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业离开乾清宫后,立刻召集暗探营核心成员,在营中密室召开紧急会议。他将康熙的旨意和密奏内容一一告知众人,看着底下神情肃穆的暗探,沉声道:“此事关乎朝廷安危,皇上极为重视,谁都不许出半分差错。现在,按皇上的吩咐,分成三组行动——第一组继续盯着周文渊,哪怕他去茅房都要跟紧了,但记住,只许看,不许动,更不能让他察觉;第二组由李统领带队,带上咱们营里最好的追踪高手,顺着那男子离开江南的方向追查,务必查清他的身份和去向,若遇到危险,不许硬拼,先传信回来;第三组去吏部和兵部调取前朝南明的名册,重点查绣春刀的持有者和周文渊当年的同僚,看看能不能找到关联。”
众人齐声领命,各自领了任务便匆匆离去。暗探营的效率极高,不过半日时间,三组人马便己全部就位。负责监视周文渊的第一组,乔装成镇上的商贩、农夫,将私塾周围围了个严严实实,周文渊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可连续几日过去,周文渊除了教书、购书,便是在私塾后园种菜,偶尔站在门口远望,再无其他异常,也未曾与任何可疑之人接触。
而李统领带领的第二组,顺着萧彻离开江南的方向追查,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萧彻御空而行,本就没有留下明显的足迹,加上他偶尔会刻意抹去气息,暗探们只能凭借沿途百姓的零星描述判断方向——有人说看到一道白影从空中掠过,有人说在山间见到过一个白衣男子,还有人说曾在溪边看到过一只白鹤停留。这些模糊的线索,让追踪之路变得格外艰难。
这日,李统领带着暗探们追到一处名为“清风岭”的山脉。据山下村民说,前几日曾看到一个白衣男子在岭上打坐,身边还有白鹤相伴。李统领心中一喜,立刻带着暗探们上山搜寻。清风岭山势陡峭,林木茂密,暗探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林间,生怕惊动目标。行至半山腰时,一名暗探忽然低声喊道:“统领,你看!”
李统领顺着暗探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一块青石上,放着一个小小的瓷瓶,瓶身上刻着一道淡淡的剑纹,与密奏中描述的“绣春刀持有者”可能关联的华山派标识有几分相似。他快步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瓷瓶,打开瓶塞,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瓶中装着几粒淡紫色的丹药,质地圆润,散发着微弱的灵气。
“这丹药绝非凡物。”李统领常年与江湖人士打交道,对丹药也有几分了解,“看来那男子确实来过这里,而且极有可能是修仙方士,这瓷瓶和丹药,就是最好的证据。”他将瓷瓶收好,正准备下令继续追查,忽然感觉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仿佛有什么危险正在靠近。他猛地抬头,只见头顶的树冠上,一道白色身影悄然浮现,正是他们追查多日的萧彻。
萧彻其实早己察觉到有人追踪,只是不愿与凡人过多纠缠,才一路刻意避开。可今日在清风岭打坐悟道时,感知到暗探们靠近,还拿走了他不慎遗落的丹药瓶,便决定现身一见。他从树冠上轻轻跃下,落在李统领面前,目光平静地看着众人:“你们追了我一路,究竟有何目的?”
李统领和暗探们心中一惊,没想到对方竟如此轻易地察觉到他们的存在,还敢主动现身。他强压下心中的慌乱,抱拳道:“阁下何人?为何持有前朝南明的绣春刀,还与前朝余孽周文渊私会?我等乃是朝廷暗探,奉命前来询问阁下身份。”
“朝廷暗探?”萧彻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如此,是因为我在京城和江南的行踪,惊动了你们的皇帝。”他没有否认与周文渊的见面,也没有隐瞒绣春刀的存在,只是淡淡说道:“我与周文渊乃是旧识,见面不过是叙旧,并无他意。至于绣春刀,不过是我早年所得,并非什么‘前朝余孽’的象征。你们若只是为了查我的身份,现在便可以回去复命,我并无反意,也不想与朝廷为敌。”
李统领见萧彻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心中愈发忌惮。他知道,以对方能御风而行、持有奇丹的能力,若真要动手,他们这些人绝不是对手。可皇命在身,他又不能就此退去,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阁下虽这么说,但我等需向皇上复命,还请阁下随我等回京城一趟,向皇上解释清楚。”
“回京城?”萧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淡漠,“我无意与你们的皇帝见面,也不想卷入朝堂纷争。你们若再纠缠,休怪我不客气。”话音刚落,他周身忽然泛起淡淡的紫色光晕,一股无形的压力朝着暗探们笼罩而去。李统领和暗探们只觉得胸口一闷,仿佛被巨石压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李统领心中大惊,知道对方是动了真怒,连忙摆手道:“阁下息怒!我等并非有意冒犯,只是奉命行事。既然阁下不愿随我等回去,我等这就离开,只是还请阁下留下姓名,也好让我等向皇上复命。”
萧彻看着他们狼狈的模样,心中的不悦渐渐散去。他知道这些暗探只是执行命令,并非恶意。沉吟片刻后,他说道:“我名萧彻,早年曾在南明停留,如今只是一介修士,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你们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若他只是担心我与前朝余孽勾结,大可放心;若他想对我或周文渊不利,便需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说完,他不再理会李统领等人,转身朝着清风岭深处走去。刚走几步,他忽然停下,回头看向李统领,将一个小小的纸包扔了过去:“这里面有几粒清心丹,可治你们刚才所受的内伤。回去吧,别再追来了。”
李统领接住纸包,看着萧彻的身影消失在林间,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以对方的实力,若真想对他们下手,他们早己性命不保。他收起纸包和瓷瓶,对暗探们说道:“撤!咱们回京城复命,将这里的情况如实禀报皇上。”
暗探们如蒙大赦,连忙跟着李统领下山。一路上,无人再敢提及追踪之事,萧彻那平静却带着威压的模样,以及周身泛起的紫色光晕,都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那绝非凡人所能拥有的力量,皇上口中的“修仙方士”,竟是真的存在。
而此时的乾清宫内,康熙正等待着暗探营的消息。当李统领带着瓷瓶、丹药和萧彻的画回到京城,将事情的经过一一禀报后,康熙拿着那个刻有剑纹的瓷瓶,久久没有说话。他看着瓶中淡紫色的丹药,又想起李统领描述的“紫色光晕”和“无形压力”,心中第一次对“修仙方士”的存在,产生了动摇。
“萧彻……修士……”康熙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这个名为萧彻的修士,绝非寻常人物,若能为朝廷所用,或许能成为大清的助力;可若他真与前朝余孽有所勾结,或是心存反意,那将是朝廷最大的隐患。
“李德全。”康熙忽然开口,“传旨,命暗探营停止对萧彻的追踪,只需暗中监视周文渊即可。另外,派人去查‘萧彻’这个名字,看看在前朝南明的名册中,是否有此人的记录。”
“嗻。”李德全躬身应下,心中暗自感叹——皇上面对如此强大的“修仙方士”,不仅没有下令围剿,反而选择暂时观望,这份隐忍和远见,实在难得。
乾清宫内再次恢复寂静,康熙看着窗外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萧彻的出现,或许会给大清的统治带来新的变数,而他这个刚亲政的皇帝,必须谨慎应对每一步,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守住大清的江山。
作者“邪神克鲁苏”推荐阅读《诸天从明末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EX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