花苜蓿在丘陵扎根,守护我们的水土家园!”

生态车驶离老粮站时,农民们站在田垄上挥手送别,手里的捕蝗笼在夕阳中格外醒目。改良小麦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 东部平原第一次重现的麦田绿意,虽微弱却坚定,是战后世界粮食安全的第一道希望防线。

南部丘陵的泥水在远方等待,那里有新的挑战,也有新的生机。生态复苏的旅程,还在继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虚空入侵:独狼玩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