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污浊浪潮并未因沈知微的冷静而退却,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几个抹黑帖子被水军不断顶起,扩散到更多平台,甚至开始出现一些恶意揣测她与凌云集团关系的言论,暗示其中存在“灰色交易”。苏晓按照沈知微的指示保存了所有证据,但看着不断发酵的舆论,依旧心急如焚。
工作室的公开预约通道关闭后,骚扰电话减少了,但一些原本正在接洽、意向强烈的咨询也戛然而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被孤立和误解的压抑。
沈知微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天。她没有去看那些不断滋生的恶意评论,也没有急于争辩。她面前摊开着的是几年来积累的工作日志、部分经家长授权可公开的(隐去关键个人信息)孩子成长记录、以及那些密密麻麻写满思考与总结的笔记本。
她在构思一篇回应。这不是情绪化的反击,而是一次系统的、基于事实的阐述。
傍晚时分,她将苏晓叫进书房,将一份打印好的文稿递给她。“苏晓,把这篇《关于近期网络不实言论的声明与我们的教育实践》发布到我们所有官方可见的渠道,包括之前家长联系的社群平台。”
苏晓接过文稿,快速阅读起来。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调冷静而客观,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声明首先首面质疑:
“关于资质问题:‘知微教育工作室’为个人独立教育实践与咨询工作室,目前己完成工商注册,相关教育咨询资质正在依法依规申请办理中。负责人沈知微持有国家认证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我们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教育探索。”
接着,阐明核心理念:
“我们的教育实践,核心在于‘看见并激发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不承诺‘快速提分’,我们致力于通过与孩子建立深度信任,找到影响其学习状态与生命状态的底层逻辑(情绪、动机、思维方式、家庭关系等),并提供个性化的引导与支持。我们坚信,内在的觉醒比外部的灌输更具持久力量。”
然后,是重中之重——摆出事实与案例(均获得家长知情同意并隐去身份信息):
· 案例A(高考生): “曾因极度焦虑与目标迷失濒临弃考,经系统性心理建设与学习方法重构后,高考成绩较前期提升显著,顺利进入理想大学。”(附上该生家长同意公开的、隐去关键信息的感谢信片段)。
· 案例B(幼儿园): “存在严重情绪行为问题,她的教育王国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她的教育王国最新章节随便看!经沙盘游戏、情绪认知等引导后,攻击行为基本消失,逐步融入集体,展现出合作与创造力。”(附上该生阶段性进步记录摘要)。
· 案例C(小学生): “被诊断为注意力障碍,经任务游戏化、正念训练等干预后,专注时长与学习效率明显提升,自信心增强。”
沈知微没有列举太多,只选择了最具代表性、转变最显著的几个案例,用客观、简洁的语言描述,反而比夸张的渲染更具说服力。
声明最后,态度鲜明:
“我们理解家长在教育选择上的谨慎与焦虑。我们欢迎基于事实的理性探讨,但坚决反对任何捏造事实、恶意中伤的行为。对于网络上大量散布不实信息、诋毁我方声誉的帖文与账号,我们己完成证据固定,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教育是严肃的事业,我们恳请舆论空间多一些真诚与建设性,少一些污蔑与破坏。”
文章发布前,沈知微还让苏晓联系了林太太等几位核心家长。这些家长早己对沈知微充满感激与信任,看到声明后,不等请求,便主动在各自的朋友圈和家长群里转发、声援,用他们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为声明增添了最有力的注脚。
声明发布后,如同在浑浊的泥潭中投入了一颗明矾。
虽然水军和少数被蒙蔽的人仍在叫嚣,但更多沉默观望的家长开始冷静下来。那篇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的声明,以及几位真实家长的背书,产生了效果。舆论不再是一边倒的质疑,开始出现了理性的声音:
“看起来人家是做了实事的,那几个案例不像是编的。”
“资质在办理中也算透明,比很多浑水摸鱼的强。”
“方法可能不一样,但只要有效果,能帮到孩子,就值得尊重。”
骚扰性的咨询没有再增加,而之前那些因谣言而犹豫的潜在客户,有少数几个重新发来了私信,表示希望进一步沟通。
风暴没有被完全平息,但工作室这艘小船,终于在惊涛骇浪中暂时稳住了船身,没有被立刻掀翻。
沈知微站在书房的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脸上没有任何轻松的神色。她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次交锋。对方不会就此罢休,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面。
但这一次危机公关,让她更加确信:立足于人、立足于事实、立足于真正的教育成果,是她最坚实的铠甲。
第三十三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GY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