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东部抗日根据地建设初具规模时,陈峰深知,要彻底扭转华北抗日局势,必须摧毁日军在华北的核心指挥枢纽 —— 华北总部。若不打掉这一据点,日军随时可能发起大规模反扑,根据地的安全将始终面临威胁。因此,摸清华北总部的情况,制定针对性总攻预案,成为独立旅当前的核心任务。
陈峰在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指着地图上标注的 “华北总部可疑区域”,对秦峰说:“日军华北总部是其在华北的指挥核心,兵力、装备必然远超临县据点。你牵头组建一支专项侦查队,务必摸清它的位置、兵力、防御工事和物资储备,为后续总攻提供精准情报。”
秦峰立即领命,开始组建 “华北总部专项侦查队”—— 队员选拔极为严格,最终确定 18 人:10 名地面侦查员,均是从侦查旅中挑选的 “深度潜入高手”,曾多次在日军严密控制区完成侦查任务,擅长伪装和情报收集;5 名无人机操作员,经过长期训练,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操控无人机,避免被日军雷达发现;3 名情报分析员,擅长从碎片化信息中提炼关键线索,确保情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为侦查队配备了精良装备:2 架微型无人机(续航时间长,隐蔽性强,可携带高清摄像头)、10 把消音步枪(用于自卫和清除零星日军哨卡)、5 台无线电通讯设备(确保侦查队与根据地实时联络),以及足够的压缩饼干、急救包和伪装道具(流民服装、汉奸证件等)。
“这次侦查任务风险极高,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若遇紧急情况,优先保证自身安全,情报可以后续补充。” 出发前,陈峰亲自为侦查队送行,反复叮嘱秦峰,“我们的目标是摸清情况,不是硬拼,一定要活着回来!”
秦峰郑重点头:“请旅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安全返回!”
次日清晨,侦查队从根据地出发,沿 “临县 - 华北总部” 的隐蔽路线推进 —— 这条路线多为山林和乡村小路,避开了日军的主要交通线和哨卡,能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风险。队员们穿着流民服装,背着简单的行囊,像一群逃难的村民,在山林中缓慢穿行。
经过 3 天的艰难跋涉,侦查队抵达华北总部外围 5 公里处的一片密林中,开始分阶段实施侦查:
第一阶段是空中侦查 —— 无人机操作员在密林中搭建隐蔽的操作点,小心翼翼地放飞微型无人机。无人机在 500 米高空飞行,避开日军的防空哨卡,缓缓向华北总部方向靠近。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画面,侦查队清晰看到:日军华北总部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 “黑石镇”,整个镇子被改造成了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 —— 外围有 3 层铁丝网,铁丝网之间埋设着地雷;铁丝网内侧是 2 道反坦克壕沟,壕沟内布满尖木桩;镇内的主要街道上,停放着 5 辆坦克和 10 辆装甲车,街角处设有机枪碉堡;镇周边的高地上,还架设着 20 门榴弹炮,炮口对准镇外各个方向,防御体系极为严密。
第二阶段是地面侦查 ——5 名侦查员伪装成 “黑石镇周边村落的流民”,手持破碗,哆哆嗦嗦地来到镇门口。守门的日军哨兵对他们进行了严格搜查,见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没有携带任何可疑物品,又有伪造的 “流民身份证明”,便放松了警惕,将他们放行(日军为维持镇内后勤,偶尔会允许少量流民进入,从事搬运、清扫等体力活)。
侦查员们进入镇内后,分散行动 —— 有的混入搬运物资的劳工队伍,观察镇内的兵力部署;有的与街边摆摊的小贩闲聊,打探日军的日常作息;有的甚至冒险靠近日军司令部(原黑石镇政府大楼),观察进出人员的军衔和装备。经过 2 天的秘密侦查,他们获取了关键情报:华北总部总兵力约 2000 人,其中包含 500 名精锐特种队员;指挥官是日军少将冈村宁次,此人作战经验丰富,极为狡猾;物资仓库位于镇中心的 “原商会大楼”,内储存着大量粮食、弹药和药品,是总部的后勤核心。
第三阶段是通讯监听 —— 侦查队在镇外的密林中,架设无线电监听设备,捕捉日军华北总部与周边据点的通讯信号。经过 1 天的监听,他们截获了一条关键信息:冈村宁次己向日本国内发送求援电报,请求派遣 1 支 5000 人的援兵,预计 1 个月后抵达;同时,冈村宁次还计划在援兵抵达后,对华北东部抗日根据地发起 “冬季扫荡”,彻底摧毁根据地。
“情况紧急!我们必须立即返回根据地,将情报汇报给旅长!” 秦峰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决定终止侦查,带领队员们悄悄撤离黑石镇,沿原路返回根据地。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杀鬼子,系统空间囤军火》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侦查队返回后,陈峰立即组织独立旅核心指挥层和八路军将领,召开 “华北总部总攻预案会议”。会议上,秦峰详细汇报了侦查结果,展示了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和绘制的 “黑石镇防御地图”。
“日军援兵 1 个月后抵达,还计划发起冬季扫荡,我们必须在援兵抵达前发起总攻,否则将陷入被动!” 八路军师长看着情报,语气严肃地说,“我建议,总攻时间定在日军援兵抵达前 15 天,由独立旅和八路军主力联合行动,东西夹击,一举摧毁华北总部!”
陈峰表示同意,随后与众人共同制定总攻预案:
总攻时间:选择日军援兵抵达前 15 天的清晨 6 点(此时天色未亮,日军警惕性较低,便于隐蔽接近)。
兵力部署:
独立旅 1500 人,从黑石镇东侧发起进攻 —— 战斗旅负责突破镇外围的铁丝网和反坦克壕沟,摧毁东侧的机枪碉堡和榴弹炮阵地;侦查旅负责潜入镇内,配合战斗旅清剿日军;后勤旅在镇外设立临时救护站和物资转运点,负责伤员救治和物资补给;最终目标是夺取镇中心的物资仓库,切断日军的后勤供应。
八路军主力 5000 人,从黑石镇西侧发起进攻 —— 主力部队负责主攻日军司令部(原黑石镇政府大楼),消灭日军特种队员,抓获冈村宁次;同时分兵控制镇内的坦克和装甲车,防止日军利用装甲部队反扑;最终目标是摧毁日军的指挥体系,瘫痪华北总部。
根据地民兵旅 1000 人,在黑石镇外围 10 公里处设置 “警戒防线”—— 沿日军援兵可能到来的路线,挖掘战壕、埋设地雷,拦截试图逃跑的日军和零星援兵,确保总攻部队不受外部干扰。
战术配合:
总攻前 1 天,由秦峰带领侦查旅 1 个连,再次潜入黑石镇,破坏日军的通讯线路和电力设施 —— 剪断电话线、炸毁无线电基站、破坏发电站,让日军失去对外联络能力和照明,制造混乱。
总攻当天清晨 6 点,八路军和独立旅的榴弹炮、迫击炮同时开火,对黑石镇外围的防御工事和镇内的关键目标进行 10 分钟炮击,压制日军火力,摧毁铁丝网、碉堡和榴弹炮阵地。
炮击结束后,步兵部队发起冲锋 —— 独立旅从东侧、八路军主力从西侧,同时突破日军防线,向镇中心推进;装甲部队(八路军配备的 3 辆坦克)随后跟进,掩护步兵清剿街道和房屋内的日军。
突破防线后,部队按预定区域分兵清剿 —— 独立旅向物资仓库推进,八路军主力向司令部推进,遇到顽抗的日军,优先使用火箭筒和炸药摧毁其防御,减少伤亡。
总攻预案确定后,独立旅立即启动战前准备:
战术训练方面,重点开展 “装甲部队协同冲锋”“城市巷战清剿”“反坦克作战” 训练 —— 在根据地内模拟黑石镇的地形,搭建简易的街道、房屋和碉堡,组织队员反复演练;每周开展 1 次 “模拟攻防演练”,让队员们熟悉总攻流程和战术配合,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物资补充方面,陈峰打开系统面板,消耗 20000 普通积分,兑换 500 发榴弹炮炮弹、300 发火箭筒弹药和 200 枚反坦克地雷(对外称 “八路军总部支援的战备物资”)。兑换完成后,普通积分剩余 105100-20000=85100 点。同时,赵刚从军工基地调拨 10 万发复装子弹和 2000 枚简易手榴弹,与系统兑换的物资一起,分装成 “战斗包”,发放给每一名队员,确保战斗时弹药充足。
【叮!宿主团队完成华北总部总攻预案制定,战前准备启动!“集团军作战” 技能提升至精通级!可与八路军主力实现高效协同,总攻成功率大幅提升!】
距离总攻仅剩 15 天,独立旅的备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 训练场上,队员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军工基地内,机器声隆隆作响,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弹药;后勤旅则忙着清点物资,将粮食、药品和弹药打包,准备在总攻时运往前线……
陈峰站在根据地的高台上,望着忙碌的军民,心里充满了坚定 —— 摧毁日军华北总部,不仅能彻底消除根据地的威胁,更能极大地鼓舞华北地区的抗日士气,为后续收复华北更多失地,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迈出关键一步!他坚信,在独立旅与八路军主力的协同作战下,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将冈村宁次及其指挥的华北总部,彻底埋葬在黑石镇!
(http://www.220book.com/book/WJG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