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跌跌撞撞地冲进那条向上倾斜的通道,身后是震耳欲聋的金属扭曲和能量湮灭的巨响。通道内部也在剧烈震动,尘土和碎屑不断落下。他们拼命向上奔跑,肺部火辣辣地疼,唯一的念头就是逃离这即将成为坟墓的地下空间。
不知跑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个出口,被一块看似普通的砂岩板遮挡着。陈远用尽全力一推,砂岩板向外翻开,刺眼的阳光和灼热的空气瞬间涌入。他们连滚带爬地冲了出去,重重地摔在滚烫的沙地上。
几乎在他们离开出口的下一秒,身后的沙地猛地向内塌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状流沙坑,将他们刚刚逃出的通道彻底掩埋。同时,脚下的大地传来一阵深沉的、闷雷般的震动,持续了十几秒才渐渐平息。整个前哨站,彻底自我封闭并崩塌了。
劫后余生的三人瘫倒在沙地上,大口喘着气,贪婪地呼吸着虽然灼热却充满生机的沙漠空气。阳光炙烤着皮肤,却让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他们成功了,从星轨基金会的追捕和崩塌的前哨站中活了下来。
但代价是巨大的。他们失去了大部分的补给和装备(留在了通道内或前哨站中),塞提博士的骆驼也在混乱中不知去向。每个人都是一身狼狈,满身沙尘,精神和体力都透支到了极限。
陈远抬起手腕,发现那幅星图的光芒黯淡了许多,但结构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些之前模糊的细节变得清晰了,仿佛经过这次巨大的能量冲击,它被“激活”或“升级”了。他还能隐隐感觉到手腕下传来一种与远方星空的微弱共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
“看那边!”林晚指着天空。
只见刚才前哨站崩塌区域的上空,出现了一小片奇异的光晕,像是极光,但色彩更加瑰丽变幻,并伴随着微弱的、类似风铃般的悦耳声响,持续了约一分钟才渐渐消散。这是高维度能量释放后在现实世界留下的短暂“伤疤”或“回响”。
“这么大的动静……瞒不住的。”塞提博士忧心忡忡地说,“不仅基金会,恐怕连官方机构、甚至其他国家的卫星都会监测到这里的异常。”
他的担忧很快得到了印证。几小时后,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依靠陈远升级后的星图指引和塞提博士残存的沙漠知识,艰难地朝着最近的可能水源地移动时,天空中传来了喷气式飞机高空掠过的声音。随后,更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扬起的沙尘——有车队正在向这个方向驶来,规模不小。
“不能再回锡瓦或巴哈瑞亚了,”林晚果断判断,“那里肯定己经被严密监控。我们必须首接穿越沙漠,去更偏远的地方,比如南部的吉尔夫凯比尔高原,或者设法进入利比亚边境的偏远地带。”
他们利用沙丘的掩护,躲开了那支不明身份的车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靠着有限的存水、捕捉到的沙漠生物和少量可食用的植物,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求生。陈远的星图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导航工具,不仅指引方向,甚至能隐约预警小的沙暴和流沙区。
与此同时,发生在埃及西部沙漠的“异常地质能量释放事件”开始在国际小众媒体和网络阴谋论圈子里流传。官方解释是“罕见的地下天然气田爆炸”,但各种绘声绘色的“外星基地”、“古代神器苏醒”的传言不胫而走。
星轨基金会无疑承受了巨大压力,行动变得更加隐秘。但陈远手腕星图的变化,以及前哨站崩塌时可能向外发送的某种自动信号,就像在寂静的宇宙深水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正在扩散。
一周后,当他们终于抵达一片小小的、地图上未标注的绿洲,获得宝贵的水源和休息时,陈远在一次深沉的睡眠中,接收到了一段来自星图的、断断续续的信息流。那并非语言,而是一组复杂的坐标和一幅简短的动态星图——显示着一个位于小行星带边缘的、编号奇特的小行星,其轨道正在发生微妙的、非自然的改变。星图传递出的最终信息是一个强烈的“召唤”或“警告”感。
同时,林晚也通过偷偷潜入一个边境小镇获取的零碎信息得知,星轨基金会内部似乎因为此次失败和后续压力产生了分裂迹象,一部分激进派主张采取更极端的措施,而另一部分则似乎转向了更隐秘的、对“信号源”进行追踪的策略。
沙漠的冒险暂时告一段落,他们成功存活,并获得了关键的成长和信息。但这场围绕着“观察者”和“源域”的秘密战争,己经从前哨站的废墟和沙漠的黄沙之下,悄然升级,指向了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陈远手腕上的星图,如同一个刚刚启动的导航核心,预示着下一段旅程,将真正迈向星空。
最爱是饺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DE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