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获密信之后,陈凡并未立刻采取行动,而是选择了隐忍。他深知,此刻揭露阴谋,缺乏铁证,反而会打草惊蛇,让李林甫和北狄有了防备。
他将计就计,一面命令“暗影”继续严密监控,搜集更多证据;一面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北狄求和“乐见其成”的态度,甚至故意流露出对朝廷可能将其调离北疆的“担忧”。
果然,他的“配合”让阿史那摩和李林甫安插在北疆的眼线放松了警惕。密信往来更加频繁,阴谋的轮廓也逐渐清晰。
他们的计划是:利用和谈营造和平假象,由李林甫在朝中发力,以“褒奖功臣”、“入京述职”为名,将陈凡调离北疆。同时,北狄会在陈凡离开后,伺机在边境制造摩擦,甚至勾结被李林甫控制的边军将领,里应外合,一举吞并陈凡留下的破狄营,夺取“雷火”秘方与工匠!而苏月的“前朝余孽”身份,则被他们作为扳倒陈凡的后手,若调离不成,便以此发难!
计划不可谓不毒辣!
然而,他们低估了陈凡,也低估了“暗影”的能力。
陈凡在洞悉对方全部计划后,开始了自己的布局。
他首先秘密会见萧战与文渊,将截获的密信和“暗影”调查到的证据和盘托出。萧战与文渊震惊之余,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决定全力配合陈凡。
接着,陈凡以“整军备武,以防和谈有变”为由,对破狄营进行了一系列看似正常,实则暗藏玄机的调动。他将最忠诚、战斗力最强的教导队和部分精锐,以“轮训”、“协防”等名义,秘密部署到了几个关键位置。同时,将一部分老弱和心思不稳者,故意摆在明面上。
对于工坊,尤其是“霹雳火”研制基地,他加强了伪装和防卫,并准备了多套应急方案。
然后,他授意“暗影”,开始向李林甫和北狄反向传递经过精心加工的“假情报”,比如陈凡对入京十分抵触,正在积极活动想要留在北疆;破狄营内部因扩编产生矛盾,军心不稳;工坊研制遇到瓶颈,“雷火”产量有限等等,进一步麻痹敌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他亲自修书一封,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首接送往京城,呈递给一位与李林甫素来不和、且忠于皇室的亲王——靖王。信中,他隐晦地提到了北疆的异常与宰相可能通敌的嫌疑,并附上部分无法首接指证李林甫、但足以引起靖王警惕的旁证。
他这是在借力打力,在朝中埋下一颗钉子!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对方出招。
不久,朝廷的旨意果然到了。内容与陈凡预料的几乎一样:褒奖其功,宣其即刻入京述职,接受封赏,破狄营暂由副将统领。
与此同时,北狄使团也提出了一个“友好”的请求:希望在忠武伯入京前,能参观一下威名远扬的破狄营,尤其是那制造“雷火”的工坊,以“增进互信”。
图穷匕见!他们是想确认破狄营的“虚弱”和工坊的位置!
陈凡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在萧战和文渊的“劝说”下,最终“勉强”同意,但只允许参观外围军营和公开的兵器打造区,核心工坊以“危险”为由拒绝。
参观当日,阿史那摩在几名夏军将领(其中有李林甫的眼线)的陪同下,来到了破狄营。他看到的是“纪律涣散”的士兵(伪装的老弱)、 “效率低下”的工坊(公开区域故意表现),以及陈凡那“强颜欢笑”的表情。
阿史那摩心中大定,认为计划成功在望。
送走北狄使团,陈凡知道,最后的时刻快要到了。
入京前夜,他召集所有核心心腹,进行最后的部署。
“我走之后,按计划行事。”陈凡目光扫过众人,“萧侯爷会坐镇中枢,文长史协调各方。柳主事,工坊安全交由你,万不得己时,执行‘涅槃’计划(销毁核心资料与设备)。各营主将,听候侯爷号令,一旦狄虏有异动,或京城有变,立刻启动‘雷霆’方案(预设的反击与防御计划)!”
“将军放心!我等必誓死完成任务!”众人轰然应诺,眼神坚定。
陈凡点了点头,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此次入京,看似是踏入龙潭虎穴,但他早己布下后手。京城,又何尝不是他的另一个战场?
“明日,我便启程。”他缓缓道,“我倒要看看,这京城的水,到底有多深!李林甫,兀术……你们费尽心机布下此局,却不知,这网最终会罩住谁!”
(http://www.220book.com/book/WD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